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匹配:舒适区边缘,适用于万物的方法论
我在前一章描述的深度沉浸其实并非刻意练习的真正核心,其真正核心在于难易匹配上。
“匹配”这个关键词很可能被大众忽略了,但稍加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只要掌握了匹配原则,我们就可以掌握一个适用于万物的方法论。这么说还真不是夸张,因为匹配原则的适用范围实在太广了。
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就在我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碰巧读者“Amy曹”跟我分享了她的几点体会,我一看内容就会心地笑了,因为她的体会正好印证了“匹配”这个关键词,所以我们不妨从她的故事开始。
第一件事说的是跑步,她说:“之前我要求自己每天跑步1小时,靠意志力,我坚持了蛮长一段时间,但是最后还是中断了。最近我调整了跑步的时间,改为每次30分钟,最好不要少于一周4次。调整以后发现,我可以不用太靠意志力去做这件事,而且会主动想办法坚持,并且跑完后会很放松,不像之前那样连续跑1小时会很累、很难受。我真的能感觉到现在这种‘主动做’和原先那种‘靠意志力做’完全不一样。”
第二件事说的是学英语,她说:“原来每天学习1小时我会烦躁,但现在改为每天学习30分钟,时间一到就不学了。这样,我反而可以坚持每天学,不厌倦。”
最后她总结道:“找一个自己能坚持做下去的方式,比单纯按照标准化的时间和方式做更重要。以前一直以为多花时间才能学好、才能达到效果,其实那是因为自己急于求成,想要快速见效,这样反而不容易坚持。现在降低了难度和标准,自己的行动力反而能持续增强,虽然达到目标所需的时间可能会变长,但是我相信这样的坚持最终可以产生复利效应。”
不知道你看了“Amy曹”的故事后有何感想?在我看来,她最可贵的地方在于能够主动降低学习的强度和难度,使自己处在最佳承受范围,既保留了学习的成就感,也保证了学习的挑战性。
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做法是反直觉的,因为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的时候,通常都会告诉自己要很努力、很拼,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很高的标准,还会经常给自己“打鸡血”,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这是我们默认的思考模式,只是默认的不代表就是科学的。那么科学的模式是什么呢?
回忆图1-4的内容,它告诉我们,最佳的学习区域在拉伸区内、舒适区边缘,在这个区域,我们既有成就又有挑战,进步最快。事实上,它就是难易匹配的意思: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难易适中的地带才是学习的心流通道。
“Amy曹”一开始就处在困难区。由于想快速看到改变,她制订了远超自身水平的学习、训练计划,结果因体验太痛苦而中途放弃,这非常像我们常见的激励模式。很多缺少经历的年轻人都是这样的,总想同时实现太多、太大的目标,还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于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推到了困难区内。他们总是兴冲冲地开始,热火朝天地做上几天,然后很快就没劲了——做事情半途而废就是这个原因。
当然,匹配原则不只适用于学习这一领域,在我能观察到的任何领域,几乎都遵循这个规律。
比如健身,我们每次推举受力的时候其实都是肌肉撕裂的过程,这种轻微的撕裂会让人产生酸痛感但不会造成伤害,经过休息和营养补充,肌肉就会开始修复,修复过后会变得更强壮,所以每次教练让我们再坚持一下,做到力竭,就是在逼迫我们走出肌肉的舒适区到拉伸区。
其他运动也是如此,比如很多人都想通过跑步来减肥,但有的人很刻苦,上来就猛冲,以为那种痛苦感就是努力的证据,其实不然,专业教练给出的方法看上去更像是一种偷懒的做法。比如教练会建议你先慢跑,到稍微气喘的时候就改为快走,等气匀了再改为慢跑,如此反复,运动半个小时。因为就减肥而言,有氧运动前20分钟消耗的主要是身体里的糖,30分钟之后消耗脂肪的比例才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所以我们只需每次到舒适区的边缘坚持一下,然后回到舒适区停留一下,调整好了再到舒适区边缘……如此反复。在接下来的10~15分钟,如果体力允许,就尽量快跑,或者强度至少比前30分钟再大一点,以便消耗更多的脂肪,因为此时身体已经适应了一定的强度,可以离舒适区边缘再远一些。
再说阅读。很多人喜欢向能人索要书单,认为能人们推荐的书肯定很好。他们按照书单兴冲冲地买一大堆回家,读的时候才发现那些书根本没能人们说的那么好,有些书晦涩、难懂、根本读不下去,没过几天,他们的兴趣就消失了。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同,同样一本书,能人们读起来可能刚好在拉伸区,但我们读起来则在困难区。所以,这个时候,不妨先把这本书放一放,去看那些自己感兴趣、又刚好能读懂的书,让兴趣、难度、需求同时匹配到舒适区边缘,这样的书肯定会让你读得津津有味。
再说说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想要奋起直追,想到的第一件事往往是努力比拼,于是他们也和成绩好的同学一样去做那些比较难的题目,结果人家学得挺轻松,自己却学得很痛苦,差距越拉越大。因为学习同样的内容,成绩好的同学可能刚好在拉伸区,但自己可能在困难区。此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沉住气,主动降低学习难度。
知道了这个原理以后,我们就应该花大量的时间去梳理哪些内容处在自己的拉伸区,即梳理那些“会做但特别容易错或不会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的内容,然后在这个区域内努力。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那就应该花大量的时间探寻孩子的拉伸区,然后指导他们在舒适区的边缘努力,而不是看到孩子考不好就一味冲着他们发脾气,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对标优等生,给孩子加学习量、加难度,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
另外,很多人说自己学习时经常分心走神、不够专注,其实原因也是一样的,因为他们可能并没有刻意关注自己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调整学习的快慢节奏。我的朋友宋鼎华是一名高级工程师,平日里大家都叫他“宋兄”,他的孩子正在读高中,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可贵的是孩子从来不上课外兴趣班,学习之余还有不少玩游戏的时间,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在一次聚会中,我正好与宋兄临座,于是试探地问:“你在孩子的学习上有没有采取什么特别的方法?”没想到他干脆地说:“有的!”我竖起耳朵继续听,他说:“就两条,一是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家庭作业;二是有问题只找主观原因。”
我听后有些发懵,心想:这就是所谓学霸的秘密吗?尤其是第一条,我竟然抓不到要领。后来才明白,“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家庭作业”就是让孩子保持合适的学习节奏。因为大多数孩子在家里写作业的时候都会因缺少限制而漫不经心,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喝水,遇到不会的就卡在原地发呆或马上求助,这种状态看起来像一直在学习,实际上是在舒适区内磨洋工,不仅效率低,还特别容易出错。而要求像考试一样,他们就必须逼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做最多的题,并且还要做正确,于是他们不自觉地把自己推到了舒适区的边缘。在这种状态下,孩子必然会极度专注,学习效率和成绩自然会提升。
距离太远的,我们都把握不住
面对上述需要努力的事情,我们需要游走在舒适区边缘,那么,面对那些不需要努力,甚至是令人享受的事物时,我们又该如何呢?比如突然有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我想很多人肯定希望时间和金钱越多越好,不过我劝你一定要谨慎,因为距离我们太远的事物,我们通常无法把握,无论它们是令人痛苦的还是令人享受的。
2019年暑假,一位年轻的老师在向我提问的时候说:“别人羡慕我有寒暑假,但我一点也不喜欢,因为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掌控这些大量的空余时间。不仅计划一个没实现,连作息时间也乱作一团。可以说,我对假期简直一点控制力都没有。”
很多学生也经常给我留言,说上了大学之后,一下子没有了高三时的那种紧张感,虽然刚开学的时候还算自律,但很快就开始变得懒散,宅在寝室里打游戏、刷抖音,无法专心学习,尤其是独处、时间由自己支配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选择最舒适的娱乐活动。这其实就是自由时间超出了自己的掌控——他们失控了。
千万不要认为没有管束的生活很美好,一旦进入完全自由的时间,虽然开始会很舒服,但很快,我们就会迷失在众多选项中——做这个也行,做那个也行。做选择是一件极为耗能的事情,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清醒和定力,绝大多数人最终都会被强大的天性支配,去选择娱乐消遣。在有约束的环境下我们反而效率更高,生活更充实。
至于突然获得巨额财富这种事,估计大多数人都很难有这样的运气,不过我们可以看看别人的经历。2002年,英国男子卡罗尔中了970万英镑奖金,一夜之间从垃圾工成了超级富翁,然后他开始买豪宅、买名车、吸毒、赌博,7年后,其财富被挥霍一空,妻子离他而去,他不得不重做苦力,靠救济金生活;2006年,英国女子温迪·格雷厄姆中了100万英镑奖金,结果奖金在一年内被花光,该女子沦为穷光蛋。据统计,在美国,每年彩票中奖者的破产率高达75%。以此为戒,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认真审视自己控制欲望的能力,不要让悲剧发生。
理想的状态是持续获取与自己当前能力相匹配的财富或自由。这一点,做父母的应该有所启示:我们要关注孩子当前对自由、财富的掌控程度,在适当的时候适当放权或鼓励,这样的父母才是真正明智的。那些溺爱孩子的父母,往往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很大的决策权,让他们自己决定吃什么、玩什么、做什么,但孩子根本没有相应的掌控能力,最后变成了自以为是、自私自利的人,造成这些后果的原因正是我们缺少对匹配这个概念的认识。
人们常说底层概念、底层规律,那到底什么是底层呢?在我眼中,能解释的现象越多,这个概念就越底层。所以你掌握了匹配原则之后,就可以自己解释其他事情了,比如有人问你:“练习写作是日更好还是周更好?”你可以这样回答:“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关键是你有没有让自己处在舒适区的边缘进行练习。如果输出的东西都是在舒适区随便写写的,那写再多也没用。”这样的回答既能给出开放的答案,又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从这个底层概念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不管做什么,不管当前做得怎么样,只要让自己处在舒适区的边缘持续练习,你的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拉伸区也就会不断扩展,原先的困难区也会慢慢变成拉伸区,甚至是舒适区,所以成长是必然的。
同时,我们也可以肯定:速成是不可能的。因为能力圈只能一点一点扩大,所以只要我们遵循匹配规律,不断在舒适区边缘拓展自己,同时愿意和时间做朋友,那么我们注定可以持续成长,重塑自己。
一切为了匹配
刻意练习的四要素看上去各自独立,实际上环环相扣、互连互通,而且它们最终都指向匹配。
先说第一个要素“目标”,它能帮我们解决行动力中的大问题。比如,我们每次行动遇阻时都会一筹莫展,但只要细想就能发现,不管你遇到的是什么问题,其根源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这个问题太大、太模糊。
所以,你只要拆解目标——把大目标拆分为小目标,任务就会立即从困难区转移到拉伸区,这样你就愿意行动了。不信的话,你可以细心观察一下,几乎所有的行动达人都是拆解任务的高手。
掌握了这个原理,我们就能推导出从舒适区到拉伸区的策略:提炼目标。在舒适区内行动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动脑筋地重复,这种状态下,人们凭习惯和感觉做事,没有特别需要关注的东西,所以学习的时候分心走神,跑步的时候分心走神,睡觉的时候也分心走神,这样,做什么事都不会有太大的长进。
在拉伸区练习的一大特点就是要有关注点。关注点越多、越细致,我们的注意力就越集中,提升的效果就越明显,因此,跳出舒适区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发现和收集那些要点,也就是每次行动的小目标。比如练习弹钢琴的时候,不是一遍一遍地重复,而是只练出错最多的地方;比如背单词的时候,不是一遍一遍地重复,而是看完之后合上书进行自我测试,把出错的单词找出来,然后不停地重复记这些出错的单词,直到全部掌握。
目标清晰了之后,“极度专注”也自然能做到了,然后通过自我测试、反思、错题本这些方式获得反馈,这样做能不断优化自己关注的要点和小目标。
学习不只是一味地努力,成长也不只需要“打鸡血”、拼意志力。只要站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往外走,同时和时间做朋友,你肯定会在不经意间发生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