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哲学思想
心学崛起 泰州学派与李贽的思想 在明朝,理学仍然是占支配地位的哲学。明朝初年,程朱学派盛极一时。程朱学派的理学得到明朝政府大力的提倡,在明成祖的主持下编纂有《性理大全》等书。著名的理学家薛瑄(1392—1446年)、吴与弼(1391—1469年)等人也都尊崇程朱。明朝中叶,思想领域发生重大变化,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程朱学派已趋保守,在学术上丧失了创新精神,一部分士人从对朱学的信仰开始转向对陆学的探求,于是心学兴起。代表人物是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8年),浙江余姚人。弘治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学者称阳明先生。正德时,他看到社会动荡不安,为了整治人心,提出一套心学理论,世称王学、姚江之学。
王守仁在治学方面继承了南宋陆九渊的“心即理也”的学说,也受到佛教禅宗的影响,提出“心外无物”的命题。他认为理不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也不是圣人所能制定的,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故说:“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非物理矣。”[416]王守仁把这种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理叫做“良知”,而主张人人“致良知”。所谓“致”,是因为良知会被人欲所遮掩,所以必下一番“致”的功夫去掉人欲,才能恢复良知的本性。因此“致良知”要求人们努力从事道德修养,随时用道德思想克服非道德思想。
王守仁“致良知”的思想是企图给理学找寻新的理论根据。但是王学在反对程朱学派的传统束缚和启发人大胆思想的一方面,却起了一些积极的作用。王学在明中叶以后对思想界有深远的影响,以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和李贽不仅是程朱学派的反对派,而且对君主专制政体和封建礼教也给予尖锐的抨击。他们的思想当被当时的程朱宋学派的学人目为异端之尤。
王艮(1483—1541年),号心斋,泰州人,是王守仁的弟子,出身于小商人,中年后才发愤读书。他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反对和命运妥协,认为一个人应该有改变环境的“造命”思想。他在理论上的特色是把理学家们终日津津乐道的“圣人之学”与百姓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需求联系起来,认为能否解决“百姓日用”的需求是衡量“圣人之学”的标准。王艮经常在各地讲学论道,并把学问普遍传布给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人。
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福建晋江人,曾任礼部司务和姚安知府等官,以后辞官不作,到各地讲学。李贽思想源于王学,又不同于王学的宗旨。李贽认为历史评价的标准应该是多元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不应该只以孔子的是非作标准。他主张历史评价中的是非“无定质”、“无定论”。“无定质,则此是彼非,并育而不相害;无定论,则是此非彼,亦并行而不相悖矣。”[417]这就是说,人们在历史认识上的“是”与“非”可以同时存在,不仅可以“并存”,而且可以并“并育”,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李贽的进步思想还表现在对当代程朱学者的批判上。他把学者分为“学道”和“道学”两类,认为“学道,其实也”,“道学,其名也。故世之好名者必讲道学,以道学能起名也。无用者必讲道学,以道学之足以济用也。欺天罔人者必讲道学,以道学之足以售其欺罔之谋也”[418]。在这里,李贽对言行不一的假儒、假道学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他还公开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趋利避害,人人同心”。他反对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以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419]这是一种利己主义的人性论,在当时具有启蒙意义。
李贽反传统的态度是坚决的。他晚年到通州讲学,引起社会很大震动,程朱学人甚至把他称为“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妖人”[420],明政府终于逮捕了李贽,他在狱中割喉而死。李贽所著的《藏书》、《焚书》在清朝屡次下令烧毁,但仍然留传下来。
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 明末清初之际,社会动荡激烈,各种思想交汇碰撞,许多学者在接受明朝亡国惨烈的事实后,反思学术,他们反对空谈,倾向于经世致用之学,并具有反对专制统治和民族压迫的思想。当时著名的学者有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唐甄、傅山、陈确、吕留良等人。
王夫之(1619—1692年),号姜斋,世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明亡举兵抗清,后隐居湘西,所著有《噩梦》、《黄书》等。王船山从张载的学说出发,比过去更加深入系统地论证了理与气的关系,明确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主张。在认识论方面,他曾以浙江的山为例,认为人的认识是由对象客体引起的,而对象客体则不依靠主体而独立存在。不能因为一个人没有看见山就说没有山,山是客观存在着的。这是对王守仁“心即理也”看法有力的反击。王夫之更主张从进化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自然和社会都是变化不息的,所以他也反对君主专制,要求改革政治,他在《噩梦》中还提出土地不是帝王的私产,而应当归耕者所有的主张[421]。
黄宗羲(1610—1695年),浙江余姚人,世称梨洲先生。他的父亲黄尊素被阉党所害,宗羲曾到北京伸冤报仇。清兵南下,他又组织义兵抗清,清政府屡次悬赏缉捕他,以后隐居著述。黄宗羲接受了王守仁心外无理的哲学,但又肯定了“理在气中”的观点。他的最突出的贡献是在政治思想方面,在他的名著《明夷待访录》中,对专制的暴君政治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指出皇帝把天下作为自己的产业,“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任意“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422]。又指出臣对君的关系不是奴仆而应是师友,治天下“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尽管黄宗羲还不是从根本反对专制的君主制度,而是企图通过法治、加强学校舆论和恢复丞相制等办法来限制君权,但他敢于痛快淋漓地揭发了专制皇帝的罪恶本质,并且从“万民之忧乐”来考虑改革,说明他在当时已具有一定的民主主义的思想。此外,反映当时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黄宗羲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看法。
顾炎武(1613—1682年)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是与王、黄同时的大学者。清兵下江南时,他也曾举兵抗清,以后往来南北,终身不仕,所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顾炎武在哲学思想上继承二程和朱熹,也宣扬了张载“理在气中”的观点。他学识广博,在经学、音韵学、历史学和地理学方面用力尤深。顾炎武反对当时专制的政治,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在治学方面主张“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提倡实事求是、踏实钻研的学风并强调民族的气节。后世学者称“古学之兴也,顾氏始开其端”[423],对有清一代学术影响很大。
稍晚于以上三大思想家的唐甄(1630—1704年),字铸万,四川达州人,是阳明学派(即王学)学者。在他的《潜书》中提出了“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和“杀人者众手,天子实为之大手”,“若上帝使我治杀人之狱,我则有以处之矣”[424]等等看法,他对专制君主的批判,与黄宗羲是不谋而合的。
清朝的理学和反理学的思想家颜元、李塨、戴震 在清朝的统治稳定以后,程朱理学又占据支配的地位。康熙极力标榜程朱,把程朱理学作为巩固统治的工具,他编写了《性理精义》,又重新刊行了《性理大全》等书。同时笼络了一批程朱派的学者如魏象枢、汤斌、李光地等人,给他们官作,称为“理学名臣”。另一方面,由于学风从空疏走向朴实,清朝政府又严禁王学,对王学尽力压迫摧残,王学就走向没落了。
但是在清代又有一些学者,如颜元、李塨和戴震等人,既反对程朱学派也反对王学。
颜元(1635—1704年),号习斋,河北博野人,他的学生李塨(1659—1733年),号恕谷,蠡县人,他们都坚决反对程朱和王学,主张实用、实行,当时人称为颜李学派。
戴震(1724—1777年),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是乾隆时期的考据学家,有广博的科学知识。他认为气是世界的物质基础,世界就是无止无休的气化过程,他说:“天地之气化,流行不已,生生不息”,“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在认识论方面,他比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的观点更进一步,认为人类的感官本来就是为了适应外在世界而生成的。“耳目鼻口之官接于物,而心通其则”,这即肯定了物质世界是人们感觉的来源。戴震在所著《孟子字义疏证》中还提出了以法杀人犹可救,以理杀人无可活的看法,这是对程朱理学的一个重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