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寻找反证

字数:1116

我们在对学习的成果进行回顾和反思时,“寻找反证”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即:我学到的概念是否科学?我学到的理论是否实用?我学到的观点是否正确?我学到的论证是否严谨?以上内容能否从其他地方找到相反的“证据”推翻它们?

寻找反证的过程就是有目的地反思。反思不同于回顾和总结。因为回顾和总结是对学习的结果进行温习与提炼,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估,反思则是对学习的质量进行解构,保证自己学到的是正确的知识。

第一,反思能够帮助我们发现知识本身存在的误区。

第一个作用很好理解,我所有的学生都能提到通过必要和及时的反思在学习中可以发现一些论证不严谨的知识和自己理解有误之处。读完一本书,学到一门知识或技能后,不要着急去实践和应用,先对所学的内容从头梳理一遍,进行对比验证,或者寻找相反的证据,看能否推翻这些知识。一旦发现与事实存在出入,就能以此为突破口,加深对正确知识的理解。

我们日常中很多的决定是依靠大脑的直觉做出来的,学习时也时常地依靠于习惯,即基于我们平时累积的经验或本能反应。但是,没有任何经验是完全可靠的。所以对知识进行反思,从不同的角度反复推敲,也是在反思我们平常积累的经验和过去的知识体系是否存在误区,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弥补这些缺口。

第二,反思能促进我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知识。

例如,在培训课上你学习了提高工作效能的知识,专家图文并茂地教给你十种习惯和五种思维模式,和你向来遵循的习惯与思考的方式不同,这就产生了新的知识。怎样让这些新的知识经得起事实的验证,进而帮助到你的工作呢?就要一边每天努力地践行,一边琢磨这些方法在实践中是否有效。拥有了深度反思的能力,便能够每天把新的要求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对比,逐步地改进和成长。如果不懂得深度反思,大概率学了就忘,即使讲给别人听时头头是道,你也很难把它们应用到自己的身上。对于后者,我们可称之为“口头上的进步”——

谈起一件事时出口成章,信息丰富,见识很高,一听就是很有水平的人。人们在和他的交谈中受益匪浅,对他很尊敬。但亲自动手做起来时,他往往表现得一塌糊涂,让人大跌眼镜。

所以真正的反思必须结合行动,要在学以致用的环节实现对知识的检查,督促我们去将经得起事实检验的知识运用起来,转化为我们的思维成果,内化为我们的实际能力。在反思时,可以通过联想,将生活中其他的经验、经历与知识相联结,发现它们的关系,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过去的表现,这就能够把自己已有的知识重新组织,产生新的知识。

正像费曼在加州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的:“人和人之间的知识差距不是来自学习的资历、年龄甚至也并非源于做实验的次数,而是取决于对知识的反思、总结和升华的能力。”在学习中若能持续地反思,将给我们带来强大的竞争力。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使我们更透彻地理解和更准确地掌握学习的对象。

重视否定式证据

当知识卡壳:回到理解不清的地方,找出薄弱环节

争议是深度学习的切入点

没有“最可靠”的结论

和已有的知识建立多角度的类比关系


回归知识的本质重视否定式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