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字数:621

1975年,46岁的奥黛丽·赫本宣布复出影坛。

8年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电影界已经天翻地覆。很多赫本熟悉的拍摄流程、导演要求、演员技巧都已经跨越了一个时代,整个电影制造产业变得更紧凑,也更趋向流水线化。赫本还是很快适应了这一切,她主演的《罗宾汉与玛丽安》《血统》《哄堂大笑》等电影,都获得了不俗的口碑。

但晚年的赫本,已经找到了一件她认为更有意义的事。

1988年,59岁的奥黛丽·赫本出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童年受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帮助的事情,她一直记得。对于赫本来说,那绝对不是一个虚荣的头衔,她真的为此付出。她开始不定期地举行一些音乐会和募捐会,为全世界贫困地区的儿童捐款募资。

而赫本更愿意亲身到贫困地区去。没有专机,没有车队,没有浩浩荡荡的随从,赫本曾坐在货运飞机里的米袋上,辗转十几个小时,飞到充斥着战火与传染病的埃塞俄比亚,去看望那里的孩子,真心地拥抱和亲吻每一个孩子。她曾说过:“当你长大时,你会发现你有两只手,一只用来帮助自己,一只用来帮助别人。”

有些明星去贫困地区慰问时,都要特地关照摄影师精心修剪那些拍摄的照片,而赫本却让助理关照摄影师:“告诉他们别动我的脸(上的那些皱纹),那些都是我的收获。”

1992年,赫本去了兵荒马乱的索马里。当她看到大批因传染病和饥饿死去的儿童像牲畜一样被装在卡车上运走时,她实在忍不住了,不顾被传染的风险,爬上卡车去查看会不会还有幸存的儿童。

其实那个时候,赫本自己也在忍受病痛的煎熬。而且她自己也没有想到,1992年的索马里之行,是她的最后一次慈善行程。

1992年,奥黛丽·赫本在索马里

1992年11月,长期忍受腹痛煎熬的赫本去做了一次检查,她的腹腔内被检查出了癌细胞。经过几个月的化疗之后,癌细胞还是扩散了。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