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兵第五十五
武王问太公曰:“以车与步卒战,一车当几步卒[52]?几步卒当一车?以骑与步卒战,一骑当几步卒?几步卒当一骑?以车与骑战,一车当几骑?几骑当一车[53]?”
太公曰:“车者,军之羽翼也,所以陷坚陈,要强敌,遮走北也[54];骑者,军之伺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道,击便寇也[55]。故车骑不敌战,则一骑不能当步卒一人[56]。三军之众成陈而相当,则易战之法[57],一车当步卒八十人,八十人当一车。一骑当步卒八人,八人当一骑。一车当十骑,十骑当一车。险战之法[58],一车当步卒四十人,四十人当一车。一骑当步卒四人,四人当一骑。一车当六骑,六骑当一车[59]。夫车骑者,军之武兵也[60]。十乘败千人,百乘败万人。十骑败百人,百骑走千人,此其大数也。”
【注释】
[52]以车与步卒战,一车当几步卒:当,相当,相当于。邵鸿、徐勇说:“《均兵》以及下面的《战车》、《战骑》和《战步》诸篇,或许是《六韬》中最重要的一组讨论战术的文章。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是现知中国古代最早研究车、骑、步兵战斗力的数量关系和车、骑、步兵作战基本方法的专文。而在时代最近的其它军事著作中,类似的论述几乎阙如,只有《汉书·晁错传》所引古兵法有与之相近的文字,惜已佚失。正因为《六韬》是现存最早最详尽研究上述问题的著作,其对后代兵书的有关论述影响很大。”
[53]几骑当一车:施子美曰:“《司马法》有五兵五当之制,是则兵之敌战,皆有所当也,况车、步、骑乎?晁错尝论得地形之说,谓土山丘阜,步兵之地也,车、骑二不当一。平原旷野,车骑之地也,步兵十不当一。是三者通相与战,必有所当,均而用之,得无术乎?此武王以车、步、骑三者所当之数而为问也。”
[54]“车者”五句:军之羽翼,朱墉《直解》曰:“羽翼者,军之有车,犹鸟之有羽翼,凭之而奋飞也。”朱墉引《大全》曰:“‘翼’犹言庇护也。古战法皆言平陆则用车,谓其止则为营,行则能治力也,而未及御敌之法。今言能陷坚阵、要强敌、遮走北,是能战能守,且保三军之无虞,皆自车得来。车战之法,可弗讲乎?”
[55]“骑者”五句:伺候,指侦察、突击部队。踵,跟随,这里是追击的意思。便寇,指流窜之敌。朱墉引《大全》曰:“伺候犹言探哨也,军中用以飞报敌情至神至速者。谓骑之功踵败军,谓追逐败军也;绝粮道,绝敌粮路也;击便寇,击便利之寇也,皆伺候之事也。”
[56]车骑不敌战,则一骑不能当步卒一人:意谓战车和骑兵没有被投放于合适的环境去作战,那么一个骑兵显示出的战斗力就连一个步兵都不如。朱墉引《大全》曰:“晁错曰:上下山坂,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如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坚甲利兵,什伍俱前,边外之兵弗能当也。下马地斗,剑戟相接,边外之兵弗能给也。材技各殊,风土亦异,顾用之何如耳。”
[57]易战:指在平坦之地作战。
[58]险战:指在险阻之地作战。
[59]车:底本原作“卒”,误。据《武经七书直解》本改。
[60]武兵:指最具威力的兵种。
【译文】
武王问太公道:“用战车与敌人的步兵交战,一辆战车相当于几个步兵?几个步兵相当于一辆战车?用骑兵与敌人的步兵交战,一个骑兵相当于几个步兵?几个步兵相当于一个骑兵?用战车与敌人的骑兵交战,一辆战车相当于几个骑兵?几个骑兵相当于一辆战车?”
太公答道:“战车是军队的翅膀,是用来攻克敌人坚固阵地、拦击强大敌人、阻断逃跑敌人的;骑兵在军中发挥侦察、突击作用,可用来追击逃敌、断绝粮道、打击流窜之敌。所以,如果战车和骑兵没有被投放于合适的环境去作战,那么一个骑兵显示出的战斗力就连一个步兵都不如。如果全军排好阵势,各兵种配合得当,那么在平坦地形作战的法则是:一辆战车相当于八十个步兵,八十个步兵相当于一辆战车。一个骑兵相当于八个步兵,八个步兵相当于一个骑兵。一辆战车相当于十个骑兵,十个骑兵相当于一辆战车。在险要地形作战的法则是:一辆战车相当于四十个步兵,四十个步兵相当于一辆战车。一个骑兵相当于四个步兵,四个步兵相当于一个骑兵。一辆战车相当于六个骑兵,六个骑兵相当于一辆战车。车兵与骑兵,是军队当中最具威力的兵种。十辆战车可以打败千人,百辆战车可以打败万人。十个骑兵可以打败一百个步兵,一百个骑兵可以打败一千个步兵,以上这些都是大概估摸出来的数字。”
武王曰:“车骑之吏数、陈法奈何?”
太公曰:“置车之吏数,五车一长,十车一吏,五十车一率[61],百车一将。易战之法,五车为列,相去四十步,左右十步,队间六十步。险战之法,车必循道,十车为聚[62],二十车为屯,前后相去二十步,左右六步,队间三十六步。五车一长。纵横相去二里,各返故道。置骑之吏数,五骑一长,十骑一吏,百骑一率,二百骑一将。易战之法,五骑为列,前后相去二十步,左右四步,队间五十步。险战者,前后相去十步,左右二步,队间二十五步。三十骑为一屯,六十骑为一辈。十骑一吏[63]。纵横相去百步,周环各复故处[64]。”
武王曰:“善哉[65]!”
【注释】
[61]率:同“帅”,主将,将领。
[62]聚:一种战斗编组单位。下文的“屯”、“辈”都是战斗编组单位。
[63]十骑一吏:《武经七书直解》本无此四字,疑为衍文。
[64]周环:周旋,这里是交战的意思。
[65]善哉:朱墉引《开宗》曰:“此言车骑与步卒相当及吏数、阵法,而险易之用各异,为主将者相其宜而参用之可也。”朱墉《全旨》曰:“此章见车、步、骑各有其地,各有其宜,用之当各得其当。吏数有多寡,行阵有疏密,皆为将者不可不详悉也。”“用车必识地形,用骑必知奇伏,用步必知变动。制既善,虽一骑足以当一车,十步足以当十骑,况不止一骑十步也。制不善,即百步不能当十骑,十骑不能当一车,况不有百步十骑也。可见古法在人,险战易战,当四当六,当八当十,原不必拘拘也。”
【译文】
武王问道:“战车与骑兵应该配置多少个军官?应该用什么样的作战方法?”
太公答道:“战车配置的军官数目是:五辆战车可设置一长,十辆战车可设置一吏,五十辆战车可设置一率,一百辆战车可设置一将。在平坦地形作战的法则是:五辆战车可编成一列,每车前后相距四十步,左右相距十步,每队战车相距六十步。在险要地形作战的法则是:每辆战车都必须沿着道路行进,十辆战车可编为一聚,二十辆战车可编为一屯,每辆战车前后相距二十步,左右相距六步,每队战车相隔三十六步。每五辆战车可设置一长。每队活动区域前后左右相隔为二里,战斗结束后各队返回原路。骑兵配置的军官数目是:五个骑兵设置一长,十个骑兵设置一吏,一百个骑兵设置一率,两百个骑兵设置一将。在平坦地形作战的法则是:五个骑兵编成一列,每个骑兵前后相距二十步,左右相距四步,每队相隔五十步。在险要地形作战的法则是:每个骑兵前后相距十步,左右相距两步,每队相隔二十五步。三十个骑兵可编为一屯,六十个骑兵可编为一辈。十个骑兵可设置一吏。作战时每个骑兵前后左右相隔为百步,战斗结束后各自返回原地。”
武王说:“您讲得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