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暴力的人往往是内心怯懦的人

字数:1742

窦文涛:过去有这么一个词叫“歇斯底里”,原来西方人认为这是一种妇女才会得的病,好像它最早的词根指的就是子宫的意思。过去某个年代认为歇斯底里是妇女的一种毛病。您刚才谈到有时候女性要是绝了意,在手段上能比男的更狠。那是因为大脑构造不同,还是气质类型不同呢?

李玫瑾:跳出这个具体案子来讲,在人类的群体当中,特别暴力的人往往是内心怯懦的人,然后他往往以一些非常残忍的方式来做事。这种人恰恰是生活中无能的人,因为他要是有能力,就不会用这种方式了。所以,处在社会底层,又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生活负担又非常重的女性,在做事的时候会用非常极端的强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痛苦,也就会用非常狠毒的方式了。

窦文涛:他们家的一个亲戚说杨某某在18岁的时候有自言自语的现象,但是另外两个亲戚又说她没有这种现象。从法医的角度来看,考不考虑她有精神疾患的可能呢?

李玫瑾:我认为这个案件大家一看就能看出来,她如果有精神疾患,是不会在杀人之后我们才看出她有精神疾患的,应该在这之前大家就会看出她这人不正常了。另外,从她这个行为我们看得出来,她还是很平静地离开家的。

余世存:而且,她还让她一个亲戚以后有什么好吃的给她奶奶吃,我觉得这还是一个正常的人。

李玫瑾:从她的整个行为来看,这完全是属于已经想好的、不属于混乱的行为。我们把混乱的行为称为失常,但她的行为不属于失常行为,她完全是在她计划和控制范围内去做这件事情的。从她前后的行为来看,她完全没有精神状态异常的表现。要是她精神状态异常,她不需要把孩子领到山坡去,她就在家里拿出个斧子随便砍啦。她是把孩子领开了,不在家里做,而是在山上做,然后被人发现了,对吧?她把四个孩子都领了,一个都不差,然后往每个脑袋都砸了。所以,你看出她一个什么特点呢?她做这个事情是有考虑的,而且她是有安排的。所以,我认为她不存在精神异常,但这只是一种猜测。

窦文涛:她最后自己也服下除草剂,我觉得这个情况她老公看见都傻了。她老公外出打工回来以后,还有一个孩子还没断气,抱着就往医院跑,跑到半路上就断气了,又抱回来。我可能有些苛责,我觉得她老公最后也自杀了,像他这种遭遇这么大灾难的人,比如说当地一些干部或者救助的人员不得看住他一点吗?

李玫瑾:人要想自杀是看不住的,明白吗?如果一个人想自杀,即使有别人陪着,他也会找个机会去做这事的。自杀也是一个人特别的一个抉择了,所以你看也看不住他,除非你能够打消他自杀的念头。要打消她老公自杀念头的话,这个村里的人包括村干部都是做不到的,必须得有特别专业的人来做。但我认为这也很难,因为我们知道人活着就是一份情意嘛,他所有牵挂的人都没了,这种情况下你看也看不住他,而且你也要睡觉,你也不能24小时看着他。

余世存:除了李老师说的情意以外,杨某某老公的自杀也证明了杨某某的无望、无能,生活已经没有活路了。

窦文涛:你说这种没有活路不是咱们所理解的,她还不至于饿死,对吧?那么,那是一种什么呢?

余世存:比如说第一层,他们家在村里边是独户,已经跟村里拉开了距离,几乎被屏蔽了,包括很多时候村里开会,他们家也没有人去参加,是吧?这样的话,她基本上生活中是没有圈子了。

窦文涛:对。即便不说这个偏远农村里的妇女,就说今天城市里一个“80后”的年轻妈妈吧,她有四个从3岁到6岁不等的孩子,也没有人帮她,她一个人每天在10平方米的房子里转,你说她是不是也会发疯啊?

李玫瑾:会啊。我自己虽然就一个孩子,我记得大概有两三个月就我自己来带,那时候就觉得情绪特别大,动不动就想哭。心理学上怎么来解释情绪呢?情绪就是人的需要在满足与否的情况下出现的生理反应、心理体验和外部表现。也就是说,情绪问题涉及生理上的问题。有时候生理上的问题很复杂,比如女性在月经期间会出现一些情绪的波动。

窦文涛:紊乱。

李玫瑾:对。所以,有些问题你完全去找外部的原因,你肯定找不到,但是它又跟外部有关系。有时候外部关系和他的生理关系又有一个时间差,比如说他这个刺激是3号发生的,但他的心情反应是过了三四天之后的。有时候我们生活中也是这样,你经历了一个事情,当时没事,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一下就觉得情绪低落,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提不起精神来了。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我说,杨某某这个女性一定是经历过生活中很久的一个挫折感,这个挫折感让她的情绪慢慢积累起来了,包括政府对她低保问题的处理,我认为这也是压倒她的一根稻草吧,但事实上还有很多她生活中的负担我们现在可能没有看到。

余世存:她没有盖房子,我觉得这也是一直在村里被议论的。因为村里其他人可能都盖新房了,只有他们还住在那种地方,这个本身在村里就比较受歧视了。这个压抑对她来讲,我觉得已经不是生活很苦的问题了,而是她完全找不到改善的路径了。


女性比男性更应该受教育可以通过养老待遇来控制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