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蕴涵、预设与句子的理解
句子的意义是多种因素决定的,有句内因素,也有句外因素。句外因素是指语境、文化背景、交际关系等等。当然,并非所有的句子都须依赖句外因素去理解,例如:“二加二等于四”;也有些句子必须依赖句外因素才能理解,例如通常所说的独词句。“票!”这个独词句是什么意思呢?不同的语境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不过,话又得说回来,理解“二加二等于四”不依赖语境,指的是意义(meaning),而不是指内容(content)。这里的“二”和“四”可以有所指,具体所指即内容仍旧离不开语境。
句子的意义是多种因素决定的,有句内因素,也有句外因素。句外因素是指语境、文化背景、交际关系等等。
由句子本身表达的意义,有的是句子成分直接表达出来的,例如:“时间”、“语气”、“施事”、“受事”之类,有的是依据句子的结构形式推断或分析出来的,最常见的是省略和隐含。省略是句法成分的删节,可以添补出来,而且词语的添补只有一种可能。关于隐含,吕叔湘先生曾举例说:
在“他要求参加”和“他要求放他走”里边,可以说“参加”前边隐含有“他”,“放”前边隐含着“别人”,但是不能说省略了“他”和“别人”,因为实际上这两个词不可能出现。
隐含的词语虽然不能在句子中出现,但是理解时并不依赖句外因素。这种不依赖句外因素而依据句子本身推断或分析出来的意义,还包括蕴涵和预设。
这种不依赖句外因素而依据句子本身推断或分析出来的意义,还包括蕴涵和预设。
(一)
蕴涵是指命题之间的关系。如AB两个命题,有A必有B,通常认为A蕴涵B,可以记为:
蕴涵是指命题之间的关系。
A→B
这是一种简单的说法。仔细考察起来,有两种不同的蕴涵。一种是严格的蕴涵(strict implication),石安石在他的《句义的预设》一文中举了这种蕴涵的例子:
(1)他是中国青年。→他是中国人。
(2)他买了一支笔。→他得到一支笔。
(3)他过节照样要上班。→他国庆节要上班。
不可能肯定A而否定B,AB两个命题在意义上有依存关系。这种蕴涵还有其他表现形式。例如:
(4)小王和小李是工人。→小王是工人,小李是工人。
(5)小王和小李是夫妻。→小王是丈夫,小李是妻子。
(6)小王和小李是同学。→小王是小李的同学,小李是小王的同学。
这里的蕴涵其实是复杂命题的分化。分化的结果不同,关键在“是”后边的名词性成分,(4)中的“工人”是一般名词,(5)中的夫妻是两个相对概念的名词的并列,类似的如“兄弟”、“师生”、“父子”、“爷孙”等。(6)中的“同学”是互向名词(mutual nouns)。这种名词表示密切依存的关系,常见的如“同乡”、“朋友”、“亲戚”、“对手”、“仇家”等等。
另外还有一种蕴涵,通常称之为实质蕴涵(material implication)。它的特点是有A必有B,但是没有A也可以有B。可以用下列句式表示:
如果A,就B。
用于复句,例如:
(7)一个词如果能带宾语,它就是动词。
这个句子含有另一层意思:不能带宾语的也可能是动词,例如:“休息”、“咳嗽”、“游行”。这就是说,在“如果A,就B”句式中,否定A,不一定否定B;否定B,必定否定A。通常把具有这个特点的句子称为表示充分条件的句子。
在汉语里,表示充分条件,还可以用“只要A,就B”。至于用“只有A,才B”的句子,表示的是必要条件。例如:
(8)只有能修饰名词的才是形容词。
这个句子含有另一层意思:否定A,必定否定B;肯定B,必定肯定A。从蕴涵的角度说,不是A蕴涵B,而是B蕴涵A。
不少语法书把使用“如果A,就B”的句子称为“假设句”,把使用“只要A,就B”和“只有A,才B”的句子称为“条件句”,这是依据词语意义的区分。如果着眼于逻辑关系,使用“如果A,就B”的与使用“只要A,就B”的宜归为一类。而使用“只有A,才B”的与使用“如果不A,就不B”的应归为另一类。例如前边的例(8)可以改写为:
如果着眼于逻辑关系,使用“如果A,就B”的与使用“只要A,就B”的宜归为一类。而使用“只有A,才B”的与使用“如果不A,就不B”的应归为另一类。
(9)如果不能修饰名词,那个词就不是形容词。
此外,要补充说明的是:用“一……就……”的复句,通常认为它表示连贯关系,这是从事理的角度说的,当然不错,可是其中有一些句子是在事理的基础上表达逻辑关系。例如:
(10)一听到枪声,就知道鬼子进村了。
(11)一到冬天,他的病就复发了。
这些句子可以添加“如果”,表示的是充分条件。
用上“不……不……”的紧缩复句,也可以添上“如果”,例如:
(12)不碰钉子不回头。
(13)不见真佛不烧香。
这其实是“如果不A,就不B”的句子的紧缩,当然属必要条件句。有时也用“非……不……”表示类似的关系。例如:
(14)非下基层不了解情况。
这等于说:“如果不下基层,就不了解情况。”
(二)
用“如果”表示蕴涵,只不过提出大前提;要下结论,还得补充小前提。例如:“非下基层不了解情况”是大前提,补上“他没有下基层”这个小前提,于是可以得出“他不了解情况”的结论。
作出一个结论,或者肯定什么,或者否定什么,可能并非来自推理,有的来自感觉或知觉。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是依据一些已知条件才推论出结果的。所谓已知条件,包括前提(premise)和预设(presupposition)。前提是结论之外的判断,预设则是句子本身所隐含的内容。例如: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是依据一些已知条件才推论出结果的。所谓已知条件,包括前提(premise)和预设(presupposition)。
(15)他的哥哥被处以罚款。
这个句子作为结论,它必有前提。比如:大前提是“违反了××法规必须罚款”,小前提是“他的哥哥违反了××法规”。这些前提在结论中是看不出来的,可是从句子本身可以了解到:他有哥哥,他的哥哥犯了法规,犯了法规可能被处以罚款。这些就是预设。
从前提推出结论,总是用陈述句表示的。预设并不限于陈述句。例如:
(16)你借过我的词典吗?
这句话预设:我有词典,有人借过我的词典。
预设隐含在句子之中,但是它与前边谈到的隐含不是一回事。前边举的隐含的例子,如“他要求放他走”,“放”的前面隐含“别人”,这是语义的隐含。语义的隐含大都属于施事、受事之类,也有表示领属或被领属的,可以用词语表示。预设是说话人认定的双方可理解的语言背景,属语用范畴,通常用判断表示。
预设隐含在句子之中,但是它与前边谈到的隐含不是一回事。
预设是说话人认定的双方可理解的语言背景,属语用范畴,通常用判断表示。
总之,一个句子的肯定形式和它的否定形式不可能有同样的蕴涵。但是它们可以有同样的预设。
预设是理解句子的先决条件。
预设与蕴涵也不一样。实质蕴涵用假言判断表示,预设不是这样,这是显而易见的。严格蕴涵,A→B,肯定A,必定肯定B;否定A,也必定否定B。总之,一个句子的肯定形式和它的否定形式不可能有同样的蕴涵。但是它们可以有同样的预设。例如:
(17)这场雨马上会停止。
(18)这场雨不会马上停止。
这两句都预设说话时正在下雨。
预设是理解句子的先决条件。例如:
(19)你知道谁给我来过电话呢?
(20)你知道谁给我来过电话吗?
(19)预设有人来过电话,但不知道是谁,希望对方回答。(20)预设可能有人来过电话,希望对方加以证实。句末的语气词“呢”和“吗”不同,使句子的预设不一样,回答的方式也有差别。这两个句子如果不用语气词就会产生歧义。
朱德熙(1982)曾经谈到句末的另一个语气词“了”,他指出,“了”表示新情况的出现,这个说法是汉语语法学界所公认的,可是如何解释下列例句?
(21)早就瞧见你了。
(22)我早就报了名了。
这两个句子中都有“早”,说明事实是前些时候就有的,能算新情况吗?原来这里包含了这样的预设:说(21)这句话,说话人预设对方并不知道别人瞧见他,从这个角度来说,当然可算新情况。(22)也可以作同样的解释,说话人认定说出来的是一种新的信息。
句末的“了”,如果前边是个动词,它是了1(表完成)与了2(表新情况)的合并。如“春天到了”、“下课铃响了”。可是如何解释下边的句子呢?
(23)我走了!(快分别时说的)
“走”这个动作并未完成,用上“了”预设对方还不知道“我要离开”,说出来让你知道,也属一种新情况。
下列成对的句子,一正一误,也可以用预设加以解释。
我们可以说“你把门关了”,也可以说“你把门开了”。“关”和“开”是对立的动词,句子中用上其中之一,另一个就成为预设。“你把门关了”预设“门开着”;“你把门开了”预设“门关着”。(24)预设“货装着”,先装后卸,合乎情理。可是(25)难道可以预设先卸后装?如果添上几个字。说成“快把货装了上去”,“快把货装上船”等等,预设改变了,句子也就通顺了。(26)和(27)的情况也一样,两句的句法结构相同,差别只在成对的反义词中各用了一个,听话的人心目中认定帽子是先戴后脱,所以觉得(26)合乎情理。(27)如果说成“你把帽子戴好”“你把帽子戴上”就行了。句末的表示新情况的“了”对预设的暗示作用也是值得注意的。
句末的表示新情况的“了”对预设的暗示作用也是值得注意的。
再举几个用预设分析复句的例子。
(28)他不但学识丰富,而且品德高尚。
(29)他不但品德高尚,而且学识丰富。
(30)他不但能说汉语,而且能讲标准的普通话。
(31)*他不但能讲标准的普通话,而且能说汉语。
这些句子都用上了“不但……而且……”,通常称为递进句。所谓递进,是说重点在后边的分句。这是就句子本身的含义来说的,其实,说话人心目中还有更深广的认识,那就是隐含在句中的预设。说(28)句,预设学识丰富的人不一定品德高尚;说(29)句,预设品德高尚的人不一定学识丰富;说(30)句,预设能说汉语的人不一定会讲标准的普通话;(31)句的预设不合事理,所以属病句。
(32)他虽然用了50秒游完全程,但是得到了冠军。
(33)他虽然用了50秒游完全程,但是没有得到冠军。
(34)虽然他父亲是研究科学的,他却读了文科。
(35)*虽然他读了文科,他父亲却是研究科学的。
这些句子用上了“虽然……但是(却)……”,通常称为转折句,意思是说后边分句不是顺着前面的意思说的,而是转入另一层意思。其实,这些句子都含有某种预设。(32)预设用50秒游完全程本不能得到冠军。(33)预设用50秒游完全程本应该得到冠军。(34)预设子承父业,克绍箕裘。(35)成了预设父承子业,当然不合乎情理,所以不这么说。
从上边的分析可以看到:预设是说话人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听话人接受了这种看法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预设属语用范畴。有些学者认为词语也可以有预设,如“果然”预设事实与期望相符,“居然”预设事实与期望不符,又如“至多”与“至少”也有预设:
预设是说话人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听话人接受了这种看法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预设属语用范畴。
(36)他至多受到警告处分。
(37)至少须有大专学历。
“至多”和“至少”都预设事情有轻重、高低、多少等不同层级。(36)预设处分有不同层级,用“至多”表示最大限度。(37)预设学历有不同层级,用“至少”表示最小限度。因为层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属语义范畴。其实,这里选用“至多”或“至少”仍带有主观色彩。归根结蒂,属语用的选择。再如在大学教师中,层级最高的是教授,可是有人说:“他至多是个教授”时,预设教授不是最高级。虽然是假设,听话的人却能理解表达的意思:教授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这种修辞上的用法更能说明预设的语用性质。
参考文献
吕叔湘,1979,《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
石安石,1986,句义的预设,载《语文研究》第2期。
周礼全,1994,《逻辑》,北京:人民出版社。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