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中国通史 - 傅乐成 >
- 第六章 汉帝国的盛世 >
- 四、外戚政治与王莽篡位
(三)王莽的改制与灭亡
王莽的即真,只是他的政治理想初步的实现,继之而来的还有许多重大改革。他即真之初,除了改正朔、易服色等,还根据若干儒家经典,把官名大事更改。例如改大司农为羲和(后又改为纳言),太常为秩宗,郡太守为大尹,县令长为宰等。宫室和郡县也都改名,繁多到不可胜记。
他的最大一项改草,要算恢复所谓“井田”制了。这种制度曾否在古代实行,实已无法究诘。但自战国以降,社会上贫富不均的现象日益加甚,这种制度乃成为若干儒家政治改革的理论根据。汉武帝时,董仲舒曾上书建议限田。哀帝时,大臣师丹、孔光、何武等也曾有同样的主张,并建议以三十顷为私有田地的最大限度;但因遭受贵戚及幸臣们的反对,未能实现。董等的限田主张,本是因井田制不易实行退而求其次的办法,但王莽却以恢复井田为己任。他于始建国元年(9)下诏,把全国土地收为国有,更名为“王田”,不得买卖。限定男丁八口以下之家,占田不得超过一井,即九百亩,过限的田,须分给宗族乡邻。无田的人,由政府授田,授田的数目,虽没有说明,当是依井田制“一夫授田百亩”的办法。诏书中附带的另一项改革,是现有的奴婢,不得买卖。
这办法的施行,自然要遭到重重的障碍,诸侯大臣以及庶民因买卖田地奴婢而犯法的,不可胜数。大概最后陷于无法推行的地步,终于始建国四年(12)解除禁约。
经济方面的改革,着重于开发利源,增加生产,却也颇顾及到人民的生活。有些改革项目,是承袭前代而加以扩大的。例如国营专利事业,武帝时盐、铁、酒均由国家专利,王莽则扩大到连铜冶以及名山大泽资源的开发等,也都由国家独占。又如武帝时曾征收工商业货物税,王莽则扩大到征收工商业所得税,凡人民从事渔、猎、畜牧、巫、医以及养蚕、纺织等业的,均取其所得纯利的十分之一,叫做“贡”。
关于增加生产,有两项主要办法,即征课荒地税和强迫劳动。凡是荒弃的田地或城郭中的空地,均须征税,无业的人,也得纳税,不纳者则由政府给予衣食,强迫劳动。
救济贫民的重要措施是“赊贷”和“五均”,也就是国营的放款和平价事业。凡人民遇祭祀或丧事无钱举行时,可向政府借款,不取利息,但须按期归还。如为经营生业而贷款,则须按年纳息,息率为贷款者所获纯利的十一分之一。平价办法是凡五谷布帛等日用必需品,遇滞销时,由政府照本收购;政府并算出各地此类物品的平均价格,此后如遇此类货物的市价超过平均价,则由政府照平均价出卖;用以稳定物价,防止商人囤积居奇。
此外,王莽并改革币制。武帝时,开始由政府铸五铢钱(二十四铢为一两);到他居摄时,更造大钱三种,与五铢钱并用。他即位后,定货币为六大类,即金、银、龟、贝、钱、布,计二十八品,严禁人民私自铸钱。
以上各项制度均是始建国元年至二年(9~10)陆续颁布的,其施行的程度如何,不可确知;但币制的改革,曾造成金融上巨大的紊乱。此外铜冶与山泽的专利,均先后废除,想必也遭遇困难。据史书说,王莽喜欢讨论制度的条文和名词,但对最重要的实际政务,却不措意。官吏任用非人,大都贪污残虐,有些县竟长期没有首长。在这种政治情况下所推行的新法,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另一项改革,引起外族的背叛。王莽因仿效周代的封建制,分“天下”为九州万国,并废除所有的王号,凡从前受汉封为王的四夷君长,一律降号为侯,并改玺为章。匈奴单于大为不满,于始建国二年(10)叛,王莽派兵数十万讨之,连兵数年。人民苦于征发,相聚为盗,盗患以新帝国的北边为最甚。四年(12),王莽征发高句骊(在今朝鲜半岛北部)兵以伐匈奴,高句骊叛,屡寇东北边。同年西南夷的句町(在今云南通海县一带),也因贬号而叛,王莽屡次派兵讨伐,战事一直拖延了十来年,弄得西南为之虚耗,却始终不能获胜。
大致从天凤四年(17)起,国内又连年发生旱灾和蝗灾,灾情最重的为青(今山东省东部)、徐(今江苏省北部)、荆(今湖北湖南二省大部及河南省南部)三州,三州的饥民由散漫的游掠渐变成有组织的暴动集团。青徐的饥民集团叫“赤眉”,因其分子把眉染赤,以别于官军而得名。荆州的饥民集团叫“绿林”,因窟穴于绿林山(在今湖北当阳县东北)而得名。其后绿林分裂为二支,一支南入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县),号“下江兵”;一支北入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号“新市兵”。
绿林军对王莽的战争经过示意图。天凤四年(17),荆州地区发生大饥荒,新市贫苦农民在王匡、王凤领导下,以绿林山为根据地,揭竿而起,史称“绿林军”。地皇二年(20)王莽派军攻打绿林军,王匡在云杜设伏,大败王莽军。地皇三年(22),王莽派太师王匡率兵攻打驻兵成昌的赤眉军,大败,赤眉军乘机推进到濮阳,威胁洛阳,与绿林军相呼应。王莽又派严尤自阳翟南下,攻击绿林军,绿林军分军离开绿林山,一部南下,称“下江军”;主力向北,为“新市军”,七月,到达随州市。平林人聚众呼应,称“平林军”,舂陵刘縯、刘秀兄弟组军呼应,称“舂陵军”。这时“下江军”也转移到随州市与主力会合,声势大振。地皇四年(23)正月,在沘水击溃王莽军,随即进围宛城。五月,拔宛,王邑、王寻大军自洛阳南下进剿绿林军,在昆阳大败后北返洛阳。
地皇三年(22),王莽遣兵讨击赤眉,连遭惨败。荆州的叛乱,也益形扩大,继起的叛众又有平林(今湖北随州市东北)兵和舂陵(今湖北枣阳县)兵,与下江、新市联合。舂陵兵的首领是刘縯、刘秀兄弟,他们是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发之后,于元帝时迁到南阳郡,为当地望族,因此他们远较其他各支的叛众领袖具有人望。刘縯为人豪放,喜结宾客,起兵的事由他一手倡导。刘秀则为人谨厚,他曾于王莽时入太学,比较有政治头脑。刘縯御众过严,各支联军多不愿奉他为首,因此于次年(23)二月,大家拥立了汉室的另一支裔刘玄(縯族兄)为帝,改元更始。五月,更始拔宛(今河南南阳市)都之,而以王邑、王寻为帅的四十万新朝军也恰于此时来临。二王首先以十余万人围攻联军的据点昆阳(今河南叶县),刘秀引兵救之,大破莽军,王寻被杀,王邑率数千人逃回洛阳。这次战役震动了全国,各地纷纷举兵响应,群奉更始为主。王莽败灭的命运,到此已完全决定。接着更始遣军两路,一路进攻洛阳,一路从武关(今陕西商州市东)入,直指长安,沿途响应者益多。九月,更始军入长安,城中也发生暴动,结果王莽被杀于未央宫的渐台,死时六十八岁。历祚十六年(8~23)的新朝,至是倾覆。
据当时人说,王莽具有超人的智力、辩才和威严,也有重大的缺点,诸如过度自信,一味复古以及猜疑部下等。这可算是比较客观的批评。东汉推翻王莽政权而建立,东汉人对王莽的敌视,自所难免。东汉史家对王莽的长处,一概抹杀,目之为虚伪邪佞;把他的取得帝位,归之天时。同时认为他的提倡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同为儒家的罪人。东汉以后的史家,大都承袭这种论调,有时更变本加厉,例如清人论王莽的为人,虚伪之外,更加以“奸而愚”的恶评。[参看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五]渐致使王莽变成不可饶恕的历史罪人。
昆阳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更始元年(23),绿林军奉更始帝刘玄为帝后,声势大振,主力围攻重地苑城,五月,拔宛,预备由此进武关,进图关中。王莽派王邑率四十二万大军自洛阳南下进攻绿林军,王邑决意先下宛城屏障昆阳,于是团团包围昆阳。昆阳守军才八九千人,一面坚守城池,一面派刘秀等出城调集兵力。八月,刘秀亲率从郾县、定陵来的救兵千余人自城南向王邑军进攻,王邑只派数千人迎敌,大败;接着刘秀又趁敌人松懈,率三千人涉过昆水,迂回到昆阳城西,突袭敌指挥部,王邑仍盲目轻敌,只派万余人迎战,依然大败。且因王邑有令在先,不让诸军擅自行动,故各部不能互相救援,以致接战失利后,全军大乱,城内绿林军乘势冲出,内外夹攻,王邑军全军溃败。王邑不能救当救之宛城,却屯兵于小小昆阳之下,终致王莽主力遭到毁灭性打击,再不能崛起。
王莽的行为,看来确似有些“伪”,也有些“愚”。事实上,西汉的伪风,并不始于王莽。武帝以后,士大夫好以儒术掩饰其劣行,日久形成伪风,至元成时代而极盛,王莽不过承袭此种伪风而扩充之。最初他以伪获得名誉,得意之余,乃至无往而不伪。其后他以伪取得帝位,而终又以伪失之。至于说他愚,则只是一种错觉。他有他的政治理想,同时他的变法,也决非愚人所能了解。但他缺乏政治才能,以致失败;他不但迷信复古,而又事事行之以伪,因此看来令人有愚的感觉。
王莽的新法,是为整个西汉政治作一通盘的改革。战国中期,孟子即主张改革田制,西汉儒者虽也有不少主张均田的,但大都徒托空言。直到王莽,才使孟子以后三四百年的空论,见诸实行。他改革的勇气与理政的勤劳,都是少见的。他的新法,虽有若干处违背政治社会进化的原理(如建封、币制),但其中不乏针对当时的病象而制定的,其用意也大部是为救民的(如王田、五均、赊贷等)。这些地方,不能因他的失败而一概抹杀。[参看钱穆《国史大纲》上册页一〇七至一〇八]
战国时期,“禅让”思想大盛,但这种思想最后为秦国的“万世一系”思想所阻遏。到西汉,禅让思想又盛,王莽便是其力行者。虽然他取得皇位的手段有可议之处,但从若干事迹看来,他确以新圣自居。他的篡汉,除了为满足权位欲外,为实现他本人的政治理想与抱负,似也是原因之一。同时“让国传贤”的思想,也确实流行于西汉中期以后的士大夫之间。但因为他的失败,这种思想又告销歇。“禅让”一词,变成了一个权臣篡夺所借以欺世的手段。正因如此,“万世一系”的思想,遂又代之兴起,至清季而不绝。而后世帝王的“家天下”思想,也因而愈趋浓烈。
总之,王莽是实际政治的失败者,也是复古思想的殉道者。他在政治舞台上所表现的一切,虽然最后都归幻灭,但实在是不平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