7

字数:1467

最后,不说问题,来说一个人。

这个人,也是留日学生,叫陈天华。

1905年12月8日,31岁的陈天华一步步走向大海,最终投海自尽。

按照长期以来的说法,陈天华的投海,就是为了抗议日本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而陈天华的自杀,确实再一次把留学生的抗议活动推向了最高潮。

按永田圭介在《秋瑾——竞雄女侠传》中的说法,在1905年12月9日的陈天华追悼会上,盛怒的秋瑾拔出刀,宣判鲁迅等不愿回国的留学生“死刑”,并大喝:“投降满虏,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一刀。”后来就被传为著名的“秋瑾刀斩鲁迅”。但又据秋瑾的学生徐双韵后来回忆,当时秋瑾把刀拔出来插在讲台上,说的是:“如有人回到祖国,投降满虏,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一刀!”她并没有针对任何具体的人。不过,秋瑾在退学回国后,还是写信给留在日本的同学,称爱国的方式虽然不同,但大家的精神其实是相同的

但是,陈天华真的是为了抗议《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而自杀的吗?

很多因为陈天华自杀而愤慨上街的清朝留学生,其实并没有仔细看甚至根本没看过陈天华留下的遗书《绝命辞》:

“但慎毋误会其意,谓鄙人为取缔规则问题而死。”

陈天华根本不是为了“取缔事件”而死。他甚至在仔细研读了条例原文后说:

“出于文部省,专言我国学务;且细观条文,重在办学方面,与前报(指之前《新民丛报》宣传的)迥乎不同。”

陈天华所恨的,是中国留学生在这次事件中表现出的愚昧、冲动和不团结,而且给了日本人进一步责难的把柄。果然,日本媒体就开始称中国留学生为“乌合之众”,“放纵卑劣”。

但无论如何,陈天华的死还是刺激了激进的留学生团体。“联合会”的学生开始组队带刀上街,声称要砍死不愿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也确实发生了殴打乃至捅刺事件。

在这样的多重压力下,从1905年12月13日开始,有数千名中国留学生中断学业,回到国内。

清廷原本希望日本规范自己留学生的行为,压制革命浪潮,但这数千名义愤填膺的留学生回国后,一下子分散到各省各地,开始酝酿各种革命活动,反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日本原本希望管制留学生讨好清政府,结果却进一步激怒了这批留学生。当初希望能培植“亲日势力”的愿望被证明是一厢情愿。十几年来,日本接收的中国留学生绝大部分都依旧痛恨日本,并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坚定地站到了抵抗的最前线。

这场为期十多年的大规模留日活动带来的最终结果,恐怕是清政府和日本当初都没想到的。

馒头说

公元630年,日本舒明天皇第一次向大唐派出了遣唐使。

在之后的260多年里,日本一共向中国派出过19次遣唐使(最终成行16次),总计300多人。

这300多人来到传说中的中土大唐,虔诚地学习文学、音乐、医学、茶道、手工业等各方面的先进知识,再把这些知识带回自己的祖国,希望能够让自己的祖国快速富强。

1200多年后,斗转星移,角色互换。

在那一批批留日的清朝学生中,至少有一半人是带着心中跃动的火焰去的,他们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但也有一些人,心中只有浑浊的海浪,摇摇晃晃,昏昏度日。

而那批带着火焰的留学生,其实还面临着另一片汪洋:他们一开始大都是希望学成后能回来建设祖国。但眼界一开,格局一大,很快发现这是不可能的——1200多年前,日本虽然落后,但离先进的大唐,也不过是隔着一个东海;而1200多年后,清朝和世界强国之间,已经隔着一望无际、无法逾越的大洋。

在那种绝望和痛苦的挣扎中,有的火焰选择献祭给了大海,而更多的火焰因此而坚强,闪耀出更倔强的光芒。

清末的日本留学潮,确实不是一次简单的留学行为,包括发生“取缔事件”,也是因为里面夹杂着万千中国学子太多的憧憬,彷徨,迷茫,绝望,愤怒,悲伤。

还有勇气和决心。

本文主要参考来源:

1.《清末留日学生“取缔规则”事件再解读》(李喜所、李来容,《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6期)

2.《清末民初为何扎堆留学日本》(杨早,《北京晚报》,2016年7月5日)

3.《日本取缔清国留学生事件真相》(“水经书屋”,新浪博客,2016年1月31日)

4.《日媒嘲讽国人放纵卑劣 陈天华愤写〈绝命辞〉自杀》(《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2013年2月27日)

5.《辛亥革命与留日学生》(王晓秋,《人民政协报》,2010年10月25日)

6.《陈天华的最后一年:共和的殉道者》(罗雪挥,《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第37期)

7.《愤青的狂欢——取缔清国留学生事件真相》(冯学荣,中国数字时代网站,2013年6月11日)

8.《秋瑾是怎么“刀斩鲁迅”的》(李思达,腾讯大家,2016年7月4日)


6一次“简陋”的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