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中国通史 - 傅乐成 >
- 第十一章 南北朝的对峙 >
- 三、北魏分裂与南北统一
(三)北齐北周的交兵
魏自分为东西两国,大致以沿今山西陕西两省边界自北往南的一段黄河为界。东魏占有这段黄河以东及淮水以北的土地,西魏则占有黄河以西及秦岭以北的土地,亦即所谓关陇地区。东魏自孝静帝徙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高欢自为相国,并以长子高澄掌政,还镇晋阳(今山西太原市)。此后屡与西魏交兵,洛阳附近的黄河南北地区,便是当时的主要战场,双方各拥有一部分善战的北边鲜卑,因此一时难分高下。
西魏骑兵和步兵战斗图,甘者省敦煌市莫高窟285窟壁画。从画面上可以看出西魏士兵使用各种武器作战的情形,是有关西魏难得的图像资料。
以整个的人力物力而论,西魏远较东魏为差,比南方的梁也有逊色。至于精神文化的凭藉,东魏承受北魏孝文帝汉化以来的文明,梁则是中国正统文化之所在地,都非荒残僻陋的关陇地区所能及。因此宇文泰也制定一套政策,以弥补这些缺憾。一方面设法建立关中地区的文化正统地位,以祛除其辖境中人士在文化方面的自卑感;一方面设法使其麾下的北边鲜卑保有其勇武的性格,并使胡化的汉族军人继续保持其胡化,而不受汉族文弱风气的熏染。他的办法大体可分四点:一是附会古代的历史,把关中地区称为汉族文化的发源地,因为中国古代文物昌盛的周朝便兴起于关中。二是利用关中世族苏绰等,根据周礼,建立官制,表示继周而兴。三是仍保持鲜卑旧有的部落兵制,表面则缘饰以周礼,这种制度即所谓“府兵制”。把鲜卑人及少数胡化汉人纳入这种军事组织,使其成为专司战斗的集团,与务农的汉人隔离。四是把若干原籍关东的有功汉将,改为关中籍贯,或命他们冒充鲜卑部落的后裔。这些办法,一时颇有成效,奠定了后来北周的强大基础。
梁太清元年(547),高欢死,高澄当国,居于晋阳。三年(549),澄至邺,为其部下所杀,弟洋继掌国政。梁简文帝大宝元年(550),高洋废孝静帝自立,国号齐,是为文宣帝,东魏遂亡。文宣在位十年,初年颇有作为,国势甚强。其时突厥初兴于漠北,文宣亲击突厥降之,与西魏战,也常致克捷。但六七年后,嗜酒淫佚,凶狂暴虐,与前判若两人。他末年酗酒成疾,委政于朝臣杨愔,愔颇明治术,政业得以不坠。
西魏文帝死于梁简文帝天正元年(551),子钦继立,是为废帝,因谋诛宇文泰,于梁元帝承圣三年(554)为泰所杀。弟廓继立,是为恭帝。泰死于梁敬帝太平元年(556),他专西魏政事达二十三年之久。在他专政期间,东进虽无大功,在南方则大有收获。他曾乘梁末内乱,首取梁益诸州,继而杀梁元帝,立萧詧以为附庸。他死后,世子觉继之当国,自称周公。次年(557),觉废恭帝,自称天王,国号周,是为孝愍帝。南方的陈,也接着建立。孝愍即位后,堂兄宇文护辅政,甚为专擅,大臣赵贵、独孤信,均为护所杀。同年,孝愍谋诛护,反为护所害。护改立宁都公毓(宇文泰子),是为明帝。明帝继位时仍称天王,至陈武帝永定三年(559)始称帝。帝才识明敏,于陈文帝天嘉元年(560)为护所鸩,帝临死传位弟邕,是为武帝。
周武帝即位时,北齐势已渐衰。北齐文宣帝死于永定三年(559),子殷继立,是为废帝。次年,为文宣弟常山王演所废,演自立,是为孝昭帝。天嘉二年(561),孝昭死,弟长广王湛继位,是为武成帝。武成信用佞臣和士开、祖珽等,政治日坏。六年(565),武成传位于太子纬,是为后主。后主时,和士开、祖珽等仍相继专权,齐政益乱。周武帝则为人英明,他的初年,仍由宇文护专政,他对护一味隐忍,使之不疑。其时突厥已灭柔然,雄踞塞北,护曾于齐武成帝时联突厥攻齐,虽遭失败,但齐损失亦大。陈宣帝太建四年(572),周武帝诛宇文护,始得亲政。而齐名将斛律光适于同年因谗被杀,齐势顿弱,于是周武帝决心伐齐。
北齐仪卫,北齐武平元年(570),山西太原王郭村北齐墓壁画。
太建七年(575),周武帝下诏伐齐,数路出兵。武帝自率六万人攻下河阴(今河南孟津县东),齐人迎战,值武帝染病,周师乃退。次年,武帝又自将伐齐,先占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齐后主自率十余万人来攻,为周所败。周师继进,齐后主传位于太子恒,自邺东逃,既而太子恒亦逃,周师又顺利取邺。后主及太子逃至青州,为周军擒获,于是齐亡,北方乃再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