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中国通史 - 白寿彝 >
- 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 >
- 丙编典志 >
- 第四章工程、手工业技术
第一节建筑
在秦汉以来建筑技术不断进步和积极吸纳外来建筑形式的基础上,隋唐时期的建筑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和成熟的,以木构为主,土、木、砖、石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体系,并且在城市建设、寺院建筑和桥梁建造上取得了许多杰出的成就。
兴建大兴城隋朝建立后,仍沿袭北周定部长安。但鉴于汉长安旧城规模不大,残破日久,且水质欠佳,不宜饮用等原因,更主要的是为适应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隋文帝杨坚于开皇二年(582)六月,令高颎、字文恺等人在长安旧城东南的龙首山南坡山原上营建新城。因杨坚曾在北周时受封为大兴郡公,所以新城被命名为大兴城,后来到唐代又复称长安城。大兴城整个城市设计合理、规整,布局东西对称,里坊区划分明。全城由郭城、皇城和宫城构成,南北长约八点七公里,东西广约九点七公里,面积达八十四平方公里,其规模相当于明代重建的长安城的七倍多。宫城位于城市北部中心地段,是皇帝处理朝政和皇室居住的地方。皇城又称子城,在宫城南面,是朝廷各官署所在地。郭城又叫罗城,位于宫城和皇城的东、西、南三面,是官吏府第和一般民户的居住区。郭城周围筑有高达六米的城墙,四面各开有三座城门,城外挖有宽九米、深四米的护城壕。城内交通方便,道路、里坊整齐有序。全城有南北大街十四条,东西大街十一条,界于宫城和皇城之间的东西横街宽达二百二十米以上,中轴线上的南北主干道朱雀大街宽约一百五十米。这些街道把郭城分割成一百零八个里坊。每个里坊自成体系,坊的周围筑有三米左右的高墙,坊内一般修有十字街,四面开有坊门,入夜禁闭,不得随意出入。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登观音台望城》诗中所写:“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即形象地描绘了大兴城这种严整的布局。此外,郭城内还专门设有东西两市,作为民间贸易活动的场所。在大兴城的规划和建设中,全面而周密地考虑了地形、水源、给排水、交通、军事防御、环境美化、管理以及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其规模之大及规划之严整,可说是当时世界上所仅有的。大兴城也是一座非常优美的城市,它北临渭水,西有沣河,东有灞水、浐水,南对终南山,处于景色十分秀丽的环境之中。在兴建时,又开凿了三条渠道引水入城,如城南有永安渠和清明渠,城东有龙首渠,龙首渠又分为二条支渠。三条水渠都分别流经宫苑再注入渭水,水渠两岸种植柳树,城内外渠畔的景致十分宜人,成为人们休憩和游赏的重要场所。
按照周密的规划,大兴城于公元582年动工兴建,“当年12月基本建成,次年3月即迁入使用”,前后仅用了九个月的时间,一座崭新的都城便在龙首原上拔地而起,其建设速度之快实令人惊叹。由此可见,整个工程在规划,设计,人力和物力的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是相当精细和严谨的,这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体现。
兴建大兴城虽由高颎总负责,但整个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实际上都是宇文恺完成的。宇文恺曾任工部尚书、将作大匠等职,是隋朝负责营建的高级官员,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学家。他一生好学,博览书记,擅长城市规划和土木工程,除主持大兴城的兴建外,还领导了东都洛阳的建设、广通渠的开凿、鲁班故道和长城的修复等一系列大型工程。他还曾按1:100(以一分为一尺)的比例设计了明堂图样,并制作了木样(木制模型),这种使用一定比例的图纸和木样的设计方案,是我国建筑技术上的重大进步。此外,宇文恺还设计建造了可容纳数百人的观风行殿。这是一座大型积木式活动建筑,可随意折卸、拼装和移动,“离合为之,下施轮轴,推移倏忽,有若神功”。隋炀帝巡游甘肃、青海一带时曾经试用,见者“莫不惊骇”。与宇文恺同时的何稠,也曾设计制造过可用预制木构件随时装配的六合城,并在征辽战争中使用。观风行殿和六合城的建造,是大型建筑装配化的一种创造性的尝试,但在当时,这种方法只能用来制作封建帝王耀武扬威的工具,还不可能运用到日常的建筑工程中去。
唐代的长安城,或称京师城和西京,人口达百万以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它是在隋代大兴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特别是在城东北禁苑内新建大明宫,取代了隋代以大兴殿(唐为太极殿)为中心的旧宫殿区。大明宫由三十多所宫殿组成,是一组庞大的宫殿建筑群,可视为唐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作。其中麟德殿的规模最大,据遗址测定,夯土台基南北长一百三十米,东西宽七十七米,分上下两层,共高五点七米。台基上建有前、中、后三殿,史载大历三年(768)曾“宴剑南、陈、郑神策将士三千五百人于三殿”,可见规模之大。有些殿堂的布局也很引人注目,如含元殿前两侧建有翔鸾、栖凤两座高阁,并设有长七十余米的“龙尾道”;麟德殿三殿连建,东、西廊各有一楼一亭,并围绕回廊等,这种壮观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初唐时期设计思想的开阔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此外,唐代还在城内外开漕渠、修夹道,建兴庆宫、整修曲江芙蓉园,使长安的建设更加符合统治者的需要。
隋唐时的东都洛阳,前临洛水,北倚邙山,南北最长处达七千三百米,东西最宽处达七千二百米,总面积比长安城略小。隋炀帝大业元年(605)三月诏令杨素、宇文恺等负责营建,于次年(606)正月完工。洛阳城的规划原则与大兴城基本一致,只是宫城、皇城位于西北一隅,宫城北面建有重城,里坊面积比大兴城的里坊要小,但设有三个商市。隋唐两代,它的地位几乎与长安相等,也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个中心。
隋唐时期长安和洛阳的设计规划,在国内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不少地方都以其为城市建设的样板。如当时我国东北地区的渤海国,曾仿唐制设五京。据考古发掘和调查表明,其上京龙泉府(在今黑龙江宁安)、中京显德府(在今吉林和龙)和东京龙原府(在今吉林珲春),都是仿照长安城的布局设计建造的,有些里坊形势则仿自洛阳城。日本飞鸟和奈良时代,陆续兴建了许多宫和京,如藤原京、平城京等,据近年考古和文献研究结果表明,也都是参照唐长安城和洛阳城的制度而建设的。
寺院建筑由于佛教盛行,隋唐时期在全国各地又兴建了大量的寺院。这些建筑大都是以中国古代传统的木结构为主。分别建于庸建中三年(782)和唐大中十一年(857)的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东大殿,是现存唐代建筑中规模较大的木构建筑,也是我国已知现存最早的完整木构建筑。佛光寺利用山坡地形布局建成,其东大殿建在一个高台上。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由立柱、斗拱、梁坊组成梁柱式的构架。殿的内柱、外柱和梁枋互相连结,组成一个稳固的整体,并以柱的“侧脚”加强构架和榫卯结合。殿的外檐斗拱使用下昂和横拱,借以挑悬承重和使受力均衡,从而出檐深远,形制显得更加雄伟深沉。内柱上使用偷心拱上承平,使殿内整洁明亮。屋檐的翼角翘起,由中心柱向角柱逐渐增高,屋顶的曲线轮廓(“举折”)沿各层纵横的大小梁枋和檩条的标高变化,而采用宏大的斗拱承托,则使屋顶显得厚重有力。佛光寺大殿虽然只是唐代一座中型殿堂建筑,但其中已包含有梁、柱、斗、拱、昂等木结构的主要构件和形式,并有一套完整的构架体系,这明确地反映了唐代木构建筑技术的成熟。
隋唐时期寺院中建造过许多塔,木塔现已不存,仅存砖石塔。隋唐石塔体形较小,且数量较少,山东历城神通寺石塔,全部用当地出产的青色岩石筑成,塔高十三米,平面方形,四面辟门,所以俗称“四门塔”。这是己知现存的唯一一座隋代塔。隋唐砖塔也大多是平面方形,八角形的还很少,结构形制一般是楼阁式或内楼阁与外密檐相结合的密檐式。这两种形式都是空筒式结构,抗横剪力强,抗地震性良好。塔外壁用砖砌成,各层采用木过梁、木楼板,设木搂梯按层折上。在外观方面,唐代砖塔一般简朴无华,仅在个别塔中有模仿木构建筑的外檐装饰等。西安慈恩寺塔(大雁塔)、荐福寺塔(小雁塔)、长安县香积寺塔、礼泉香积寺塔、嵩山法王寺塔、蒲城梵彻寺塔、大理崇圣寺塔等,都是至今尚存的这一时期的名塔。大雁塔始建于唐永徽三年(652)。初建时只有五层,最上层原为玄奘藏经之用,故称“经塔”。武则天时改建为十层,后遭兵火毁坏,现存七层,高六十四米。小雁塔建于景龙元年(707),原有十五层,后因地震毁去两层,现存十三层,高五十米。大理崇寿寺千寻塔,建于南诏保和时期(824—839,一说建于贞观年间),十六层,高六十九米。小雁塔和千寻塔都是密檐式塔。这些高塔反映了唐代高层砖构建筑技术的杰出成就。
唐代寺院建筑对朝鲜、日本等国的寺院建筑有重要影响。如朝鲜和韩国现在还保存下来一些平面方形出檐的砖塔,都是仿照唐代砖塔式样建造的。日本奈良法隆寺,从平面布局到细部构造,也都是仿造唐代建筑式样建造的。八世纪时,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带去了一些工匠,在他主持下,依据唐代寺院在奈良建造了著名的唐招提寺。
赵州安济桥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建造了许多桥梁,其中以赵州安济桥最为著名。
安济桥,俗称赵州桥,建造在河北赵州(今赵县)城南约3公里的洨河上,约建于隋开皇中期(591—599),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大型石拱桥之一。这座石桥为巨石砌筑的单孔敞肩长弧形拱桥,全长五十点八二米,拱券跨度三十七点三七米,桥面宽九米,桥脚处宽九点六米,是由隋代著名工匠李春主持设计和建造的。赵州桥在造桥技术方面有多项重大的改进和创新。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改变了石拱桥多用半圆形拱的传统,创用坦拱式桥型,其拱券高度(拱矢)为七点二三米,远小于圆弧半径,与拱券跨度之比约为一比五。这样改进的结果,可减缓桥的坡度,使桥面较为平坦,便于车辆行人通行。李春还对“拱肩”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将以前通用的“实肩拱”改为“敞肩拱”,在主拱两肩又各建两个小拱,从而在世界上首创敞肩拱结构形式。这种敞肩式拱桥的最大优点是减轻了桥身的自重,提高了桥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同时也节省工料,增加了过水面积,有利于排泄洪水,并且使桥的建筑造型更为美观。赵州桥的整个拱券由纵向并列砌置的二十八道各自独立的拱券构成。为防止外倾和增强各拱券间的横向联系,采取从拱脚向拱顶逐渐收分以及加用护拱石、勾石,铁拉杆和腰铁等技术手段,做了精心处理,使整个拱券形成一个坚实的整体。赵州安济桥为历代南北交通要冲,车轮重载往来频繁,但一千三百多年来,两边桥基下沉水平差仅五厘米,并且经历过数百次洪水和多次严重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考验,仍巍然横跨在洨河之上。它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精美的建筑艺术和施工技巧等杰出成就,千百年来称誉海内外,并对后世造桥技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欧洲,十四世纪才出现带有小拱的拱桥,而真正的敞肩拱桥,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才出现并盛行起来,与赵州桥相比要晚一千二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