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历史的温度 - 张玮 >
- 历史的温度4:那些执念和信念、理想与梦想 >
- 执念 >
- “挑战者号”悲歌
3
“挑战者号”究竟为何爆炸?这个问题困扰着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也包括费曼教授。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他在“挑战者号”爆炸三天后,被邀请加入由前国务卿罗杰斯领衔的失事原因调查委员会。
费曼一开始是拒绝这个邀请的,因为秉性正直的他认为政府里充满谎言和欺骗,不想和他们进行任何协作。但由于“挑战者号”爆炸事件影响实在太大,他确实也希望能帮忙找出事故原因,所以最终接受了邀请。
费曼教授,犹太裔
在排除了多项可能的原因之后,费曼把目光聚焦在了O形环上。
按照费曼自己的说法,他当时接到了同样参与调查工作的库提纳将军的一个电话:“今天早上修汽车的喷嘴时想到,航天飞机起飞的那天,佛罗里达的气温只有零下二三摄氏度,而以往发射时,最冷的一天也有12摄氏度。请问费曼教授,冷冻对O形环有什么影响?”
费曼立刻想到了温度对O形环的影响。
但他后来才知道,其实当时是NASA的一名宇航员向库提纳将军提起的O形环问题,而库提纳将军为了保护这名宇航员(他还要在NASA工作),才谎称是自己修车时想到的。
事实上,无论是制造部件的塞奥科公司的部分工程师,还是NASA的部分工作人员,当时都已经意识到了O形环可能是这次灾难的主因。但是,如何证明这一点,是相当困难的。
而这个任务,最终由费曼完成了。
在一次有媒体在场的事故原因调查会上,费曼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当着媒体的面,拿出了自己事先组装的O形环模型,用钳子压扁,浸到了冰水中,然后取出,松开钳子——O形环没有恢复原状。(腾讯视频可以搜到当时的视频。)
这一幕通过媒体传播,在当晚轰动全美——这意味着“挑战者号”升空爆炸的主要原因被找到了。
而打捞上来的残骸碎片和一系列的验证最终也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发射时气温过低,发射台已经结冰,火箭推进器固定右副燃料舱的O形环硬化。在点火时,O形环未能及时膨胀,火焰外冒。好在添加在燃料中的铝形成了铝渣,临时堵住了裂缝,起到了密封作用。
但是,就在升空58秒左右时,飞船遭遇一股威力相当于“卡特里娜飓风”的风切变,随之而来的震动让铝渣脱落,缝隙再次暴露,于是火焰直接喷射在了主燃料舱上……
在4万升燃料爆炸的冲击下,“挑战者号”被气流撕成了碎片。
而这个原因的公布,也证明了一点:NASA和承包公司在这次灾难中有不可推卸的管理和沟通上的责任。
由于这事关NASA的公众形象和研究经费,所以费曼在整个调查报告的公布过程中受到了很大压力,但他坚持两句话:
“大自然是不可欺骗的!”
“公关不能比人的生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