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花间集校注 - 赵崇祚、杨景龙 >
- 牛希济
临江仙
临江仙 牛学士 希济(1)
峭碧参差十二峰[1]。冷烟寒树重重。瑶姬宫殿是仙踪[2]。金珠帐(2),香霭昼偏浓[3]。 一自楚王惊梦断,人间无路相逢(3)[4]。至今云雨带愁容[5]。月斜江上(4),征棹动晨钟[6]。
【校记】
(1)鄂本、毛本、后印本、清刻本同晁本。陆本、茅本、玄本、徐本、影刊本调前作“牛希济十一首”。吴钞本作“唐牛学士词”、“牛希济”、“临江仙”。汤评本、合璧本、正本作“牛希济,临江仙”。张本作“临江仙,牛希济”,朱笔圈去“牛希济”,于前一行加“牛希济十一首”。四库本作“临江仙,牛希济”。
(2):玄本作“”。
(3)逢:正本作“逄”。
(4)斜:王辑本《牛中丞词》作“上”,误。
【笺注】
[1]峭碧句:唐孟郊《巫山曲》:“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2]瑶姬:即巫山神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郭景纯曰:丹山在丹阳,属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有帝女居焉。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一说瑶姬为西王母之女,《太平广记》卷五六引《集仙录》:“云华夫人,王母第二十三女,太真王夫人之妹也,名瑶姬。”另《襄阳耆旧传》云:“楚王游云梦,梦一妇人,名瑶姬,曰:我夏帝之季女,封于巫山之阳台。”唐李白《感兴》:“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仙踪:仙人之踪迹。刘禹锡《元和甲午岁》:“雷雨江湖起卧龙,武陵樵客蹑仙踪。”
[3]香霭:焚烧香料的烟气。唐袁不约《长安夜游》:“歌声缓过青楼月,香霭潜来紫陌风。”
[4]一自二句:谓自楚王梦醒之后,世上再无与神女相逢之人。梦,指楚王与巫山神女幽会之梦。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云:昔怀王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
[5]云雨: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妇人临行辞怀王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因以喻男女幽会。
[6]征棹:远行的船只,犹言征帆。北周庾信《应令》:“浦喧征棹发,亭空送客还。”
【集评】
仇远云:牛公《临江仙》,芊绵温丽极矣。自有凭吊凄怆之意,得咏史体裁。(沈雄《古今词话·词评》上卷引)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全词咏巫山神女事,妙在结二句,使实处俱化空灵矣。
詹安泰《宋词散论·论寄托》:此词纯系比兴,寄亡国之感也。仇山村评“芊绵温丽极矣,自有凭吊凄怆之意,得咏史体裁”,斯语得之。蒋一葵《尧山堂外纪》载:“同光三年,唐命蜀旧臣赋蜀亡诗,牛希济一律末云:‘古往今来亦如此,几曾欢笑几潸然。’唐主曰:‘希济不忘忠孝也。’赐缎百,词亦富赡。”可以互证。词其作于入唐后乎?
华钟彦《花间集注》卷五:按此词咏巫山神女也。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此首咏巫山神女。后起两句,结断前文。“至今”二字归至眼前。“月斜江上”,令人有空虚怅惘之感。惟征棹句结得微嫌松懈,使能关锁全文,或于“愁容”字稍稍映带,更见深渺。希济《临江仙》七首,分咏女仙,已为少游《调笑》启其先路。
其二
谢家仙观寄云岑(1)[1]。岩萝拂地成阴(2)[2]。洞房不闭白云深[3]。当时丹灶[4],一粒化黄金[5]。 石壁霞衣犹半挂(3)[6],松风长似鸣琴[7]。时闻唳鹤起前林(4)[8]。十洲高会[9],何处许相寻。
【校记】
(1)寄云岑:雪本作“倚云层”。寄:王辑本作“奇”。
(2)岩:林大椿《唐五代词》作“嵒”。
(3)挂:吴钞本作“桂”,误。
(4)唳鹤:《历代诗余》卷三五、王辑本作“鹤唳”。
【笺注】
[1]谢家仙观:指谢女修仙的道观。在今广东中山县南海中,地名谢女峡,仙女澳。观:道教的庙宇,唐康骈《剧谈录》下:“至于佛宇道观,游览者罕不经历。”寄:坐落。云岑:云山。晋陶潜《归鸟》:“远之八表,近憩云岑。”唐杜甫《过津口》:“和风引桂楫,春日涨云岑。”
[2]岩萝:生于岩壁之藤萝。唐张《逢道者》:“野叶细苞深洞药,岩萝闲束古仙书。”
[3]洞房:本指深邃的内室,《楚辞·招魂》:“姱容修态,洞房些。”注:“洞,深也。”此指修道场所。
[4]丹灶:道士炼丹之炉灶。南朝梁江淹《别赋》:“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
[5]一粒句:谓丹已炼成。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李少君言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唐李白《飞龙引》:“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
[6]霞衣:云霞绕遮石壁如衣蔽体,故云。唐李显《石淙》:“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峰云岫百重生。”或指谢女所着道服。
[7]松风句:唐吴筠《酬刘侍御过草堂》:“灵液充甘饮,松风代鸣琴。”
[8]唳鹤:唳,鹤鸣声。唐柳宗元《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十韵之作依本诗韵次用》:“游鳞出陷浦,唳鹤绕仙岑。”
[9]十洲:道教谓八方大海中十处神仙居所。《海内十洲记》:“汉武帝既闻西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乃人迹所稀绝处。”唐陈陶《怀仙吟》:“十洲隔八海,浩渺不可期。”高会:盛大的聚会。唐吴筠《游仙》:“天人何济济,高会碧堂中。”
【集评】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词作道教语而妙在“石壁霞衣犹半挂,松风长似鸣琴”,用一“犹”字,一“似”字,便觉虚无缥缈,不落板滞矣。
华钟彦《花间集注》卷五:按此词咏谢女也。谢女得道于谢女峡,一名仙女澳,在今广东香山县境海中。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此首似咏女仙谢自然。《太平广记》卷六十六引《集仙录》略云:“谢自然者,其先兖州人。……贞元三年于开元观诣绝粒道士程太虚,受五千文紫灵宝箓。……自然绝粒凡一十三年。……于金泉道场白日升天,士女数千人,咸共瞻仰。……所着衣冠簪帔一十事,脱留小床上,结系若旧。”
张以仁《花间词论集》:谢自然成仙故事,见《集仙录》,其过程虽曲折,然词意固不在此。此词所以趣味盎然者,要在从仙迹、环境上落笔,不正面抒写,以避其事实之繁芜纠缠也。
其三
渭阙宫城秦树凋[1]。玉楼独上无憀(1)[2]。含情不语自吹箫[3]。调清和恨(2),天路逐风飘[4]。 何事乘龙人忽降[5],似知深意相招。三清携手路非遥(3)[6]。世间屏障[7],彩笔画娇饶(4)[8]。
【校记】
(1)玉楼:王辑本作“玉树”。
(2)调清:汤本、合璧本作“调情”。
(3)非:吴钞本作“昨”。
(4)彩笔:汤本、合璧本作“翠笔”。娇饶:吴钞本、汤本、合璧本、玄本、正本、四库本、王辑本、林大椿《唐五代词》、《唐宋人选唐宋词》本《花间集》作“娇娆”。
【笺注】
[1]渭阙宫城:秦代宫城近渭水,故称。秦树:秦地之树木。唐周贺《送李亿东归》:“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
[2]玉楼:仙人所居楼阁。亦喻指华美的楼台。唐李白《宫中行乐词》:“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详见卷一温庭筠《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注〔一〕。
[3]吹箫:指弄玉吹箫。
[4]天路:天上的道路。三国魏曹植《杂诗》:“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此指弄玉升仙之路。
[5]何事:何故。晋左思《招隐诗》:“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乘龙:指萧史乘龙升天。《太平广记》卷四引《神仙传拾遗》:萧史善吹箫,能作鸾凤之响,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萧史“遂教弄玉作凤鸣,居十数年,吹箫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作凤凰台,夫妇止其上,不饮不食,不下数年。一旦,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
[6]三清:道家谓天人两界之外,别有玉清、太清、上清,合称三清,乃神仙所居仙境。《灵宝太乙经》:“四人天外曰三清境,玉清、太清、上清,亦名三天。”唐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如严三清居,不使恣搜索。”
[7]屏障:亦作屏鄣,即屏风。《晋书·阮籍传》:“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唐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8]娇饶:同娇娆,柔美妩媚貌。唐韩偓《意绪》:“娇娆意态不胜羞,愿倚郎肩永相著。”用为美人代指。唐李商隐《碧瓦》:“他时未知意,重叠赠娇饶。”此指弄玉。
【集评】
汤显祖评《花间集》卷二:七调独此不称。
华钟彦《花间集注》卷五:按此词咏弄玉事也。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此首咏秦弄玉。前结美,后结泛。
其四
江绕黄陵春庙闲(1)[1]。娇莺独语关关[2]。满庭重叠绿苔斑(2)。阴云无事,四散自归山[3]。 箫鼓声稀香烬冷(3)[4],月娥敛尽弯环(4)[5]。风流皆道胜人间。须知狂客[6],判死为红颜[7]。
【校记】
(1)闲:王辑本作“间”。
(2)满庭:王辑本作“满城”。斑:晁本、鄂本、陆本作“班”。玄本、汤本、张本、毛本、后印本、正本、四库本、清刻本、徐本、全本、王辑本、林大椿《唐五代词》、《唐宋人选唐宋词》本《花间集》均作“斑”,从改。
(3)箫:吴钞本作“萧”。
(4)弯环:晁本、茅本、玄本、汤本、合璧本、徐本、影刊本、王辑本作“湾环”。从鄂本改。弯:吴钞本作“蛮”,林大椿《唐五代词》作“鸾”,并误。
【笺注】
[1]黄陵春庙:即黄陵庙。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湘水又北,径黄陵亭西,又合于黄陵水口,其水上承大湖,湖水西流,径二妃庙南,世谓之黄陵庙也。”详见卷五毛文锡《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注〔二〕。
[2]娇莺:黄莺娇美的啼声。唐宋之问《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飞花随舞蝶,艳曲伴娇莺。”关关:鸟鸣声。《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唐白居易《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
[3]归山:归隐山林。唐白居易《晚秋有怀郑中旧隐》:“寥落归山梦,殷勤采蕨歌。”此指云雾散入山林。
[4]箫鼓:箫与鼓。汉刘彻《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亦指箫鼓声。南朝宋鲍照《出自蓟北门行》:“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5]月娥:月中仙女名。唐李商隐《燕台》之四《冬》:“浪乘画舸忆蟾蜍,月娥未必婵娟子。”弯环:弯曲如环,唐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月》:“金凤刺衣著体寒,长眉对月斗弯环。”此以月娥之眉喻月牙之状。
[6]狂客:狂纵不羁之人。唐李白《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予槌碎黄鹤楼》:“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7]判死句:唐鱼玄机《光威裒姊妹三人》:“暂持清句魂犹断,若睹红颜死亦甘。”判死:犹拼死。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一士判死兮而当百夫。”唐元稹《采珠行》:“海波无底珠沉海,采珠之人判死采。”红颜:女子艳丽的容貌。东汉班固《汉书·外戚传·孝武李夫人传》:“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亦代指美丽女子。唐白居易《后宫词》:“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集评】
贺裳《皱水轩词筌》:文人无赖,至驰思杳冥,盖自《高唐》作俑而后,遂浸淫不可禁矣。……至牛希济《黄陵庙》曰:“风流皆道胜人间。须知狂客,拼死为红颜。”抑何狂惑也,然词则妙矣。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须知狂客,拼死为红颜”,可谓说得出,妙在语拙而情深。然以咏二妃庙,又颇觉其不伦。
华钟彦《花间集注》卷五:按此词咏湘妃也。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按韩愈《黄陵庙碑》,此首宜咏湘妃,殊不贴切;然意境甚美。后结转入自身,快人快语,亦荒唐,亦妙。
其五
素洛春光潋滟平(1)[1]。千重媚脸初生[2]。凌波罗袜势轻轻(2)[3]。烟笼日照,珠翠半分明[4]。 风引宝衣疑欲舞[5],鸾回凤翥堪惊[6]。也知心许恐无成[7]。陈王辞赋[8],千载有声名。
【校记】
(1)素洛:汤本作“素落”。
(2)势:《历代诗余》卷三五作“试”。吴钞本此首落“素洛春光潋滟平。千重媚脸初生。凌波罗袜势”十八字。
【笺注】
[1]素洛:清澈的洛水。《尚书·禹贡》:“伊洛瀍涧,即入于河。”洛水源出陕西洛南县西北,东入河南,经卢氏、洛宁、宜阳、洛阳,至偃师纳伊河,称伊洛河,到巩县洛口入黄河。“洛”原作“雒”,三国魏黄初年间改为“洛”。《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黄初元年“十二月初营洛阳宫,戊午幸洛阳”。注引《魏略》:“魏于行次为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隹’加‘水’,变‘雒’为‘洛’。”素,指水色。潘岳《西征赋》:“南有玄灞素浐。”李善注:“玄、素,水色也;灞、浐,二水名也。”潋滟:水波荡漾貌。《文选》晋木华《海赋》:“浟湙潋滟,浮天无岸。”李善注:“浟湙,流行之貌;潋滟,相连之貌。”
[2]千重:层层叠叠,形容洛水潋滟波光。媚脸:妩媚之容貌,代指洛神宓妃。《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索隐》:“如淳曰:‘宓妃,伏羲女,溺死洛水,遂为洛水之神。’”
[3]凌波句:形容洛神步履轻盈。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4]珠翠句:谓首饰因光线变化而闪烁明灭。珠翠:珍珠和翡翠,指女性华贵的饰物。汉傅毅《舞赋》:“珠翠的而炤耀兮,华袿飞髾而杂纤罗。”
[5]风引句:形容洛神之仙姿。宝衣:绫纨之衣。《文选》陆倕《石阙铭》:“焚其绮席,弃彼宝衣。”李善注:“《六韬》曰:纣时妇人以文绮为席,衣以绫纨者三千人。”唐杜甫《即事》:“秋思抛云髻,腰支胜宝衣。”
[6]鸾回凤翥:形容宓妃仙姿如鸾凤回翔飞舞。唐韩愈《石鼓歌》:“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7]也知句:谓洛神与曹植虽两心相许,但终难成合欢之好。《文选》曹植《洛神赋》李善注谓:植求甄氏未得,昼夜思念,废寝忘食。操将甄氏嫁丕,后为郭后谗死,遗玉镂金带枕。植黄初中入朝,丕示以枕,植见之而泣,乃以枕赍植。“植还,度轩辕,少许时,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遂用荐枕席。”
[8]陈王句:指陈思王曹植所作《洛神赋》。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植字子建,善属文。黄初六年,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薨谥曰思,故称陈思王。曹植《洛神赋序》:“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集评】
玄本页眉朱批:陈思见之,定应把臂。
汤显祖评《花间集》卷二:洛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惊鸿游龙数语,已为描尽。
华钟彦《花间集注》卷五:按此词咏洛神也。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此首咏洛妃。结句五字,索然无味。
其六
柳带摇风汉水滨[1]。平芜两岸争匀(1)[2]。鸳鸯对浴浪痕新。弄珠游女[3],微笑自含春。 轻步暗移蝉鬓动,罗裙风惹轻尘[4]。水精宫殿岂无因(2)[5]。空劳纤手,解佩赠情人[6]。
【校记】
(1)匀:吴钞本作“句”,误。
(2)水精:汤评本、合璧本作“水晶”。
【笺注】
[1]柳带:柳枝细长,垂拂如带,故称。唐李山甫《寒食》二首之一:“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汉水:又称汉江。《山海经·西山经》:“嶓冢之山,汉水出焉。”《尚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为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宁强县北嶓冢山,初名漾水,东南经沔县为沔水,东至褒城合褒水,始为汉水。东南流经陕西南部,湖北北中部,合众多支流,至汉口入长江。
[2]平芜:草木丛生的原野。南朝梁江淹《去故乡赋》:“穷阴匝海,平芜带天。”
[3]弄珠游女:指汉皋游女遇郑交甫事。汉皋,山名,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文选》东汉张衡《南都赋》:“耕父扬光于清泠之渊,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李善注引《韩诗外传》:“郑交甫将南适楚,遵彼汉皋台下,乃遇二女佩两珠,大如荆雉之卵。”《文选》郭璞《江赋》:“感交甫之丧佩。”李善注引《韩诗内传》:“郑交甫遵彼汉皋台下,遇二女,与言曰‘愿请子之佩’,二女与交甫,交甫受而怀之,超然而去。十步循探之,即亡矣,回顾二女,亦即亡矣。”
[4]轻步句:形容游女风姿。蝉鬓:古时女子发式。晋崔豹《古今注》:“魏文帝宫人绝所爱者,有莫琼树、薛夜来、田尚衣、段巧笑四人,日夕在侧。琼树乃制蝉鬓,缥眇如蝉,故曰蝉鬓。”南朝梁萧绎《登颜园故阁》:“妆成理蝉鬓,笑罢敛蛾眉。”罗裙: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五《上声歌八首》:“行步动微尘,罗裙随风起。”
[5]水精宫殿:游女所居之处。唐韩偓《洞庭玩月》:“更忆瑶台逢此夜,水晶宫殿挹琼浆。”
[6]情人:指郑交甫。
【集评】
玄本页眉朱批:栝《洛神》一赋。
华钟彦《花间集注》卷五:按此词咏汉皋神女也。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此首咏江妃,语多泛设。
其七
洞庭波浪飐晴天[1]。君山一点凝烟[2]。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3]。 万里平湖秋色冷(1)[4],星辰垂影参然(2)[5]。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6]。
【校记】
(1)万里:《评点校注花间集》曰:“一本作‘万顷’。”
(2)参然:《历代诗余》卷三五作“森然”。
【笺注】
[1]洞庭: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湘资沅澧四水汇流于此,湖面广阔,横无涯际。在岳阳县城陵矶入长江。战国楚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飐:摇动。汉刘歆《遂初赋》:“回风育其飘忽兮,回飐飐之泠泠。”
[2]君山:在洞庭湖中,又名湘山,为湖中诸山最著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湖中有君山、编山,山有石穴,潜通吴之包山,郭景纯所谓巴陵地道者,是也。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矣。”唐李白《陪族叔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之五:“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3]此中三句:想像洞庭君山的神仙世界。晋王嘉《拾遗记》卷十《洞庭山》:“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帝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彻于山顶。……其山又有灵洞,入中常如有烛于前。中有异香芬馥,泉石明朗。采药石之人入中,如行十里,迥然天清霞耀,花芳柳暗,丹楼琼玉,宫观异常。乃见众女,霓裳冰颜,艳质与世人殊别。”真境:道教场地,亦指仙境。唐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月轮:圆月,亦泛指月亮。北周庾信《象戏赋》:“月轮新满,日晕重圆。”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4]平湖:南朝阴铿《度青草湖》:“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5]参然:参差不齐貌。
[6]罗浮二句:《艺文类聚》卷七引南朝宋谢灵运《罗浮山赋序》:“客夜梦见延陵茅山,在京之东南,明旦得《洞经》,所载罗浮山事云:茅山是洞庭口,南通罗浮。正与梦中意相合,遂成而作《罗浮山赋》。”“有路相连”指此。罗浮山,在今广东增城、博罗、河源等县间,为风景秀丽的粤中名山。相传东晋葛洪曾在此炼得仙术,山上有洞,列道教第七洞天。《元和郡县志》卷三四《岭南道》一《循州博罗县》:“罗浮山,在县西北二十八里。罗山之西有浮山,盖蓬莱之一阜,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曰罗浮。高三百六十丈,周回三百二十七里,峻天之峰四百三十有二焉。”南朝陈徐陵《奉和山池诗》:“罗浮无定所,郁岛屡迁移。”或谓,此用唐柳宗元《龙城录》记隋赵师雄迁罗浮遇梅花仙事。
【集评】
汤显祖评《花间集》卷二:“冷”字下得妙,便觉全句有神。
又:休文语丽而思深,名高八咏,照映千古。似此七词,亦尽有颉颃休文处。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飐”字、“冷”字,均妙绝。
华钟彦《花间集注》卷五:此词主要咏湘君,也涉及罗浮仙子。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此首似咏杜兰香,亦不甚切。次句君山,已明点湖南之洞庭湖。后结两句,用谢灵运《罗浮山赋序》意,序云:“客夜梦见延陵茅山,在京之东南。旦明得《洞经》所载罗浮山事云:‘茅山是洞庭口,南通罗浮。’正与梦中意相会。”语虽不经,要其所谓洞庭,则太湖中之洞庭山耳,一再附会,不知所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