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读《大江大海一九四九》__桑竹

字数:1375

(2009-11-02)

文化视角

今天的世界,国家的界限模糊了,忠诚与否,也变成相对的,但正义二字,还有不可动摇的根基。如果正义与否的观念也抛弃了的话,那么还靠什么来判断是非,人的行为该依据什么准则?

桑竹

昨天特意去书城,买了龙应台的新书《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可是看了几章后意识到,这其实不是一本历史书,而是一本文学书。抱着了解历史的想法买这本书的人,会很失望。

在提供历史资料这方面,这本书没有什么新意。所有它叙述的,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事件。它的新意,在于为这些事件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故事,让灾难重新变得鲜血淋漓,惨不忍睹。

在处理历史事件和采访资料方面,作者显然不怎么严谨。举个例子:“抗日名将黄百韬的国军部队在十米宽的河边构筑了强大的防御工事,每一个碉堡都布满了机枪眼,对着河;民工就一波一波地冲向枪口,达达声中,死尸逐渐填满了河,后面的解放军就踩着尸体过河。“(223页)我很好奇,这一段记载,解放军逼着民工堵枪眼,踩着民工尸体过河的情节,作者是从哪里得来的?但这一段,作者没有说明任何出处,从上下文来看,这一段来自老兵林精武的回忆。但是,这明显有悖于解放军的政策,有悖于解放军受到民众拥护的实际情况。

是历史,还是文学?

作为读者,我们只能猜测,要么林精武回忆有误,误把兵当成民,要么林精武说的没错,真的发生过解放军把民工推到前线当炮灰的事。无论真实情况如何,严谨的历史学者,会对这种重大材料进行调查核对,而龙应台则信之不疑,大笔春秋,写进书里。

作者所采取的历史观听起来是很人道主义的,符合今天的主流价值。在书的结尾,作者说,她不在意国家、忠诚、背叛、胜利、失败、正义和不正义,她只在意被践踏,侮辱和伤害的人。但是,这样的主流价值观,也会带来新的问题:

她引述一段中文媒体对日本军队征用民夫和财产的评论:“日军征用苦力及一切物资数量巨大,可见日军对中国人的压榨是多么的残酷无情……”

再引用一段中文媒体报道解放军征用民工的话:“担架队有2970 名成员,1200 人没有棉裤,1390 人没有鞋子,但却在寒冬腊月中奔走在前线……”(225页)

接着评论说:“我怎么会不知道,历史本来就看是胜方还是败方在写,可是同样一件事情,两个截然相反的解释方法,你不得不去思索这其中的含义。”(227 页)

对于蔑视“国家”、“忠诚”、“正义”的人来说,她的确要思索一下,她得到的结论是成王败寇。

对于承认“国家”、“忠诚”,特别是“正义”的人来说,没什么可思索的:对闯进我家,杀我亲人,抢我财物的人,我就不应该,不愿意,不能够帮他;对于帮我打跑强盗的人,我就心甘情愿,豁出去了也要帮他。

今天的世界,国家的界限模糊了,忠诚与否,也变成相对的,但正义二字,还有不可动摇的根基。如果正义与否的观念也抛弃了的话,那么还靠什么来判断是非,人的行为该依据什么准则?

龙应台说,她要把年轻的读者“骗”进来,可能因为如此,这本书,有很多通俗小说的写作手法,比如:“我想跳下月台,站到那铁轨上,趴下来,耳朵贴着铁轨,听六十年前那列火车从时光遂道里渐渐行使过来,愈来愈近的声音。“(53页)

事实上,没有一个火车站会允许乘客如此行为。她趴下来听到的,是下一班火车的声音,六十年前的火车再也回不来了。我不知道这样的描写,能不能真的把年轻读者骗进来。对我这样不年轻的读者来说,一本讲述历史的书里,夹杂太多的飘渺抒情,是对历史感的破坏,如同吃饼咬到大沙粒,也有被骗的感觉。

这本书翻到最后,还有一段莫名其妙的话:“太多、太多的不公平,六十年来,没有一声‘对不起’。”(423页)

看看这一本书,从头到尾是血泪的控诉,一句轻描淡写的“对不起”就够了吗?可是,对不起之外,还能要求什么?我也替她为难。

这句对不起应该向谁要呢?共产党还是国民党?满洲人还是日本人?是什么让中国陷入无休止的战争?让人间处处悲剧?《大江大海》既不提出问题,也不回答问题。兴许是因为,这些不是“台湾人”关心的。

作者是永久居民,在本地零售业当业务经理


78、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__南宫世家80、向齐太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