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原创观点

字数:731

如果不能建立自己的原创观点,就无法称之为“100分的学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亦被称为“认知理论之父”。1977年,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用来解释人们在特殊的情景下产生某种动机的原因。这个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一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的能力总是会有一个主观评估。这个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他接下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也就是影响他的“行为动机”。

比如,当你学习英语到一定的阶段时,你对自己的学习成果一定会有一次自我评估:“我记住了多少单词?我能听懂口语对话吗?考试的成绩是否令我满意?与别人进行英语交流的效果如何?我能学好英语吗?”如果这个评估是正面的,种种迹象显示你非常适合学习英语,你继续学习的动力将更加强烈,英语成绩也会更好;但如果评估是负面的,你感觉自己的英语水平很拙劣,怎么学都赶不上别人,这时就会产生一种“我不适合学习英语”的悲观情绪,有很大的可能会放弃学习。

这就是“自我效能理论”的重要意义。假如你能积极地评估自己的学习效能,深入持续地学习下去,就可以逐步地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的“原创观点”。这正是我希望看到的。班杜拉认为,想对知识建立原创观点,除了直接学习书本上的内容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我们要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去进行间接的学习。

人类最重要的知识大部分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

善于观察世界的10%人贡献了我们所学知识的90%。

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观察学习”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概念也被称为“替代性学习”(vicarious learning)。即:

通过对学习对象的行为、表征、演化和结果等进行观察,搜集信息,获取宝贵的要素,再演绎出新的知识。这一观点与费曼的思路不谋而合。在费曼看来,所有的事物都是我们的观察对象,这是一个自由定义。物理学、化学、数学、英语、工程学、电子学,乃至未来的科学,从观察中我们都能获得某些新的创造,覆盖旧的知识,为学术研究、社会生活等提供更有依据的标准。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观察学习中我们要建立自己原创的观点。


第二十三章 第三次复述形成有影响力的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