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字数:1406

郭永怀遇难,震动四方。

周恩来当时下令彻查失事原因,结果查下来是飞机导航系统在最后关头出了故障。

钱学森听到消息后也痛哭失声,后来写道:“就那么10秒钟吧,一个有生命、有智慧的人,一个全世界知名的优秀力学研究专家就离开了人世。生和死,就那么10秒钟!”

遇难消息传来,郭永怀的妻子李佩没有落泪,却一个人走到了阳台上,望着远方,长时间不说一句话。这位随丈夫回国的著名语言学家,在后来的“文革”中受到冲击,受了6年的隔离审查。平反后,李佩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主任。(2007年,李佩将自己的毕生积蓄60万元通过电汇的方式,分两笔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设立的“郭永怀奖学金”。当有人问李佩是否要搞个仪式时,她回答:“要什么仪式,捐了就捐了。”)

1968年12月25日,中央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

两日后,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离郭永怀遇难只过去了22天。

1999年9月18日,23名为“两弹一星”工程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郭永怀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个在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三方面都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也是唯一一名烈士。

馒头说

在《历史的温度》系列签售会上,我曾和读者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看待所谓的“科学家不如戏子”?

我当时给出的建议是:心平气和一些。

乍一看,有些演技尚有提升空间的艺人(我并不赞成用“戏子”这样的称呼)出场费动辄百万元,拍一部电视剧收入动辄千万乃至上亿元,相比之下,我们的一些科学家堪称清贫,这确实是件让人有些愤愤不平的事。

但仔细想一想,这其实是两回事。

首先,艺人的出场费和片酬是市场机制决定的。就我国目前的演艺圈人才含量来看,真正有实力的演员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在这样一个卖方市场环境下,能自带流量的艺人(无论采取怎样的营销手段)还是有不可否认的稀缺性,所以很容易导致出场费和片酬的无节制飙升。其实,一旦有“金主”发现一些所谓的“流量明星”其实带不动什么货,价格自然就会下来。

其次,限制艺人的超高收入或许可以规范演艺市场,但减下来的钱也不可能到科学家们的账户上。事实上,尽管提起“艺人暴富”这个话题不少人都会咬牙切齿,但该吃瓜时还是吃瓜,该看秀时还是看秀,让他们花钱进电影院看一部屠呦呦团队的纪录片,依旧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再次,还是要把时间轴拉长,心平气和地看待这个问题。我曾在签售会现场报了三个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明星的名字,在场的“90后”乃至“80后”,很多人都一脸茫然。但事实上,他们都是80年前红遍中国大江南北、家喻户晓的超级大明星,但如今,很多人都已经不记得乃至根本不知道他们了。

然而,那些著名的科学家,哪怕历经千年,我们却都一直清楚地记得他们的名字,知道他们的贡献。在各类书籍上、电影中,给道路、纪念馆乃至宇宙中的小行星命名……我们有各种各样纪念和缅怀他们的方式。

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向国际社会发布公告:编号为212796和212797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和“李佩星”。

活在尘世间,我们当然需要各种喜闻乐见的娱乐和消遣。

但是,每当我们抬头仰望,指引我们前进方向的,永远是那片璀璨的星空。

本文主要参考来源:

1.《永不陨落的“两弹”之星——共和国“两弹一星”功臣郭永怀追记》(金志涛、王士波、许运江、孙宗勇、田宏耀、卢杰,《科学新闻》,2000年第49期)

2.《科学家“烈士”郭永怀》(王志学,《春秋》,2017年第1期)

3.《“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姜宗怀,《联合日报》,2018年8月25日第001版)

4.《一张照片发现两颗小行星 郭永怀李佩夫妇成为“夜空中的星”》(屈畅,《北京青年报》,2018年7月21日)

5.《感动中国2017候选人物——李佩 郭永怀》(央视网,2017年12月21日)

6.《被遗忘的一代人——写在郭芹去世20周年之际》(王丹红,财新网,2016年12月20日)

7.《记“应用语言学之母”李佩先生:创新者永远年轻》(王丹红、吕庆其、顾迈男、刘志峰、张苏,科学网,2015年9月10日)

8.《郭永怀:“两弹一星”元勋中的烈士》(观察者网,2016年5月10日)

9.《写在〈郭永怀文集〉的后面》(钱学森,1980年1月16日)

10.《两弹元勋郭永怀和夫人李佩的世纪传奇》(侯朝阳,《世纪风采》,2018年第5期)

11.《李佩:98岁的郭永怀夫人和她的国》(王丹红,知识分子网站)


6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幕后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