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字数:4112

南乡子 欧阳舍人 炯(1)

嫩草如烟(2)。石榴花发海南天[1]。日暮江亭春影渌(3)[2]。鸳鸯浴(4)。水远山长看不足[3]。

【校记】

(1)陆本、徐本、影刊本调前作“花间集卷第六,欧阳炯十三首”。吴钞本作“南乡子八首”。张本此首前朱笔校补“花间集卷第六,欧阳炯十三首”。毛本、后印本、清刻本作“花间集卷六,五十一首”,下列细目,后作“南乡子,欧阳舍人炯”。鄂本作“南乡子,欧阳舍人炯”。

(2)如烟:吴钞本作“妒姻”。

(3)暮:毛本、四库本作“莫”。渌:吴钞本、《历代诗余》、王辑本作“绿”。

(4)浴:吴钞本作“欲”。

【笺注】

[1]石榴:又名丹若,涂林。因产自西域安国,故称安石榴。晋张华《博物志》卷六:“张骞使西域还,得大蒜、安石榴、胡桃、蒲桃。”唐刘禹锡《百花行》:“唯有安石榴,当轩慰寂寞。”唐万楚《五日观妓》:“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海南天:泛指南方地区。唐张籍《奉和陕州十四翁中丞寄雷州二十二翁司户之作》:“联飞独不前,迥落海南天。”

[2]春影:春日景物的影子。唐鲍溶《东邻女》:“双飞鹧鸪春影斜,美人盘金衣上花。”唐赵嘏《下第后归永乐里自题》之二:“公卿门户不知处,立马九衢春影中。”

[3]水远山长:唐李远《黄陵庙词》:“轻舟小楫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集评】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舍人《南乡子》八首,皆写炎方风土,别饶情致。此首起笔虽有点缀,后文终嫌太泛。

其二

其二(1)

画舸停桡(2)[1]。槿花篱外竹横桥(3)[2]。水上游人沙上女(4)。回顾(5)[3]。笑指芭蕉林裏住(6)。

【校记】

(1)《记红集》调名作“画舸”。

(2)桡:吴钞本作“挠”,误。

(3)槿:吴钞本作“”,误。外竹:林大椿《唐五代词》作“竹外”。

(4)沙上女:彊村本《金奁集》作“浣纱女”。

(5)回顾:雪本作“回头顾”。王辑本作“□回顾”。

(6)芭蕉:吴钞本作“色蕉”,误。裏:吴钞本作“袖”,误;彊村本《金奁集》作“下”。

【笺注】

[1]画舸:画船。南朝梁萧绎《赴荆州泊三江口》:“莲舟夹羽氅,画舸覆缇油。”唐岑参《早春陪崔中丞同泛浣花溪宴》:“红亭移酒席,画舸逗江村。”桡:船桨。

[2]槿花:木槿花。木槿亦作“木堇”。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夏秋开花,花钟形,单生,有白、红、紫等色,朝开暮落。栽培供观赏兼作绿篱。《淮南子·时则训》:“木堇荣。”高诱注:“木堇,朝荣莫落,树高五六尺,其叶与安石榴相似也。”唐韩翃《送李明府赴连州》:“春服橦花细,初筵木槿芳。”南朝梁沈约《宿东园》:“槿篱疏复密,荆扉新且故。”

[3]回顾:回头;回头看。汉蔡邕《翠鸟》:“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三国志·吴书·陆凯传》:“径还赴都,道由武昌,曾不回顾。”

【集评】

钟本评语:风流清绮,几胜《大堤曲》矣。

卓人月《古今词统》卷一徐士俊评语:隐隐闻村落中娇女声。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俨然一幅画图。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情景兼融,如身历其境矣。此八首中,惟二、三两首第四句各短一字,调风稍损,语气亦欠圆足。如“回顾”上或夺一“偷”字、“频”字,下首“临水”二字之间,或落一“溪”字、“秋”字,亦未可知。顾无他本可证,不敢坚执。至谱书以舍人既有此两首全同,势不能不列为“又一体”,自亦无可如何之事。依常情论,八首同题同调,一气呵成,作者决不至“贫于一字”,另取一体,其为漏夺,固可断言。况少此一字,于文气亦有未足耶!

其三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1]。孔雀自怜金翠尾[2]。临水(1)。认得行人惊不起。

【校记】

(1)临水:吴钞本作“临临水”,雪本作“林流水”,并误。王辑本作“临□水”。

【笺注】

[1]归路:归途。返回的道路。唐李康成《采莲曲》:“青荷莲子杂衣香,云起风生归路长。”

[2]孔雀二句:言孔雀临水照羽自怜。金翠尾:孔雀金黄翠绿的尾羽。汉刘向《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唐武元衡《四川使宅有韦令公时孔雀存焉》:“动摇金翠尾,飞舞碧梧阴。”

【集评】

钟本评语:语似乐府。

卓人月《古今词统》卷一徐士俊评语:说惊起者,浅矣。

谭献《词辨》卷一:“未起意先改”,直下语似顿挫。“认得行人惊不起”,顿挫语似直下,“惊”字倒装。

陈廷焯《云韶集》卷一:遣词用意,俱有别致。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孔雀临水看见有人来,吓了一跳,又似乎认得他,依然不动,还在那里照影自怜。读“惊”字略断,句法曲折,写孔雀姿态如生。

吴世昌《词林新话》卷二:或注曰:孔雀临水见有人来,吓了一跳,又似乎认得他,依然不动。并曰读“惊”字略断云云。此解全误。孔雀肯定认得行人,不是“似乎认得”,故虽行人惊之,亦知行人无害己之心,依然不受其惊也。“惊起”,成语,中间“不”字。“惊”字不连上文读,亦不略断。以“惊”字为吓了一跳,令人绝倒!读“惊”字略断,然则另二首之“林”字、“抬”字亦略断否?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孔雀于他处为珍禽,在南中则习见,故见人不惊。作者用意在此。孔雀自怜翠尾,故见丽妆则开屏自炫,临清流而顾影,深得物理。临水开屏,光彩烂然,得“远岸”、“明霞”,为之映带,益见绚丽,可知首两句之景,亦曾费经营也。

其四

洞口谁家[1]。木兰船系木兰花(1)[2]。红袖女郎相引去(2)[3]。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3)。

【校记】

(1)船:四印斋本作“舡”。

(2)红袖:吴钞本作“细袖”,误。

(3)春风:王辑本作“东风”。

【笺注】

[1]洞口:山洞入口。南方土著所居称洞。唐元结《无为洞口作》:“无为洞口春水满,无为洞傍春云白。”

[2]木兰船:木兰树所造之船,南朝梁刘孝威《采莲曲》:“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亦称木兰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唐罗隐《秋晓寄友人》:“更见南来钓翁说,醉吟还上木兰舟。”木兰花:唐李商隐《木兰花》:“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此指木兰花树。

[3]相引:相招,相约。唐岑参《春半与群公同游元处士别业》:“胜概忽相引,春华今正浓。”

【集评】

钟本评语:“木兰船系木兰花”,淡语而俊者也。乐天“紫薇花对紫薇郎”,亦殊有韵。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信笔剪景,而南国民间,痴儿憨女,无邪无虑之情自见。

其五

二八花钿[1]。胸前如雪脸如莲(1)[2]。耳坠金镮穿瑟瑟(2)[3]。霞衣窄[4]。笑倚江头招远客(3)。

【校记】

(1)如雪:王辑本作“为雪”。

(2)金镮:吴钞本作“镮”,下空一格。镮:钟本、毛本、后印本、正本、四库本、清刻本、全本、王辑本作“鬟”。玄本、彊村本《金奁集》、《唐宋人选唐宋词》本《花间集》作“環”。

(3)倚:雪本作“指”。

【笺注】

[1]二八花钿:指少女。二八:十六岁。谓正当青春年少,多言女子。南朝陈徐陵《杂曲》:“二八年时不忧度,旁边得宠谁相妒。”花钿:用金翠珠宝制成的花形首饰。南朝梁沈约《丽人赋》:“陆离羽佩,杂错花钿。”

[2]胸前如雪:言胸前肤色如雪。韩偓《余作探使以缭绫手帛子寄贺因而有诗》:“帝台春尽还东去,却系裙腰伴雪胸。”脸如莲:脸颊如莲花。唐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李隆基《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

[3]耳坠句:言戴金玉耳饰。瑟瑟:碧色宝石。《周书·异域传》下《波斯》:“(波斯国)又出白象、师子……马瑙、水晶、瑟瑟。”《新唐书·高仙芝传》:“仙芝为人贪,破石(国),获瑟瑟十余斛。”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八《金石》二《宝石》:“《山海经》言骒山多玉,凄水出焉,西注于海,中多采石。采石,即宝石也。碧者,唐人谓之瑟瑟。红者,宋人谓之靺鞨。今通呼为宝石。”唐杜甫《石笋行》:“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

[4]霞衣:喻轻柔艳丽的衣服。唐李峤《舞》:“霞衣席上转,花袖雪前明。”

【集评】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胸前如雪”四字,前人亦不常道。末句似率直,而实逼真。

其六

路入南中[1]。桄榔叶暗蓼花红(1)[2]。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2)[3]。树底纤纤抬素手(3)[4]。

【校记】

(1)榔:全本作“桹”。暗:雪本作“里”。

(2)豆:吴钞本作“荳”。

(3)树:《词谱》卷一作“叶”。

【笺注】

[1]南中:本指川南、云贵或岭南,泛指南方,南部地区。谢朓《酬王晋安》:“南中荣橘柚,宁知鸿雁飞。”唐王建《荆门行》:“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

[2]桄榔:亦作“桄桹”。俗称砂糖椰子、糖树。常绿乔木,羽状复叶,小叶狭而长,肉穗花序的汁可制糖,茎中的髓可制淀粉,叶柄基部的棕毛可编绳或制刷子。《后汉书·西南夷传·夜郎》:“句町县有桄桹木,可以为面,百姓资之。”《文选》左思《蜀都赋》:“布有橦华,面有桄榔。”刘逵注引张揖曰:“桄榔,树名也。木中有屑如面,可食,出兴古。”唐张九龄《送广州周判官》:“里树桄榔出,时禽翡翠来。”唐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蓼花:红蓼花。唐罗隐《姑苏城南湖陪曹使君游》:“水蓼花红稻穗黄,使君兰棹泛回塘。”

[3]红豆:红豆树、海红豆及相思子等植物种子的统称。其色鲜红,诗词中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树底:树下。唐韩偓《残花》:“树底草齐千片净,墙头风急数枝空。”纤纤抬素手: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集评】

钟本评语:“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致极清丽,入宋不可复得矣,嗟夫!

卓人月《古今词统》卷一徐士俊评语:致极清丽,入宋不可复得。

王士禛《五代诗话》卷四引《边州闻见录》:蜀多红豆树,坚致,纹如蠃,土人不甚爱惜,每于成都市得之。“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欧阳舍人词也。

陈廷焯《云韶集》卷一:好在“收红豆”三字,触物生情,有如此境。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此亦咏南峤风土者。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花间词体》评《南乡子》二首:第一首词中所描写的“桄榔叶”、“蓼花”、“红豆”,第二首描写的“孔雀”,都是南方特有的风物。前首写南方的风景,写出了少女们采撷红豆的情景,是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图画。后一首描写孔雀临水照影,金翠尾与晚霞相照映,也构成了一幅色彩鲜艳的画面。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全文写南中风土,人物如画。初来台湾者,同有此感,惟此间不产红豆而已。

其七

袖敛鲛绡(1)[1]。采香深洞笑相邀(2)[2]。藤杖枝头芦酒滴[3]。铺葵席[4]。豆蔻花间趖晚日(3)[5]。

【校记】

(1)鲛:玄本作“绞”。

(2)笑相邀:王辑本作“笑邀”。

(3)豆蔻:吴钞本、汤评本、合璧本、王辑本、《唐宋人选唐宋词》本《花间集》、林大椿《唐五代词》作“荳蔻”。间:吴钞本作“开”。

【笺注】

[1]鲛绡:亦作“鲛”。传说中鲛人所织之绡。亦借指薄绢、轻纱。《文选》晋左思《吴都赋》:“泉室潜织而卷绡,渊客慷慨而泣珠。”刘逵注曰:“俗传鲛人从水中出,曾寄寓人家,积日卖绡,绡者,竹孚俞也。鲛人临去,从主人索器,泣而出珠满盘,以与主人。”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南海出鲛绡纱,泉室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服,入水不濡。”唐温庭筠《张静婉采莲曲》:“掌中无力舞衣轻,剪断鲛破春碧。”

[2]采香:采集香料。古时南方出香料,人多采香为业,有采香户及香市。宋李昉《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明周嘉胄《香乘》引《述异记》云:“香洲,在朱崖郡洲中,出诸异香,往往不知名焉。”“日南郡有千亩香林,名香往往出其中。”“日南有香市,商人交易诸香处。”“南海郡有采香户。”《大明一统志》云:“广东德庆州,有香山,上多香草。”

[3]芦酒:庄绰《鸡肋编》卷中:“又羌人造嗅酒,以荻管吸于瓶中。老杜《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诗云:‘黄羊饫不膻,芦酒多还醉。’盖谓此也。”

[4]葵蓆:葵草所织之席。

[5]趖:走,移动。汉许慎《说文解字》:“趖:走意。”清段玉裁注:“今京师人谓日跌为趖。”此指豆蔻花间日影西斜。

【集评】

钟本评语:“豆蔻花间趖晚日”,“白香里小沙汀”,小小情致,俱属词手。

张德瀛《词征》卷三:趖,昨和切,《通俗文》:“短也。”欧阳炯词:“豆蔻花间趖晚日。”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溪岭间人,诚怀、葛之民也,读此令人神往。

其八

其八(1)

翡翠。白香里小沙汀[1]。岛上阴阴秋雨色。芦花扑。数只鱼船何处宿(2)。

【校记】

(1)以上八首《南乡子》,陆游跋《金奁集》谓是温庭筠词。然《花间集》、《金奁集》俱作欧词。陆游曾两跋《花间集》,当知其为欧词,未解跋《金奁集》时何故云是温词?当从《花间集》作欧阳炯词。

(2)鱼船:玄本、毛本、后印本、正本、四库本、清刻本、全本、《历代诗余》、王辑本作“渔船”。鄂本作“鱼舡”,四印斋本作“渔舡”。

【笺注】

[1]沙汀:水边或水中的沙地。南朝梁江淹《灵丘竹赋》:“郁春华于石岸,赩夏彩于沙汀。”唐杨凌《梅里旅夕》:“枫浦蝉随岸,沙汀鸥转流。”

【集评】

汤显祖评《花间集》卷三:短词之难,难于起得不自然,结得不悠远。诸词起句无一重复,而结语皆有余思,允称合作。

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附录》:《花间集》载有《南歌子》七首,类宫怨之作,不得比之《竹枝》。惟《南乡子》八首,实皆纪岭海风土,语义与《竹枝》为近。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写蛮乡新异景物,以妍雅之笔出之。较李珣《南乡子》词尤佳。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欧阳炯《南乡子》八首,多写炎方风物。不知其以何因缘而注意及此。炯蜀人,岂曾南游耶?然其词写物真切,朴而不俚。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而为写景纪俗之词,与李珣可谓笙磬同音者矣。

唐圭璋《词学论丛·唐宋两代蜀词》:其《南乡子》八首,写炎方风物,又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而能朴质真切,别有意致。

华钟彦《花间集注》卷六:欧阳舍人词八首,皆咏越南风物。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亦复甚佳,然视前诸作为逊,盖风土特征不足,移人不如前作之甚也。


三字令献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