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字数:473
三山作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况而今已是清明。小窗坐地,侧听檐声。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花絮飘零,莺燕丁宁,怕妨侬湖上闲行。天心肯后,费甚心情。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
【校】
〔题〕四卷本丙集作“福州作”。
【笺注】
〔好雨句〕杜甫 春夜喜雨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梁启超编稼轩年谱,于绍熙五年之考证中释此词云:“此告归未得请时作也。——发端云:‘好雨当春,要趁归耕,况而今已是清明。’直出本意,文义甚明。次云:‘小窗坐地,侧听檐声。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谓受谗谤迫扰,不能堪忍也。下半阕云:‘花絮飘零,莺语丁宁,怕妨侬湖上闲行。’尚虑有种种牵制,不得自由归去也。次云:‘天心肯后,费甚心情。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谓只要俞旨一允,万事便了;却是君意难测,然疑间作,令人闷杀也。此诗人比兴之恉,意内言外,细绎自见。先生虽功名之士,然其所惓惓者,在雪大耻,复大仇,既不得所借手,则区区专阃虚荣,殊非所愿。……盖已知报国夙愿不复能偿,而厌弃此官抑甚矣。度自去冬今春,已累疏乞休,而朝旨沉吟,久无所决,故不免焦虑也。”
〔坐地〕此处“地”字为语助词,“坐地”即“坐着”。
〔莺燕句〕杜甫 漫兴九首:“便教莺语太丁宁。”杨巨源 早春诗:“莺语丁宁已怪迟。”
【编年】
绍熙五年春(一一九四)。——绍熙三年春稼轩方至福州,不应即作“要趁归耕”之语;绍熙四年春则已被召入朝,不在福州;因知此词必作于五年春间。梁氏之说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