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体系:建立个人认知体系其实很简单

字数:4124

如何判定一个人是否厉害?

要是一个人拥有的知识体系可以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那他必定是个厉害的人。

比如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投资思想家查理·芒格,据说他有数百个思维模型可以应对投资判断中的各种问题;再比如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他的知识体系中包含500多条生活和工作的原则,最终写成的《原则》一书也有500多页;当然,很多知名高管、政界翘楚、图书作者、超级学霸,等等,都在此列。那些知识体系正是他们的制胜法宝,如果我们能借用他们的知识体系,是不是也能快速提升呢?

这真是个好思路。

于是,学习高手们的知识体系成了时下流行的学习方式:一些人热衷于谈概念,张口闭口就是某某模型,好像知道了这些就拥有了完整的知识体系;一些人相对勤奋,他们看书、画思维导图,为自己能整理出一个“完美”的结构框架而欣喜不已;一些人博采众长,对别人的知识体系如数家珍,甚至还能互相整合,感觉自己看穿了一切。

只是美好归美好,现实归现实。折腾了一番之后,他们发现自己还是问题重重,少有长进,除了知道,一切照旧,最后只得把原因归结于此:建立知识体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自己现在的积累还不够,等学会更多知识以后再来尝试……

事实上,建立个人知识体系真的很简单,简单到你可能不相信,但等我说出来之后,你就知道我不是在吹牛。毕竟这背后不仅有严谨的科学作支撑,还有我自己实践的呈现。现在,让我们一起搓搓期待的小手,开启不一样的个人知识体系打造之旅吧。

知识与认知的区别

如果你仔细看过这一节的标题,会发现我写的其实不是“知识体系”,而是“认知体系”。“知识”和“认知”在我眼里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如何表达呢?我想借用万维钢老师的一段话。

考试得了高分,不叫有知识;茶余饭后能高谈阔论,这也不叫有知识。这些场合下,知识虽然有用,但是这些知识都不太牵扯到具体的得失,所以只是智力游戏。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而错误的判断又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时,你要是能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一个主意,这才算是真有知识。请注意,这不是在说,实用的知识才是知识,而是在说,只有当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你的知识。

这段解释深深地打动了我,因为它打破了人们对于知识的固有观念。在很多人(包括我自已)以前的观念里,知识就是书本上的概念、公式、原理、案例、道理,等等,它们都是有体系的。那个时候,我们至少坚信两件事:一是学术上的知识体系是确定的、通用的,是可供所有人学习和参照的;二是学霸或名师必然掌握了知识体系或知识框架,看到了知识的全景,所以才能游刃有余,因此参照他们的知识体系就是走捷径。这两种观点在求学阶段几乎没有什么可反驳的,以致人们形成了思维惯性,在探索个人知识体系的时候,也不假思索地延续了这种观念:找一个最权威、最确定的认知体系去学习和照搬就好了。

如果有这种想法,就说明我们把“知识”和“认知”混淆了,这直接导致很多人以“寻找最优认知体系并全盘学习”为标准,忽略了他人的认知体系与自身实际需求的差异,因为个人成长的目的已经不是“知道和理解”了,而是“判断与选择”。正如万维钢所言,真正的知识不是你知道了它,而是能运用它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点正是“学术知识体系”和“个人知识体系”的重要区别。

所以在个人成长领域,没有最优、最确定、最权威的认知体系,只有最适合我们当前状态的认知体系。换句话说,知识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认知能力,而认知能力必然包含有效的知识。这部分有效的知识是能帮助我们判断、选择、行动、改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也是本节要重点阐述的。为了避免混淆,下面我会使用“认知体系”来指代“知识体系”。

只学让自己触动的

初学者迫切希望拥有自己的认知体系,是因为自己手中只有碎片化信息,难以整合以应对复杂的情况。在没有觉知的情况下,他们很容易把“学习知识”和“学习认知”混淆,用掌握学术知识的方法去对待别人的认知体系,所以不禁沉迷于全面掌握和全盘照搬他人的体系,甚至感觉如果没有完全掌握对方的认知体系,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有这种想法和担忧的人不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非常在意形式上的完整。比如很多读者和我探讨读书方法的时候都会说,自己每读完一本书,都要系统地梳理作者的知识框架,写读书笔记,摘录精华,还要画出思维导图,似乎只有这样做才意味着自己认真读完了一本书,然后他们问我:“你平时用什么思维导图工具?”

这时我往往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我读书从来不画思维导图,也不会刻意梳理作者的知识框架。在阅读时,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寻找触动点。我会在触动自己的地方做标记,在空白处写下大量能联想到的思考,书读完之后,我会放上几天,然后问自己:“这本书最触动自己的是哪个点?”这个点可以是一个理论、一个案例,甚至是一句话,只要它真正触动我,并能让我发生真实的改变,我就认为这本书超值了,至于其他,忘记就忘记了,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惜。而作者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又与我何干呢?

很多人得知我的读书方法后都很惊讶,觉得这种方法很不靠谱、很浪费:明明有完整的体系可以参考,偏偏只拾取一块或几块碎片,这不是舍近求远吗?难道我是在骗他们?如果你有这种想法还请少安毋躁,因为这个方法是有科学依据的。

根据能力圈法则可知,人的能力是无法跳跃发展的,只能在现有基础上一点一点向外扩展,而扩展的最佳区域就在舒适区边缘。

认知也是一种能力,同样遵循这个原理:处于认知圈边缘的知识与我们的实际需求贴合得最紧密,因此也更容易让我们产生触动,进而与现有的知识进行关联。而他人认知体系中的很多知识,纵使再有道理,如果距离我们的认知或需求太远,就相当于处在了学习的困难区(见图5-4)。

图5-4 在认知圈边缘扩展最有效

所以,除非对方的认知体系刚好和自己的认知圈比较匹配,否则痴迷于全盘接受,学习效果有限,还很浪费时间(见图5-5)。

图5-5 全盘照搬往往不合身

想想看,你看过的那些书、做过的那些笔记和思维导图,有多少你还记得?大部分都模糊了吧?如果再问自己:这些知识中哪些是平时能真正运用的呢?答案或许更少。

我们不需要全盘掌握他人的知识体系,只需要掌握那些最能触动自己、离自己需求最近的知识(见图5-6)。

图5-6 建立认知体系,关联各家的“触动碎片”

“触动碎片”能够与自身紧密结合,慢慢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最终织出一张属于自己的认知网络。

体系的本质就是用独特的视角将一些零散的、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整合为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再走近一点观察,就会发现每个人的认知体系都是不同的,高手们也是根据自己的关注点,不断收集该领域内触动自己的信息,然后加工整合,形成独特的认知体系。所以,我们也要尝试建立独一无二的认知体系。

这就是搭建个人认知体系的真相: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想通了这些,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读了一些优质书、报了一些高端课,自己却无法发生想象中的巨变?因为那些书的目录、那些课程的大纲,虽然洋溢着体系的香味,但它们可能与自己的认知和需求贴合得并不紧密,学了也用不起来。明白了这些,我们就不会被各类体系所迷惑,不会因读完一本书而没有全部记住书中内容而内疚自责。

随着我们自身认知体系的不断完善,原来距离我们较远的知识就会相对变近,于是又能触动我们,所以暂时放弃一些知识并不可怕,只要持续学习,我们不会损失什么。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已经能打破形式,从万事万物中学习了——只要学的东西是能触动自己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不管是读书、上课,还是自我反思或与人交谈,都是贴近自己的成长方式。这样成长不仅高效,而且非常“接地气”,甚至能消除学习的焦虑。

有了触动,学习的机会就来了!

触动是最好的筛选器

我们潜意识的感性能力完全可以作为学习的筛选器——通过情绪触动,识别与自身需求结合最紧密的内容。紧紧地抓住这些内容就可以让自己处在舒适区的边缘,高效学习、快速提升。

截至目前,似乎还没有人归纳过这种方法,所以我把它命名为“触动学习法”。通过运用“触动学习法”,我也得到了莫大的好处,用它来读书、反思、建立个人认知体系,效果非常显著。

我建议每一个想成长的人都去进行每日反思,因为它可以提高自己对生活细节的感知能力,不会让日子像流水一样哗哗流过而什么都没留下。不过,和一般的日志不同,每日反思不是记流水账,而是留意每天最触动自己的那件事,不管是好的启发还是坏的体验,都写下来复盘,写得越细越好。一个触动点若是能转化成一个认知晶体,我们的生命质量和密度将远远超过那些不反思的人。面对生活中信息的滚滚洪流,触动真是最好的筛选器,它能让我们免受洪流的冲击,从容而体面地行走在人间。

仅仅触动还不够

不是所有的触动都是有效的。就像你曾经看过很多好文章,当时被触动得一塌糊涂,还把它们放进了收藏夹,但一段时间之后,你就再也记不起来了。如果让你在一本书上画出令自己触动的地方,纸页上可能会有很多横线,但显然这些内容不能全部为你所用。触动了却用不了,这就好像在医药箱里备了创可贴,可真到划破手指的时候却又想不起来用,这和没触动又有什么区别呢?

确实没区别,因为它们只是“伪触动”。我们看看图5-7就明白其中的缘由了。

图5-7 产生“触动”不意味着“连接”紧密

当一个新知识靠近我们认知圈边缘的时候,触动产生了,但触动产生并不意味着连接紧密。如果不及时强化,新的触动点很可能停留一段时间之后就又“飞走了”。为了留住它,让它成为自己体系的一部分,就得想办法和它发生关系,产生连接。这种连接越多越好,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见图5-8)。

图5-8 有效关联新知识的三个方面

一是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释新知识,这会促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做出反应。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把一个知识、一个道理、一件事情说清楚,让外行人也能听懂,那么这些知识、道理、事情十有八九会成为自己的一部分。经常输出的人往往成长得很快,因为他们总是不断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连接。

二是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提取知识,提取不出来的知识就是伪触动。比如我经常听罗振宇的60秒语音分享,但我在写作时,能从那些60秒语音分享中提取出来的观点只占少数,大多数观点都被我忘了。偶尔回头再看那些观点,我会感叹:这些知识很有道理啊,但我怎么就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呢?像这种当时很受触动,但需要用的时候完全想不起来的知识,就是“伪触动”。说明它们离我们的真实需求很远,所以放弃也罢。

如果你在读书、写作、交谈的时候想到了一个观点,哪怕你记不清具体的内容,只有一条微弱的线索,你也要极端重视这些内容,因为那些能在需要的时候被提取的知识,是与你真正产生触动的知识,你们之间宝贵的连接还在,所以要想办法主动关联和强化。

很多人读书的时候往往只关注自己是否理解了书中的内容,却经常忽视头脑中冒出的想法。其实这些想法是非常珍贵的,放过了它们,我们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是在生活中能够经常练习或使用这些知识,因为实践是产生强关联的终极方法。学习不是为了知道,而是为了发生真实的改变。当你运用那些知识践行那些道理时,相关细节就会源源不断地显现在你的视野里。到那时,你不仅能成为认知上的强者,也会成为行动上的巨人。

最终,你会明白,所谓的学习成长,诸如阅读、写作、反思、培养习惯、练习技能、建立认知体系,等等,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向外扩展。

想通了这一点后,一切就都简单了!


第三节 关联:高手的“暗箱”第五节 打卡:莫迷恋打卡,打卡打不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