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龙应台新作《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引多方争议

字数:1376

http://book.sina.com.cn 2009 年09 月17 日 10:00 东方早报

台湾作家龙应台

龙应台酝酿10 年,闭关1 年创作完成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上月底在台湾出版,目前已经成为台湾最畅销的图书之一。不过该书因为把台湾人描述成“失败者”的后代而在岛内饱受争议,与此同时台湾学者李展平日前指责龙应台引用其研究成果不当,有抄袭嫌隙。龙应台则通过龙应台文化基金会表示书中所引用的文献史料,均有注明资料来源,并委托律师处理本案。

台湾人是“失败者”后代?

因为龙应台在书中将台湾人描述成“失败者”后代,还在书中表示向“失败者”致敬,这一描述激怒了部分岛内群众,但龙应台解释,兵败迁台的国民党政府当然是失败者,他们在军事上失败了,他们在往后的60 年里才建立起宝贵的价值主流。在龙应台看来,“1949”对撤退来台的外省人以及曾经为日本打仗的台湾人来说,都是一次失败,因此多年来它是岛内不愿意面对的创伤。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以女孩“美君”在兵荒马乱中离开淳安家乡为起头,而“美君”原型就是龙应台的母亲;“龙应台”代表离乱中第一代出生在台湾的孩子。龙应台说,在写作一开始,她关注的是1949 年前后流离来台的那200 万人,但后来她发现自己对这块土地上原来已经存在的600 万人所知更少,他们甚至比外省老兵更弱势无声,因此这本书的后半段转向了那些老人的故事。

写作过程中,龙应台为搜集史料跑遍了三大洋五大洲,将那个时代生死契约式的流离经历写成这部书。

材料引用不当?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成为岛内各大书店畅销书,但日前台湾“历史馆”

台湾文献馆编纂李展平指出《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中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台籍日军的描写,部分引用他创作的《烽火岁月》、《前进婆罗洲》、《战火纹身的监视员》等三部著作,但均未加出处说明。李展平向台湾媒体表示,他之前花了五年时间,调查二战台籍日本军属出征南洋经历,走访各地尚存的台籍日本军属,甚至远赴婆罗洲做田野调查,然后陆续出版《烽火岁月》、《前进婆罗洲》及《战火纹身的监视员》三本书,以此还原当时台籍军属遭遇。

李展平介绍说,龙应台今年2 月通过跟他联络,希望他为她安排拜访军属,李展平立即答应要求。但当李展平收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时,他发现书中关于台籍军属的部分,不少内容和他的著作相同。李展平认为,龙应台将他的作品改写出版,却没注明出处。李展平向媒体指出了六处相似地方,例如书中关于辜文品当战俘监视员焚烧尸体的描述,龙应台写得犹如亲身采访过辜文品,但辜文品早在两年前过世,龙应台不可能采访到,这些内容是改写自他的《烽火岁月》。李展平还表示,书中关于军属因没食物,找“盐肤木”取盐、捞“水流苔”煮汤、剁尸体当燃料等,也都是他和当事人一问一答得来,再无其他文字记录,也可能被龙应台改写引用。

李展平说,他曾陪同龙访问曾在婆罗洲当监视员的柯景星,并介绍蔡新宗给龙,但龙应台只在书末批注中,提到两个部分系引用《前进婆罗洲》一书。“给我该有的位置,把我摆上去就好了。”他说,争的不是名利而是历史的解读权。李展平强调,龙应台新书没有标明材料出处,让别人误解是他抄袭龙应台文章。李展平还表示,他之前与龙应台联络,龙应台没响应,之后由其助理回函表示,在书末有两处批注,说明引用《前进婆罗洲》一书,并指“如果还有漏列,麻烦您来信指正”,他无法接受这不合理的要求。

对于新书引用材料不当的指责,龙应台通过龙应台文化基金会执行长李应平发表三点声明,她强调书中所引用的文献史料,均有注明资料来源,以昭公信。其次除参考前述史料文献,也亲自走访相关人士,因此书中所载均为当事人口述内容。李应平强调,龙应台治学严谨,相当尊重著作权。除了参考史料文献,龙应台还曾亲自走访相关人士,援引当事人口述内容。李应平说,龙应台是以“文学性手法”描叙,有其独特写作风格,凡是引用,她均已注明。目前她已委托律师处理本案,以示慎重。(石剑峰)

(编辑:刘良恒)


74、新书《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创作历程76、《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抢先试阅:住在一张地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