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中国通史 - 傅乐成 >
- 第十章 五胡乱华与晋室偏安 >
- 三、东晋的政局
(四)淝水战后的局势
苻坚自淝水战败后,国内胡族,纷纷乘机独立,各据一方,从此北方又陷入分裂的状态。自太元九年至十一年(384~386)的三年间,北方先后兴起了七个国家,就是羌人的后秦,鲜卑人的后燕、西燕、西秦,北魏和氐人的后凉、仇池。在此略述这些国家建立的经过。
慕容垂自降秦后,时思乘变而起,淝水初败,他本可立即叛秦,但以苻坚待他素厚,因而护坚西归。行至渑池(今河南洛宁县西),他请求巡抚河北,并返邺祭扫庐墓,苻坚允之。当时苻坚子丕镇邺,对他防范甚严。适值丁零酋帅翟斌起兵于新安(今河南渑池县东),苻丕遣他率羸兵二千往讨,他行至河内(今河南沁阳县)而叛,与翟斌连和。继而自称燕王于荥阳(今河南荥阳市东)。太元九年(384),慕容垂率二十万人,长驱攻邺,苻丕坚守,数月不下。后因晋遣军援丕,垂乃解围北走。当垂攻邺,慕容 弟泓时任北地郡(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长史,闻讯东奔,集鲜卑数千人,屯于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东南)。平阳太守慕容冲( 弟),也起兵叛秦,既而与泓并力,西攻长安。途中泓为谋臣所杀,冲继立为“皇太弟”,继续西进,秦军屡败。冲遂据长安西北的阿房城,于同年末称帝,史称其国为“西燕”。
慕容泓起兵时,苻坚曾遣其子睿率兵讨之,并以羌帅姚苌为副。睿为泓所杀,苌惧罪亡奔渭北,为羌豪推为盟主,苌乃自称秦王。继而进屯北地,以观时变。姚苌为姚襄弟,襄自为桓温败于伊水,奔平阳,其后西入关,秦人截击杀之,苌乃率众降秦,苻坚对之甚为亲重,至此叛秦而独立。太元十年(385),慕容冲屡攻长安,城内大饥,苻坚以太子宏守长安,自率数百骑出奔五将山(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继而宏亦出奔,慕容冲遂入长安。苻坚至五将山后,姚苌遣将擒之,不久遇害。这时苻丕在邺,欲西赴长安,行至晋阳,始知苻坚已死,遂发丧即皇帝位。而镇守勇士川(今甘肃榆中县东北)的秦将乞伏国仁,也于苻坚死后宣告独立,自称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国仁本陇西鲜卑,其父司繁,受前秦封为将军,世镇勇士川,至是自立,史称其国为“西秦”。至其弟乾归,迁都于金城(今甘肃皋兰县西南)。同年,仇池氐帅杨定(杨纂族人),也乘机自立为仇池公,并称藩于晋。
太元十一年(386),北方局势益趋复杂。这一年,慕容垂称帝于中山(今河北定州市),国号燕,史称“后燕”。慕容冲为部下所杀,燕宗室慕容永率鲜卑男女四十万人东返,至闻喜(今山西闻喜县西南),闻慕容垂称帝,不敢再进,乃自立为河东王,称藩于垂。鲜卑东行后,姚苌遂据长安,即皇帝位,国号秦,史称“后秦”。同年,苻丕为慕容永所败,南奔东垣(今河南新安县东),晋军邀击杀之。慕容永遂进据长子(今山西长子县西),即皇帝位,史仍称其国为“西燕”。苻丕死后,其族子苻登即帝位于南安(今甘肃平凉市),与姚苌相持。此外又有两个新势力在这一年兴起,一是鲜卑拓跋珪(什翼犍孙)称代王于成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既而改国号曰魏,史称“北魏”或“后魏”,以别于三国时的魏。一是氐人吕光据姑臧(今甘肃武威市),称凉州牧酒泉公,史称其国为“后凉”。吕光本仕前秦为将,淝水战前,苻坚派他讨定西域,及归,苻坚已死,光乃自立。
总之,到太元十一年(386),仅剩今陕甘两省交界处的一隅之地,其余地盘,均为新兴的后燕、西燕、后秦、西秦、北魏、后凉、仇池所占据。后这一年起,北方的八个势力,并立了九年之久。直到太元十九年(394),北方的局面才再度发生剧变。
再说东晋,淝水战后,晋室虽未能底定北方,却也收复不少失地。太元九年(384),统军北上,驻节彭城(今江苏铜山县),遣军取兖、青两州(今山东省大部及河南省东部地)。又遣刘牢之等北伐冀州,晋军进据碻磝(今山东茌平县西南)、滑台(今河南滑县)等地,威胁邺城,于是苻丕奉书请降。西部则由桓冲遣将取新城、魏兴、上庸三郡(今陕西省东南隅及湖北省西北隅地),继克襄阳。次年,刘牢之至邺以援苻丕,慕容垂撤围北走,牢之追之,为垂所败,晋室乃把他征回。但黄河以南地区,大部为晋收复。同年,晋又复梁益二州。
至于晋帝国内部的政治问题,则仍未解决。太元九年(384),桓冲死,其荆州刺史的遗缺,以勋望论,应由谢玄继任。但谢安恐为朝廷所忌,又恐桓氏失职怨望,乃以桓豁子石民继冲位,其后桓冲子谦又继石民,于是桓氏在荆州的势力日益深固,遂有日后的桓玄之乱。而中央政府本身,政治也日见腐败。孝武帝将人愚柔,即位后不久,即宠任其弟琅玡王道子(后徙封会稽王)。淝水战后,权威日盛,谢安受其排斥。十年(385),安出镇广陵(今江苏江都市),以避其逼。同年,安死,道子专权益甚。道子好酒色,又信浮屠,穷极奢侈,以致嬖幸用事,贿赂公行。十三年(388),谢玄又死。朝廷连续失掉这两个柱石,政事益不可问,于是内乱接连而起。而北府雄兵,也落入野心家之手,作为操纵内乱的资本。但到晋末,北府兵曾再度扬威于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