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传奇中的大唐 - 刘勃 >
- 第二部分 超越物种的爱欲 >
- 龙心难测
给龙送信的风险
唐朝大历年间(766-779),洛阳人刘贯词流落到苏州行乞,遇到一个叫蔡霞的秀才。蔡霞英俊潇洒,一见刘贯词就极为热情,呼为兄长,并邀刘贯词共饮。
喝到尽兴的时候,蔡霞就问:“兄长你泛游于江湖间,有什么目标吗?”刘贯词说:“希望能乞讨到十万钱。”蔡霞说:“你行于草野乞讨,却要赚取这样一笔巨款,就好像没有翅膀却想飞天一样。我也是京城人,家境也不算贫困,只是因为一些其他原因漫游在此,和家里绝了音讯。兄是否愿意为我回家一趟,捎上一封书信。至于旅途的开销,还有那十万钱,我很快就可以满足你。”
刘贯词当然喜出望外。
蔡霞于是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的家族是鳞虫的尊长4,也就是龙。蔡霞说:"我家住在渭桥之下,你闭上眼睛,敲击桥柱,自然会有人来接你。你见我母亲的时候,一定要请我的小妹也出来,我们是兄弟,你也不必见外。我的信里,也写明了要请她出来。她年纪虽小,却很聪慧,有她接待你,那十万钱的愿望是一定会实现的。”
刘贯词回到京城,按照蔡霞的嘱咐做了,果然到了水底一处朱红大门、楼阁参差的大宅。于是见到蔡霞的母亲,是一位四十来岁,"容貌可爱”的妇人,全身上下都穿紫色的衣服。
太夫人读完了信,说:“我儿子得罪了上级官员,流落在外,三年没有音讯。如果不是您特地前来,我家的愁绪还在累积呢。”刘贯词于是请蔡霞之妹出来相见,太夫人说:"我儿子信里也说到这件事,等她略微梳妆,就出来了。”
龙女出来,果然容色绝代,辩慧过人。行礼已毕,三人一起吃饭。忽然,太夫人的眼睛变红,直愣愣盯着刘贯词。龙女慌忙说:"这人是受哥哥之托而来,应该以礼相待。何况他可以消除祸患,您不可有其他想法。”
于是龙女对刘贯词说:"哥哥信里说要赠您十万钱,一时难以凑齐,现在给您一件东西,价值相当,可以吗?”刘贯词说:“既然已经结为兄弟,送信举手之劳而已,不应该再受恩赐了。”太夫人说:"您的处境,我儿子已经详细说了。现在一定要兑现诺言,您不要推脱。”于是吩咐取镇国碗来。
三人继续进食,不多一会儿,太夫人眼睛又变得血红,嘴角口涎直流。龙女急忙掩住她的嘴说:"哥哥全心托付此人,您不能这样。”又对刘贯词说:“母亲年纪大了,风疾发动,有失礼数,兄长赶紧出去吧。”神情好像很畏惧的样子。
于是龙女让婢女拿着碗,自己也跟着出来说:“这是罽宾国的碗,该国用来镇平灾疠。唐朝人得到它,却没有用处。有人愿出十万钱,就卖了它,我因为母亲有病,须侍奉左右,就不能慢慢陪你了。”于是再拜而入。
刘贯词拿着碗走出,不几步就回到人间。看手里的东西,是一个寻常的黄色铜碗,并不值钱的样子。
刘贯词于是拿着碗到市场上去卖,有出价七百八百的,也有不过五百的。刘贯词相信龙神不会欺骗自己,还是每天叫卖。差不多一年后,在西市遇到一个胡人客商,见到这只碗大喜,询问价格。刘贯词说:"二十万钱。”胡商说:"要论这个碗的价格,远远不止二十万钱。但这不是中国的宝贝,你留着也没有用处,十万钱可以吗?”刘贯词因为当初与蔡霞的约定也不过如此,就答应了。
交易完成后,胡商说:"这是罽宾国的镇国碗。有这只碗,罽宾国就粮食丰收,人民忠孝。丢失此碗以来,扇宾国则连年饥荒,兵戈乱起。我听说是龙子偷窃了这只碗,已将近四年。罽宾国君正以全国半年的赋税想把这只碗赎回,你是怎么得到的呢?”
刘贯词以实相告。胡商说:"扇宾国看守此碗的龙上诉,天神已经追查过来,这是蔡霞流亡的原因。阴冥执法严格,他不敢自首,所以才借你之手。他那么殷勤地让妹妹出来见你,不是喜欢你,是害怕老龙嘴馋,会吃掉你,借妹妹保护你而已。这只碗离开了这里,他也就该回来了。五十天后,运河水波涛翻滚,就是蔡霞回来的征候。”
刘贯词问:“为什么是五十日以后回来?”胡商说:"五十天后,我应该翻越葱岭了,他才敢回来。”
刘贯词记住这话,五十天后去运河看,果然是这样。
这个故事出自李复言的《续玄怪录》,和著名的柳毅传书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些有趣的独特细节。
柳毅替龙女送信,得到的回报是发财,娶漂亮媳妇,最后取代老丈人当上了洞庭君。当然,柳毅是个有气节的好人,但做了件举手之劳的好事就有如此收益,白日梦的意味还是浓了一些。
这个故事里的龙则精明多了。怀揣着自己的目的,要对方冒很大风险(小妹一个照应不到,刘贯词可能就被龙妈吃了),最终也没付出多少成本(它只出了首付,最终钱是胡商掏的),却一脸助人为乐的表情。
刘贯词已经沦为乞丐,口气却还很大,是个爱做白日梦的人。蔡霞反复强调你要跟我妹妹见面,龙女对他态度又那么关切,他当时内心应该有很多期待吧。如果他听过柳毅传书的故事,期待恐怕还要加倍,然而他到底只是工具而已。仿佛可以看见,最后胡商跟他解释真相的时候,脸上带着讥消的笑。
龙妈穿紫衫,平时美丽,变身后极恐怖(虽然没有直接描写),仿佛金庸《倚天屠龙记》里的紫衫龙王和金花婆婆,一人而有两种形态。老龙眼睛发红要吃人,龙女柔声在一旁劝,又是《仙剑奇侠传》里,姥姥和赵灵儿的既视感。蔡霞犯了什么事,龙妈、龙女的话里时有暗示却不说明,这种渲染紧张恐怖的气氛而故意不揭底牌的手法,之前的作品里还很少见。
胡商多金而渊博,似乎是唐人的刻板印象。做了在旁人看来赔本的买卖,实际上却赚了大钱,然后详细解说因果,这也是古代小说塑造胡商的套路。后世手法类似而更有名的作品,如《转运汉巧遇洞庭红》。
罽宾国在今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带,有发达的农业传统,这点与小说的描写相合。安史之乱后,唐对西域失控,扇宾最后一次出现在中国史籍上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距离这个故事发生的大历年间也不是很远。这一时期该国动乱,估计也是实情。看样子,这只铜碗或许是胡商没能带回去,或许是回去后就被毁了。因为当地从此开始伊斯兰化,是不会接受这种异教宝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