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现了初级工业化
从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就开始学习西方,发展近代工业,但一直到解放前,中国工业仍然非常落后,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机器制造业,连一个螺丝钉也要从外国进口。在一般老百姓的语言里,日常生活中所有见到的工业品,前面都要加一个“洋”字。
新中国成立后,实现工业化成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的工业化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这种成就的取得,主要应归功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全国工业建设获得了快速发展。1949年中国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总值只有120亿元,1979年达到4892亿元,30年的积累相当于旧中国近百年积累的近40倍。随着工业新增固定资产的建设,工业生产也得到迅速发展。1952年工业生产总值为349亿元,1979年增至44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在27年间增长16.3倍,年均增长11.2%。 (10)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增长中,更可看出中国工业的发展速度。1949—1979年,中国发电量由43亿度增加到2820亿度,增加了65倍;原煤产量由0.32亿吨增加到6.35亿,增加近19倍;钢产量由15.8万吨增加到3448万吨,增加211倍;棉纱产量从32.7万吨增加到263.5万吨,增加七倍。 (11) 期间,许多产品产量在世界的位次发生了重大变化,如钢从第26位升至第五位,发电量从第25位升至第七位,原油从第27位升至第五位等。
1949—1978年间,中国工业建设的突出成就,还表现在一大批重点工程陆续建成投产后,形成了近35万家工矿企业,现代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其中,既包括旧中国所没有的传统的资本密集的基础产业,如矿山设备、冶金设备、电力设备、石油采炼设备、化工设备、精密机床、拖拉机、汽车、飞机、轮船等制造工业,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技术密集型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宇航工业,等等。随着部类的从无到有、技术的从低到高,整个工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0%提高到72.2%, (12) 变为世界第六大工业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化的目标。
下面,分别从工业化速度、重工业增长、工业化结构水平几个方面,进行国际比较,进一步分析中国前30年工业化的业绩。
1.工业化速度
二战后至1970年代前是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1953—1978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日本10.9%,联邦德国5.7%,法国5.2%,美国4.0%,英国2.5%。与之比较,中国同期工业生产的年均增长率是11.2%,比西方国家的速度都高。从单项钢产量的变化看,中国从1949年的15.8万吨增加到1979年的3448万吨,花了30年时间,而类似任务的完成,美国用了40年(1872年的14.5万吨到1912年3195万吨),日本用了53年(1910年的16.8万吨到1963年的3150万吨),英国用了120多年(1860年为15万吨,1982年为3000万吨)。此外,经济学家一般用制造业的份额每十年平均增加的百分点数来衡量工业化进展的速度,称之为工业化率。根据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对20世纪50年代后几十个准工业化国家的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从19%增加到36%,人均收入从280美元增加到2100美元,这一过程需要50年;期间,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6.2%,人均收入年递增3.9%,工业化率大致为3.2%。1952—1976年,中国工业净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19.52%增加到45.57%,工业净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从34.38%提高到60.33%。这两个指标平均每十年增加的百分点,分别为10.85%和10.81%,远远高于钱纳里准工业国家标准型式中平均3.2%的工业化率。这充分表明,中国工业化的推进是相当迅速的。
2.重工业的增长
重工业的优先增长是中国工业化积极进取最突出的表现。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工业增长的速率分布明显偏向重工业。这可以从重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重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轻重工业增长指数等指标的比较中得以清楚反映。1952—1979年,重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5.3%提高到41.3%,平均每十年增加十个百分点;重工业的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从35.3%提高到56.3%。平均每十年增加八个百分点(见表7-2)。工业结构向重工业的过度倾斜后来也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失衡问题,因而后来也产生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这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
表7-2 中国重工业的优先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3)》第20、22、23页相关数据推算。
3.工业化结构水平的国际比较
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中国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的比重已达47%—48%。这一结构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也高于人均收入水平相当的大国的水平。按世界银行对1980—1981年大国标准结构水平的估算,中国这一时期的工业化的结构水平已相当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0—1000美元的国际平均水平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美元的大国平均水平(见表7-3)。
表7-3 1980年代初工业结构的国际比较(占GDP的%)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报告(1982)》。
中国工业化推进的速率较快,重工业优先增长,以及产业结构向工业和制造业的迅速倾斜,所有这些均表明中国工业化进程具有显著成效,国家制定的积极工业化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时代中国工业化的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由此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美国著名中共党史研究专家莫里斯·迈斯纳评价说:“毛泽东时代远非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的主要的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 (13)
一位专门研究大国盛衰问题的学者曾指出:1953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仅占2.3%,整个工业潜力仅为英国1900年水平的70%。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的1957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翻了一番。尽管“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减缓了经济发展,但到1980年中国的钢产量已达3700万吨,远远超过英国和法国的产量。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也由1973年的3.9%上升1980年的5.0%,接近联邦德国的水平。 (14) 关于中国工业主要产品位次的变化情况,详见表7-4。
表7-4 中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的变化
注:(1)1950年数字;(2)1960年数字。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年鉴(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