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农田水利的兴修

字数:1073

隋皇朝建立的时期虽短,但水利事业的成就相当巨大。如先后开凿了自长安至潼关长达三百余里的广通渠和沟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的大运河。它们本属运输渠,而沿河两岸也同时获得了很大的引流灌溉之利。又如在河北引芦沟水开稻田十万亩,在长城以北大兴屯田,相应地也有相当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

唐代,灌溉工程南北同时大举兴修,达到全面发展的兴盛时期。唐初,在河曲地带大量凿河开渠,首次引黄灌溉成功,灌溉几百万亩农田,有的达到“亩收十石”。北方农田水利的另一重要成就是修复和扩展关中平原的灌溉渠系,西汉开凿的成国渠渠口此时修建为六个水门,称为“六门堰”,又增加了苇川、莫谷、香谷、武安四大水源,灌溉面积扩展到二百万亩。西汉开凿的白渠到唐代发展为北、中、南三支,又称“三白渠”,中渠增设鼓城堰分疏四条支渠后,灌溉面积亦增至二百万亩左右,为汉代的四倍。唐以前堤堰建筑材料大多是土和草,或土石并用;唐代则出现很多石堤、石堰,如位于泾河中游的石工拦河坝,长阔各一百步,形势雄伟,经久坚实,号称“将军翣”,是一项引人注目的水利工程设施。

南方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有大幅度增长,主要为陂、塘、沟、渠、堰、浦、隄、湖等。它们大多分布在太湖流域、鄱阳湖附近和浙东三个地区。水工规模大,技术水平也相当高。明州鄮县(今浙江宁波)县令王元主持的一项水利工程,设计体系完整,对地形的掌握和河流的利用都具有特点,不仅发挥了灌溉作用,并能阻挡海潮袭击,解决城市用水问题。杭州西湖北面的灌溉工程则能做到灌田时可事先测量水位,据说每放一分钟水,可溉田十五顷左右,既不随意浪费湖水,又能保证农田用水。

唐末五代时期,太湖地区形成了相当完善的塘浦圩田水利系统,因而,八九十年间只发生了一次水灾,农业生产“岁多丰稔”。自唐中叶以后,从苏州经平望至吴兴,环绕太湖东南半圈,关系下游洪涝问题的长堤就已全线接通,促进了太湖下游围田的加速发展。而与此同时,运河堤岸自平望向南延伸至杭、嘉间,通过横塘纵浦的逐步系统化,圩田体制开始在太湖地区出现。吴越国(893—978)为了巩固其统治,在偏安局面下,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和发展农业生产。在前代基础上,经过八十多年的经营,太湖塘浦圩田系统终于形成,并臻于完整和巩固,从而创造了主动改造低洼地、开辟良田和增产丰收的成功经验。当时针对太湖地区四周高而中部低洼的碟形洼地特点,采取的技术措施是,首先开浚出海干河,以三江(吴淞江、娄江、小官浦)为纲,提挚七里、十里而为一横塘,五里、七里而为一纵浦的周密渠网,使整个渠系通流圩田和高田之间;堤岸则高出最高水位。第二,干渠、支渠、海口和圩堤之间,普追设置堰闸、斗门,主动控制旱涝。第三,创制三路“撩浅军”,共八九千人,分区负责养护。第四,检修和创建捍海塘堤,保证内陆水系的完全发展。第五,建立严密的管理和配水法制,执行治水规划,“美言不能乱其法,财货不能动其心”。可以说,吴越国治理太湖水利的成就超过历代而在水利史上大放异彩。


第二章农学和农业技术第二节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