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368期:陈独秀的六点建议对当代青年的意义

字数:7992

2021年12月19日睡前消息文字版第368期

【睡前消息368期文稿】寻找初心,新青年的“6+1”攻略

大家好!很高兴第三次参加答案年终秀,感谢各位在场或者在线的观众支持,我尤其要先感谢下我在观察者网中我和观视频的老同事,他们的疫情压力下为这场年终秀做了软硬件各方面的完善准备,为我们准备了交流思想的空间。今天的演讲虽然是我个人上台,但背后还是团队工作的结果。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新青年新精神”,正好今年是建党百年,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到处都有不忘初心的口号,所以今天我也来一个 探索初心,回到上世纪初,我们去回顾一下改变了整个国家的《新青年》杂志。

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创办的,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陈独秀最主要的身份是北大的文科学长,中共第一任总书记,但早在接触马克思主义之前,陈独秀已经是中国一个重要政治人物了。他1879年出生,25岁就在上海制造军火准备造反,26岁那一年他回到安徽和柏文蔚一起在关帝庙成立了一个反清组织叫岳王会,陈独秀自己当会长。1908年那一年光绪皇帝和慈禧一起死了这个岳王王会组织了1000多新军反清,规模相当不小,只是运气不如三年之后的武昌起义,关键时刻这个长江上的海军本来是答应配合他们的,结果支持了清朝,安庆起义最终被震压了。到了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柏文蔚就是刚才说陈独秀在岳王会这个同事,当了安徽的都督兼民政长,同时他也是孙中山这点兵力最强的将军,32岁这年陈独秀当了省政府秘书长,相当于现在的常务副省长吧,第二年陈独秀讨伐袁世凯失败,暂时离开政治圈,他再出现的历史书上就是办了这个《新青年》杂志。1915年刚刚开始办杂志的时候陈独秀和胡适曾经有一个约定,说20年不谈政治,但是到了1918年11月《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的文章《遮民的胜利》,直接导致毛泽东转向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出现了急速向政治话题转向的趋势。

1919年5月,新青年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20年不参政治这个约定不到三年就被陈独秀自己打破了。

站在2021年的今天回顾历史《新青年》杂志的三年转型期非常重要,之后30年的中国革命,接下来72年的新中国社会变迁,源头都在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共同参与的这份内容急转弯。

但是如果我们回顾新青年杂志的发刊词,就能发现新青年杂志的转型并不偶然,陈独秀他作为政治界的实战派,凭借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从第一期开始就下意识选择了接近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立场,所以才能快速接受俄国革命的思想,规划新中国的解放道路。

接下来我们一起不忘初心,回顾一下《新青年》的发刊词《敬告青年》。

陈独秀这篇文章内容接近4000字,分成六个小标题:

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实力的,而非虚文的;

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这每一张内容在当代都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第一条,自主的,非努力的。

听起来似乎是个废话,因为现代社会搞奴隶制成本是很高的,所以我需要读一下陈独秀的原文:“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陈独秀连收了四个解放,后来我们就用解放前和解放后来区分中国历史阶段。

这段话的意思是,制度、思想和经济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也是广义的奴隶制。然后陈独秀说,解放的前提是有独立人格,传统社会的贵族和奴隶,道德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用奴隶道德评判自己还过得不错,那就是丧失了独立人格,不带锁链你也是奴隶。陈独秀在写这道话的时候,他一定想起了当年自己,想起了自己从考秀才到造反的思想变化。2021年了,这现在这个世界依然有人需要打破现实的奴役,比如说今年缅甸和斯威士兰都有反对国王和军阀的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看起来也差不多,刚刚死掉那个全斗焕让很多人想起了80年代的光州事件。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摆脱陈独秀所说的奴隶地位,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拿起唯物主义的武器,发现自己身边的每一种意识情态,用利益关系来分析它。

比如说大家常用app小红书刚刚拿到了新一轮投资,估值200亿美元,他在手机应用市场的宣传词是,3亿年轻人都在分享的生活社区,就似乎这3亿年轻人不分阶级、不分地域,这生活方式都可以相对并论。我们打开小红说看到欢迎界面上的介绍是“标记我的生活”,这告诉你生活是通过标记来体验价值的。你第一次进入小红书软件他会主动要求导入你的微信好友,让你去看看熟悉的人分享了哪些消费细节,这些貌似很亲切的语言放在一起,他有个潜台词,就是消费并不是因为自己有需求,而是因为要和别人比较,如果你只购买 不分享,消费就缺乏意义。

你如果完全接受了小红书灌输的生活定义,你就是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奴隶,但是就算你接受了10%、20%,消费主义也可以把你的一部分精神和肉体当奴隶,只有你能跳出这个软件营造的温馨气氛,思考每一句话背后的利益关系,普通人才能避免浪费自己的劳动所得。又比如说最近几年离婚率上升很快,国家不得不造出一个离婚冷静期的概念,打算降低离婚率,这说明主流的立法者认为稳定的婚姻是一个需要尽量保护的文化产品,这古人也说了,“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但是如果能够跳出传统文化和人情世故,仔细思考婚姻和社会的关系就能意识到,当代婚姻和古代婚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古代婚姻是什么?他是两个家族之间的联盟,顺便指定两个婚龄的男女组建一个生育单位,如果你的哥哥不娶,那你的弟弟可以来取嘛,其实具体是谁并不重要,在这里父母和族长拥有决定权,甚至不需要当事人自己来同意。

而当代的婚姻,尤其是90年代农村女青年普遍外出打工之后的婚姻,基本上只是两个当事人自己的事情,和家族、生育都没有绝对的绑定,如果不是最近畸形的高房价提高了这个离婚成本,强行拖延婚姻对社会的稳定贡献是不大的,对于普通的公民自由损害并不小,这是一个并不适合由立法来做的事情,所以说陈独秀的第一个提醒对于当代的青年有非常强的现实主义。我们在接受意识形态之前必须要冷静的思考,这个意识形态是怎么来的,让谁得了好处,如果真的跳过了具体的物质生活去谈意识形态,很容易变成不自觉的奴隶。

然后我们看看陈独秀第二个提醒。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这个原话是“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尊重廿四朝之历史性。而不做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之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

这里陈独秀再次提到了奴隶问题,说明进步思想和人格独立是有关联的,只有你看破了意识形态的神圣性,不盲目接受意识形态,才不会害怕打破现有的意识形态,才能在社会结构上进步。反过来说,因为存在物质和社会的进步可能性,看破意识形态的神圣性才有意义。

我们想一下,要是社会长期停在石器时代,没有任何金属工具,就算戳破了少数长老和僧侣的宗教神话,也未必能够给普通人带来幸福。当代中国显然是一个快速进步的社会,我们和陈独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说打破了意识形态,打破了这个神圣性带来的痛苦,而是社会变革跟不上物质条件的提升,反过来限制了物质生活。

比如说前面我提到了婚姻冷静期问题,这项政策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拯救我们的生育率,解决中国每年出生人口即将跌破1000万这个问题,我理解这个政策,维护家庭来提高生育效率是很自然很传统很保守的一个选择,似乎也很稳妥,但是生育他不仅仅意味着出生,还有养育,稍微有进步的眼光我们就能意识到。几千年来的养育模式已经彻底被颠覆了。

自古以来,或者说自古以来一直到我小时候,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农民来说养育就是一个风险投资,孩子生出来他有一口饭吃,基本上就是放养,自己出去玩,如果你不小心在水塘里淹死了,出去放羊在山上摔死了,生病了被村里的医生随便灌了一副药治死了,这都不是事,只要在粮食够吃那年,我再生一个,生的足够快就可以了。

与其同时中国农民也不担心自己的子女阶级下降,因为你已经是社会最底层了,你还能怎么下降呢?

你多养几个反而可以在底层社会多抢一点资源,或者你送一两个去读书经商,多一点翻身的希望,这种养育习惯到我读小学的时候,1992年还可能看到,十几岁的孩子能干活之前,随便你去哪玩,风险直接忽略,上学读书也完全随缘,你能考上中专分配工作了最好了,考不上打工种地那也是正常人生。

所以在那个化肥和水泵提供了足够粮食的年代,多生孩子是非常自然的选择,只有国家强力控制生育才能避免人口爆炸。

到了21世纪初中国完成了工业化,社会进步消灭了这两个养育前提,一方面我们现在的孩子是现代社会的公民了,不能随随便便暴露在风险的环境下放养,另外一方面父母自己也进入现代社会,他有资格考虑自己和子女的发展问题了,他不能再忍受家庭成员固化在社会底层,所以他必须尽可能多投入资源培养孩子,才能避免自己的焦虑。

这两个变化导致养育成本飙升,普通家庭必须像古代的贵族世家那样对子女的风险和前途负责,但是现在家庭再怎么富裕也比不了古代的世家,所以无论你国家怎么鼓励,生育率还是疯狂的下降。

社会发展机会越多,父母的收入水平越高,只要你没有高到红楼梦里面贾家这个水平,那孩子就会越少,这个进步产生的问题是不可能通过倒退来解决的。过去几十年中国家庭放弃了很多貌似天经地义的任务,比如说先是不在家庭内部搞纺织了,然后我们也不在家庭内部做衣服了,因为现在普通人是没有能力按照新的服饰标准做出美观衣服的。

最近几年做饭这个任务逐渐离开了家庭,我也没看大家有什么抱怨,用美团用的很开心,对不对?但是我们现在按照新标准是养不起孩子了,让社会接过养育孩子一部分任务和权利,避免父母因为焦虑,过度投入养育资源少生孩子,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选择,至少值得尝试。

上世纪末各个单位大院和工厂的家属区,恰恰在这方面做过不少有益的尝试,至少他证明社会化抚养至少要比离婚冷静期更靠谱一点。

所以我赞同陈独秀的观点,当代的青年必须警惕文化保守化问题,如果国家只是靠离婚冷静期和传统家庭美德去保证生育率,我们所有人的养老金都是废纸,因为没有足够的人去搞生产,那去兑现这些废纸,这些钱是没有意义的。

接了说陈独秀提醒青年的第三件事,是进取不要退隐。

他上一个提醒说了进步,面向全社会讲意识形态,这一条讲进取,针对的是每个个人。原文是这么说的,“自好之士,希声隐沦,食粟衣帛,无益于世。世以雅人名士目之,实与游惰无择也。人心秽浊,不以此辈而有所补救。”

这一段话陈多秀说,进取的青年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但是问题是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改变社会,反过来说缺一个人也很难阻碍社会进步,个人没有理由必须积极进取推进社会进步。到了1920年他主办这个《新青年》第八卷第一篇文章标题是《谈政治》,陈独秀解释了青年应该进取的原因,他的原文是“你谈政治也罢,不谈政治也罢,除非你逃在深山人迹绝对不到的地方,否则政治总会寻着你。”这句话勉强是从消极的一面回答了2021年的一个关键词“躺平”,但还是缺乏积极的理由让年轻人主动选择进取。后来陈独秀当了总书记也没有完全解决问题,还是要让毛泽东用现实操作来回答这个问题。

毛泽东的答案是,分散状态的人如果不是死到临头,不太可能选择进取,所以必须把他们组织起来,把那些从进步中受益的大多数人组织起来,让推动变革的人和享受变革的人通过组织力量相互挂钩,大家才有动力。否则躺平的依然必然是普遍现象。从毛泽东的经验看,当代的新青年如果希望社会进步,就不能指望在个人主义立场下解决问题。

陈独秀的第四个提醒就是要采取世界主义,不要锁国,尤其不要在精神上锁国。

我读下原文,“各国之制度文物,形势虽不必尽同,但不思驱其国于危亡者,其遵循共同原则之精神,渐趋一致,潮流所及,莫之能违。于此而执特别历史国情之说,以冀抗此潮流,是犹有锁国之精神,而无世界之智识。”

这一点首先要看上个月中美达成的格拉斯哥宣言,中国现在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工业国,也是第一煤炭生产大国,美国是排名第二的工业国,也是煤炭生产潜力最大的国家,这两个国家都做出了非常具体的承诺,宁可要放弃能源方面的巨大优势,也要严格执行减碳计划,避免冲击全球的气候。这个如果换到十年之前、20年前,政府做出类似的承诺,就有可能有人说卖国了,但是目前中国和美国一起自我限制就显得很自然,因为中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不能再强调我们落后的特殊国情了,我们必须意识到中国要为整个地球的命运负责,这就是陈独秀说的“遵循共同原则之精神渐趋一致”。

在这个背景下我认为陈独秀的提醒在今天至少有两个具体指向,首先我们自己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矛盾越来越复杂了,我们必须想个办法把这个矛盾释放出来,否则这个矛盾很快就会阻碍我们增长,既然我们中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相对欧美日韩已经是同一个层次的社会,我们中国的媒体就不要总是把焦点聚集在国外,不要总是操心国外人民的疾苦了,批判工具是个好东西,一定要先让我们中国人民自己用上,否则这也是另外一种锁国,把好东西都锁在国外了;其次,对于我们中国年轻人来说,学英语,学翻译软件,积极利用英文互联网的信息依然是加强专业能力和完善世界观的重要途径,甚至可以说这是必经之路了,最近几年虽然英文互联网有很多问题,但是相对而言中文互联网的优质内容快速萎缩,已经不太能支撑年轻人的自我提升了,别的不说,我熟悉的媒体机构,也包括我自己的媒体工作室,这挖掘深度内容都高度依赖于英文互联网,就算是处理中国本身相关的信息也一样,从长期来看我们必须提供更多的创作自由和空间,激发中文互联网的优质内容原创能力,不要让《睡前消息》这种简陋的节目在中国互联网上还能占这么大的市场。

对吧?就是我也很奇怪我们十几人的媒体工作室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大多数严肃内容上垄断一半以上的大家的讨论,可以看一下《睡前消息》节目每期下面大概是7000-8000的弹幕,然后大概是15000-2万的,这个各方面的评论,各个网站都加起来。但是我看全网在同一个严肃话题下严肃的讨论,全网可能也就是3万左右的评论,我这里占了一半。这是不对的,从短期来说呢,落实陈独秀这个不锁国的提醒,我们必须要努力和英文互联网保持联系。

陈东秀的第五个提醒是抛弃虚文,计算实际利益。他的原话是:“祀天神而拯水旱,诵‘孝经’以退黄巾,人非童昏,知其妄也。”祭神求雨这种事情我30年前是见过的,现在已经有人工降雨了,应该是没人干了。但是后面这一句诵《孝经》已退黄巾说的是三国时代前夕,东汉的官员向许有向栩他公开提出一个建议,说派人到黄河边上去读《孝经》,不用出兵就能天下太平,向栩这个建议一半是讽刺,另外一半也的确是传统社会的治国理念,用意识形态去限制人的思考方式,就能减少不稳定的因素。但是大家应该记得,刚刚陈独秀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建立独立人格,摆脱思想奴役,就算陈独秀不提这个建议,在人民普遍受教育之后,保守的意识形态说教最多只能说暂时阻碍社会进步,不可能推动社会积极的往前走。

意识形态和个人行动的关系,我们前面分析陈独秀第三条建议的时候已经说了,是毛泽东最终用行动解决了问题,把革命的帐算到每一个人,给大多数人提供了进取的理由,这就是讲求实利。比如说我们平时笼统的会回溯历史,解放战争胜利的理由是什么,是农民保卫胜利果实,土改之后踊跃参军,但实际上呢?

解放军解在解放区土地改革之后,解放军主要实行的还是征兵制,而不是志愿兵制,征兵的指标还是要一个村一个县的去落实,完全指望农民自发性这是不行的,这是因为解放军人数实在太多了,你一个农民是否去当兵,和解放战争是否能够胜利,是否能够保卫自己的土地其实关系是不大的,但是肯定会影响自己家种地的劳动力。

土改之前你没有土地,你还可以说无产者无畏,土改分地之后你恰好有了足够的理由去经营自己的小农场,参军的热情反而是下降的。

但是解放军最终从解放区得到了新兵,这靠的是重建基层组织,公平分配土地税,选择了最合适的家庭去征兵,同时我们给军属足够的照顾,这才能压倒乱抓壮丁的国民党。

后来六七十年代,我们都说那个时候解放军的士兵素质是最高的,得到了全社会的尊重,这原因也是退伍军人的待遇好,你回到公社普遍能够当生产队长,当民兵队长,吸引女孩子嫁给你,所以最优秀的农村青年还是最踊跃去参军的。

90年代的时候,我记得就是另外一个这局面了,当时外出打工收入明显提升,但是义务兵的待遇没有同步的提高,所以无论当时外部形势怎么危急,士兵的社会地位也是逐渐下降的,很多家庭都是想,说让军队管教一下我的孩子吧,才会送自己男孩子去当兵的。

直到21世纪士兵待遇重新提高了,到今年刚刚出来的新闻,所有军人的配偶的医疗都全面报销,我们的军队才重新开始吸引优秀的人才,在下一步我们还是要想办法要让军队这些人才和民间更合理的去结合,什么时候我们说提前转业不再是一种需要争取的优待了,军官的水平还能进一步提高。

类似的例子还有女权,很多人说起保护妇女权益就是不断的给妇女加福利、延长产假、限制解雇条件,但这些福利他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各单位的人力成本啊,如果你只是用法律去规定这个福利,结果必然是各个机构都害怕雇佣女性,反而打击了妇女的生产力,破坏了女性的权利,这就是陈独秀说的“图虚名而损实利”。

我再给大家读一段原文:“诳人之事,虽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

这其实还是回到了第一条提醒,通过利益分析来看破意识形态,建立自主人格。

这个第六条提醒啊,是不要用想象去压制科学,原文是非常给力的,“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袭古方以投药饵,其术殆与矢人同科。”

“矢人”是一个典故,制造弓箭的人希望受伤的人越多越好。等于直接指责中医谋财害命,但是看到《新青年》发刊词全文,其实他对中医并没有特别的恶意,因为陈独秀的意思是大家都是垃圾,他把中国的传统职业都喷了一个遍,他只是想提醒中国青年,不要用想象和直觉去替代科学的实证,比如说现在很多自媒体从日本战争电影抄来了国运的说法,动不动就说中国国运如何如何,这一年风气更坏了,甚至开始蔓延到主流媒体。陈独秀在100年前就有非常直接的批判,“士不知科学,故袭阴阳家符瑞五行之说,惑世诬民。”这几年说起房产税,总是有人对读者说说千万不能收房产税,否则房东为了交税就要把房产税转嫁给房客,结果还是穷人吃亏,但是没有房产税的时候,房东也不会觉得钱够花的,如果能够涨价不会逼走房客,房东和房东的集体早就涨价了,没有必要等到房产税再来涨这个价。

从经济学的角度说,房子在老化倒掉之前,供给刚性是无限大,就算你收了很高的房产税,房东的最佳选择还是要按市场价去出租房子,而租客不一样了,他因为工资限制,需求是有弹性的,所以房东必然承担几乎全部的房产税。

房东向穷人去转嫁房产税这个说法是典型的用想象替代了经济科学,用伪装的平民视角来支持保守主义,是小生产者的庸俗比喻去迎合民粹。陈独秀对这种小生产者的庸俗想象也有准确的描述,我来读一下:“商不知科学,故惟识罔取近利,未来之胜算,无容心焉。”

回头看陈独秀这些提醒,当代青年在大多数的自然科学方面,已经很尊重逻辑和证据了,但是我们还要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社会科学,不要觉得自然科学靠逻辑,社会科学就可以靠直觉,那样一定会被少数媒体用情绪引导,最后我们就变成了陈独秀所说的思想奴隶了。

前面的内容我介绍了《新青年》的发刊词,这个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时候还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只是凭着自己几十年靠跨界跨了政治界、学术界和媒体行业的经验提出了六个期望,在2021年的今天我回顾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依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把陈独秀提到的六个方面再简化一下。

第一条、自主的而非奴隶的,就是认识到意识形态依附于物质,没有神圣性,人民应该先理解意识形态,再选择是否接受意识形态;

第二条、进步的而非保守的,就是认识到生产力会推动整个社会变革,除了颠覆物质生活条件,还要重建社会结构和重建文化风俗,不能为了守住所谓的传统文化去阻碍生产力进步;

第三条、进取的而非退隐的,通过毛泽东的回答我们知道必须用革命组织把中国人组织起来,用变革的受益者去参与变革,让沉默的大多数认清自己利益,压倒吵闹但是反动的少数人;

第四条、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可以概括为,一国是建设不好社会主义的,必须用同样的逻辑处理内外事物,吸收所有文明的优秀成果,人民才有更好的未来;

第五条、实利的而非虚文的,意思是革命不能只有貌似进步的口号,每一步你都要做计算,让大多人知道利益在哪里,普通人才有参与社会变革的动力;

第六条、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个说法的背景是社会已经太复杂了,远远超出了原始部落几十人的规模,所以你用直觉不足以处理社会这个科学问题,必须用事实和逻辑来做判断,自从400年之前加利略从这个高塔扔了铁球,人类社会就是通过不断打破直觉和常识才能不断进步的,我们现在要设计中国乃至于全世界的未来,或者仅仅是设计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只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

从这六方面的论述来看,陈独秀转向马克思主义有必然性,他这六条论述就是我在中小学的政治课上学到的东西,这也说明当时中国最有脑子的一批知识分子转向马克思主义是有必然性的。

我们2021年的新青年,如果说我想不忘初心,首先要推荐陈独秀这篇文章。

最后我来补充一下,陈独秀这六条标准集中在思想方面,而青年需要的不仅仅是思想上,我上个月看了江苏省教育厅有个报告,2021年江苏省高中生的近视率是89.6%,差一点是就是90%,这个乡村的中学生在耐力、柔韧性和爆发力方面都远远比营养更好的城市学生要强,所以不得不推荐《新青年》第三卷第二期第一篇文章《体育之研究》,这个全文我就不再读了,里面有一句话:“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个说法就是从这篇文章走向全中国的,希望今天我们的中学青年能够把毛导师的说法当一回事,也算不忘初心的行动之一。

好!今天的演讲到此就结束了,希望我们前面这个6+1的历史文件解读能够给2021年的中国青年提供参考,

再次感谢所有观众,感谢所有为我这场活动付出努力的观传媒的老同事,我们明年再见!


367美国关心中国“长波电台”,B站青年担心父母养老369三十六架“阵风”给印度撑腰,我阿联酋买80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