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凡战:先则弊,后则慑(1)。息则怠,不息亦弊,息久亦反其慑(2)。
【注释】
(1)先则弊,后则慑:意谓如果行动比敌人早得多,就会使士卒疲惫;如果行动比敌人晚得多,就会导致士卒产生畏敌心理。施子美曰:“法曰:‘无为天下先。’战先人而动,徒自劳也。又曰:‘后至而趋战者劳。’后人而动必自惧也。善战者,后人发先人至,所以先立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斯可以战矣。此赵奢纵反间,而趋北山,秦人争之而不得,是也。”刘寅曰:“凡与人战,若先敌而动,则致疲弊而为敌所乘;后敌而动,则畏惧而为敌所欺。”朱墉引《通义》曰:“先举则疲于力而弊,后举则又夺于人而慑,然则先不可,后亦不可。”李零说:“‘先则弊’,先发起进攻容易士气衰竭。例如齐鲁长勺之战,齐人先发动进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鲁待其竭而后攻之,齐师败绩(见《左传》庄公十年)。‘后则慑’,后发起进攻容易心里受威胁。《左传》文公二十一年:‘《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意思是说先发制人有很大的心里威慑作用,后发制人要等待敌方士气衰竭,讲的是先进攻和后进攻的长处。这里所说则是其短处,二者可以对照参看。”
(2)“息则怠”三句:意谓士卒如果老想休息,就会有懈怠;士卒如果不注意休息,就会疲惫;如果休息时间过长,反而会产生畏敌心理。施子美曰:“常人之情倦劳则必息,息久则愈倦。《诗》曰:‘有苑者柳,不尚息焉。’是息者所以舒其劳,故战之法不可息。息则心必怠而不振,苟不息则亦大劳而弊,若息而久,不独怠也,不独弊也,勇敢之心丧,果毅之气衰,反为畏慑者矣。此荆军之三日三夜不顿舍而从李信,戒此者也。”刘寅曰:“若休息之,则怠心必生;若不休息之,其力亦致疲弊。休息若久,有畏慎之心。”朱墉引《通义》曰:“弊则息可也,而因生怠,怠则不息可也,而复归弊;弊又归息,息久又反慑。然则息不可;不息又不可,将何若而可乎?此其中有权存焉,难言也。”又引《开宗》曰:“此言临战先后休息之节。”朱墉《直解》曰:“专务休息则士卒必生怠心,久不休息则力亦疲敝。息久而不用之,则反生畏惧之心。情理之所必至也。”田旭东说:“首先是掌握自己军队对敌作战的运动能力和动作时机,若过早地先于敌而动,使我疲劳至极,反而失主动为被动;过迟于敌而动,则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地位,我之众士即易恐惧。所以,善战者,后人而发,先人而至,先立于不败之地,而不为敌之所败。此即《孙子·形篇》中的‘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的原则。‘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就是说不打无把握的仗,知己知彼,不打则已,打则必胜,而反对侥幸取胜的作战指导。对军队的休息与否,何时休息、休息时间长短诸问题也应掌握得恰到好处。长途行军或追击敌人,不休息,疲于奔命,军队必疲惫不堪,战斗力下降。然而休息过久则反怠倦而精神不振,勇敢之心丧、果毅之心衰,反而畏惧不前。作为指挥人员必须随时了解军队的动态和情绪,适时休整,做到劳逸结合,始终使部队保持旺盛的士气与良好的战斗力。”徐勇说:“兵家讲究‘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何时为最佳时机,至为重要。过早行动,使敌方得‘屯而伺之’之机,只会落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行动迟缓,错过战机,主动权便尽在敌方。战斗间稍事休息,也得把握好分寸,所谓‘息则怠,不息亦弊,息久亦反其慑’,指出了把握分寸的难度,反映了当时战场指挥艺术的精湛程度。”
【译文】
作战的原则是:如果行动比敌人早得多,就会使士卒疲惫;如果行动比敌人晚得多,就会导致士卒产生畏敌心理。士卒如果老想休息,就会有懈怠;士卒如果不注意休息,就会疲惫;如果休息时间过长,反而会产生畏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