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韬

字数:1915

【题解】

《龙韬》为《六韬》全书的第三部分,共由以下十三篇组成:

《王翼第十八》,在我国乃至世界军队建设思想史上第一次论述了辅佐主帅打赢制胜的军事参谋总部的组织架构与人员构成。这个机构由72人组成,分工细致,周密完备,分别负责作战、宣传、间谍、天文、通信、工程、医务、军需等各方面。这与西方十七世纪以后才出现的参谋部的功能与作用十分接近,表明在《六韬》成书时期我国军队建设与军事学术的早熟状况。

《论将第十九》,指出将帅的选用合适与否,直接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国君在这方面要高度重视。本篇提示国君在选拔将领时,要考察其是否具备“五材”,警惕其是否存有“十过”。“五材”指的是勇、智、仁、信、忠,与孙子的“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略有不同,多了一条——“忠”,显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君主与将帅关系的特点。君主对军权要绝对掌握,对将帅要绝对控制,将帅对君主必须忠诚不贰。“十过”指的是十种缺点,即“勇而轻死”、“急而心速”、“贪而好利”、“仁而不忍人”、“智而心怯”、“信而喜信人”、“廉洁而不爱人”、“智而心缓”、“刚毅而自用”、“懦而喜任人”,本篇分析了各种缺点所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此篇被《群书治要》本收录于《武韬》。

《选将第二十》,告诫君主选拔将领时一定不能只看表象,并列出了外在表现与内在品质不相符合的十五种情况,提醒君王不要被一个人外在的优秀品质与良好素质所迷惑。此外,本篇还给出了“问之以言”、“穷之以辞”、“与之间谋”、“明白显问”、“使之以财”、“试之以色”、“告之以难”、“醉之以酒”等八种深入考察将领的方法。此篇被《群书治要》本收录于《武韬》。

《立将第二十一》,叙述了任命大将的肃穆庄严的仪式过程、君主对大将的郑重嘱托以及大将的慷慨表态。国家有难,君主一旦把军权交给将军,就意味着将社稷安危系其一身。此时君主应对将军充分信任,将军则应对君主绝对忠诚,所谓“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有了这个前提,才能落实“军不可从中御”的思想。将军在外有自主决断的权力,身在朝中的君主不要掣肘干扰,“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将军重任在肩,要做到避实击虚,不轻敌自大,不一味死拼,不轻视部下,与士兵同甘共苦,这样才能战胜强敌,国泰民安。

《将威第二十二》,指出将领树立权威、显示英明以及做到令行禁止,其关键在于“杀贵大,赏贵小”、“刑上极,赏下通”。敢于诛杀权贵,就能树立将威;能够奖励卑贱,就会树立英明形象。如此审慎地实施刑罚,就能在全军上下做到令行禁止。

《励军第二十三》,指出了三种将领激励士兵斗志的方法。一是成为“礼将”,将领与士兵同寒暑,了解士兵的冷暖;二是成为“力将”,将领与士兵同劳苦,了解士兵的艰辛;三是成为“止欲将”,将领与士兵同饥饱,了解士兵的需要。将领做到了以上三点,才能调动士兵冲锋陷阵的战斗热情,在战场上做到斗志昂扬,争先恐后,好死乐伤。

《阴符第二十四》,介绍了君主与大将互相传递信息时使用的一种秘密通讯工具——阴符。阴符的形制一共有八种,每种尺寸不同,内容有别。君主与大将要保证阴符的隐秘性,不能让敌人识破秘密。

《阴书第二十五》,介绍了来往于君主与大将之间的一种秘密书信——阴书。每次传递时将一封信分成三份,由三人传递,传递者不了解书信内容。这样,敌人即使再聪明智慧也识破不了其中的秘密。

《军势第二十六》,揭示了较为丰富的用兵思想。首先,“事莫大于必克”。对于用兵者而言,打赢谋胜是第一要义。将领要有高超的智谋,要掌握两军态势,要懂得奇正之术,要清楚最高级的胜利是“无与战”,即孙子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其次,“用莫大于玄默”。将领要了解军事指挥艺术非一般语言所能阐释,这要求将领能够摆脱常规思维定势的束缚,深入幽奥玄妙的军事天地,用心感悟,深入揣摩,独立判断,才能捕捉克敌制胜之道。第三,“动莫神于不意”。《孙子兵法·计篇》曰:“兵者,诡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六韬》此篇对孙子“出其不意”的思想予以进一步的强调。第四,“谋莫善于不识”。计谋不能被敌人识破,要胜敌于无形。《孙子兵法·虚实篇》有言:“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本篇呼应了这一思想。第五,“用兵之害,犹豫最大”。将领在决策的时候要无所畏惧,当断则断,不能迟疑。

《奇兵第二十七》,描述了二十六种出奇制胜的作战思路与激励士气的治军策略,指出善用兵者要能创造“神势”,要懂得“战攻之策”、兵力分合之术以及治乱兴衰之道,要具备“仁”、“勇”、“智”、“明”、“精微”、“常戒”、“强力”等素质,并再次强调了将帅之于国家的重要作用,所谓“故将者,人之司命,三军与之俱治,与之俱乱。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

《五音第二十八》,表现的是兵阴阳家的思想,认为可用五音和五行相配来判断敌情。本篇充满迷信色彩,缺乏理性精神。

《兵征第二十九》,指出在战前就能从士气的高低与否、军阵的整乱与否、军纪的严弛与否,判断出某支军队是强大还是疲弱,预测出大战的结果是大胜还是大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至于谈到用“望气”的方法来判断能否攻克城邑,其观点则属荒诞,不足凭信。

《农器第三十》,认为“用兵之具,尽在人事也”,农民种地用的各种农具,到战时都可以转用为兵器;农业生产、组织与管理技术,以及土木、水利工程经验,也可以分别转用到军事斗争的相关领域,做到平战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统治者要想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要从老百姓的农耕生活中汲取治国智慧。

王翼第十八

论将第十九

选将第二十

立将第二十一

将威第二十二

励军第二十三

阴符第二十四

阴书第二十五

军势第二十六

奇兵第二十七

五音第二十八

兵征第二十九

农器第三十


三疑第十七王翼第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