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现在写书或者拍影视剧,往往先要做一件事,就是定位“目标读者群”。
古代没这个概念,却一样有这个行为。
明清的通俗演义,读者多数已经是社会中下层了。《聊斋》这样的文言小说,读者群复杂一些,但村秀才之类,肯定要占掉很大比例。
唐代的情况则很不同。
一是唐代社会的识字率比明清低很多,所以有阅读能力而社会地位仍很低下的群体(也就是明清小说读者的主体),规模要小得多。
二是经济账,即为读小说消遣,你打算花多少钱?
唐代雕版印刷虽然已经出现,但并不普及,而且主要是印刷和宗教有关的文字和图画。
文人的作品,要想复制,大体还是靠抄写。
既然是抄写,就决定了,书价肯定不便宜。
那时,书一般论“卷”卖。要注意,卷是个很小的概念,大家熟悉的书,如《史记》,今天中华书局版不过是十本薄薄的小册子,却多达130卷。
具体到小说,宋人编的小说大全《太平广记》,今天中华书局版也不过十册,却多达500卷。再如《古镜记》《游仙窟》,都不过几千字,但这样的单篇就是一卷,牛僧孺的《玄怪录》是10卷,《酉阳杂俎》前集、续集加起来是30卷。
史料中零零散散有些书价的信息。如《新唐书·艺文志》:“安禄山之乱,尺简不藏。元载为相,奏以千钱购书一卷。”一卷书价格高达1000钱,当然,这是大规模动乱之后的价格,而且按照惯例,要经费的时候,报的价多半是要高于市场行情的。
《宣和书谱》说,女子吴彩鸾书法漂亮,抄写《唐韵》一部,可以卖5000钱。从记述者的口吻看,这是个高价。《唐韵》共计5卷,刚好也是一卷1000钱。
唐末的罗衮《请置官买书疏》:“部帙俱全,则价有差等,至于零落杂小,每卷不过百钱。”按这个说法,100钱差不多是最低价位。
《唐诗纪事》里有这么个故事,诗人李播某天接待了一位李生,李生拿出自己的作品给李播看,李播却发现:“此吾未第时行卷也!”李生于是老实承认,“于京师书肆百钱得此”。看来行卷这类非正式的著作,就包含在“零落杂小”里面。
《李娃传》里,李娃要帮男朋友重新振作读书,带他到长安城的书店大规模采购教辅书,“计费百金”。这个数字是非常吓人的,不过应该只是形容花钱多的夸张说法。李娃那次买书,作风大概是"这、这、这……这几本不要,其他统统给我打包”。也不知道她具体买了多少,所以对推算书价的参考意义不大,但可以看出,去书店里买买买,是一件很豪阔的行为。
似乎可以推测,普通的书,价格区间在每卷100-1000文。
这个价格是个什么概念呢?
可以拿粮价来做参考。乱世粮价就是命价,会贵得离谱;太平盛世的产粮区则类似下面:
时累岁丰稔,东都米斗十钱,青、齐米斗五钱。(《旧唐书•玄宗纪》)
这都属于极端价格,可以不考虑。中唐以后,各种奏章里关于粮价的数据比较多。长安米贵,平常的日子,一斗几十文到一百几十文,都是常见的价格。
现代学者计算,唐代一斗黍约合今重八九斤的样子(黍种不同会有不小的误差)。少买一卷很普通的书,就可以多囤几十斤粮食。
另一个参考指标是工资。像校书郎、正字这些新高中的进士非常喜爱的"美官”,开元年间的俸禄是不到2000文,安史之乱后一路飙升,唐传奇创作最火热的中唐,是16000文。
即使如此,如果购书欲望强一些,一个月工资花完是眨眼的事。
这么看来,唐代读小说,可真是一种高档的娱乐消费,草根阶层不可能参与进来。他们中较富裕的,也会买书,不过都是“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是有很实用的目的的。
按照通常标准,精英阶层为雅,草根阶层为俗。唐传奇是精英阶层写给精英阶层看,真是所谓“成功人士的选择”。所以,它是休闲文学,却不是通俗文学,不妨称之为“高雅不严肃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