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让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先说第一位作家。
这位作家,叫芥川龙之介。
中国不少读者对他的了解,可能主要来自日本导演黑泽明的那部著名的电影《罗生门》——这部堪称神作的电影,剧本就是来自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竹林中》(很短,推荐一读)。
1892年3月1日,芥川龙之介出生于东京。他原来不姓“芥川”而姓“新原”,而这个改姓的过程,可能也是影响他后来性格的一个重要原因。
芥川出生那年,母亲已经32岁了,父亲42岁。在芥川8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就疯了——发疯的母亲对芥川的童年影响非常大。他曾在自己的作品《点鬼簿》中这样写:
“我一次也没有从我的母亲那里感受过母爱。”
而作为“疯子的小孩”,那种自卑和恐惧,其实也伴随了芥川的一生。在他的作品《河童》中,一个河童的胎儿因为害怕遗传父亲的精神病,因此不想出生,这很可能就是芥川自己的心声。
芥川龙之介
在母亲发疯后,芥川被送到了母亲的娘家,过继给了舅舅芥川道章,由此改姓“芥川”。芥川家是一个颇为富有的大家族,且重视文学和艺术,这给芥川龙之介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培养土壤,他从小就立志做一名作家。
不过,芥川的父母辈实在是有点乱——他的生父后来又娶了生母的妹妹为妻,芥川多了一个继母。但真正无微不至照顾他的,是生母的姐姐,也可称为他的养母。
所以,芥川其实有生父、养父、养母、继母四个亲人长辈,但事实上,在他的作品中却一直透露出缺少关爱的气息。
关于芥川龙之介的作品解读有许多,这里就不展开了。总的来说,芥川在他的小说里用笔非常简洁,叙述的口吻也似乎很冷峻与轻松,但表达的主题却往往是阴郁和对人性的失望——这在《罗生门》这篇小说中就很明显,文中他描写的老妇人在死人堆里拔头发的画面,让人不寒而栗。
总之,到了1927年,才35岁的芥川龙之介其实已经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了。
那一年,他饱受胃病、神经衰弱、痔疮等各种疾病的困扰。同时,他的姐姐家失火,姐夫欠下高利贷卧轨自杀,姐姐举家来投奔他,生活压力大增。
7月24日,芥川龙之介在卧室里服用过量的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自杀前,他在自己枕头边放了一部《圣经》(基督教在他的小说中也占有很重要位置),并给家人留下多封遗书,还写下一篇《给老朋友的信》,其中有一句:
“自杀者也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自杀。我们的行为都含有复杂的动机,但是,我却感到了模模糊糊的不安,为什么我对未来只有模糊的不安呢?”
芥川龙之介的忌日,现在被称为“河童忌”。他去世后,他的好友菊池宽提议设立了“芥川奖”,专门用来奖励文坛新人。这个奖后来成为日本文坛的重要奖项。
芥川在35岁的年龄就选择了自杀,其实给当时很多日本作家以极大的震撼,并深深影响了他们。
其中,就包括我们接下来要说的第二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