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发展不完整的人是“有毒的土豆”
窦文涛:余老师有什么问题?
余世存:没有什么问题。这个案件确实是很轰动,不过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很多网友在刷屏的时候基本上是处于失语状态,只能重复大家所知道的一些材料,在材料之外就没法说了。倒是有一个人我看到他说了一句话蛮有意思的,他说我们在这样的案件面前无话可说,只能把这样的人当作危害我们的那种“有毒的土豆”,我们要在地里把它找出来挖掉。但是,我不知道像李老师你们怎么来看待这样的人。我们身边如果有这样的人,该怎么办?
李玫瑾:其实这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怎么不要让生活中出现太多这样的人,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怎么识别身边这样的人。我想,实际上第一个话题更为重要。第一个话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是养出来的,尤其人性是养出来的。这个“养”里头很微妙,所以我们特别需要知道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早年的抚养,人和别的动物一个最大的不同在于,人至少有一年的时间完全不能自理,要完全依赖于别人。比如说,我们知道婴儿的脖子不能动,所以我们要把他放在胳膊肘这个地方。为什么要放在这个地方呢?我们说是要托着他的脖子,但是可能很多人不明白,你把他放在这个地方的时候,你就会把自己的气味(嘴和鼻子出的气是最重的气味)天天打在他的脸上,所以他在记住你的过程中,除了接触你的身体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记住了你的气味。包括你给他拍嗝的时候,把他放在你的肩膀上,他也会记住你的身体带给他的感受。当然,可以由妈妈来拍他,也可以由爸爸来拍他,但如果两个都有的话,孩子的心理就会发育得特别好。如果只是妈妈来拍他的话,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窦文涛:有人说他2002年以后停止作案是因为他儿子考上学了。 [80] 您认为是这个原因吗?
李玫瑾:我对这个案犯有一个分析,我认为他有一部分情感。你看他在父亲去世之前是有照顾父亲的,这说明什么?他对父亲是有情感的,所以他这个人不属于反社会人格,就是不属于养不出情感的那一类人。他有情感,但他的情感是不完整的。人的心理发展是养出来的,它是这样养的:先是抚养人一对一的叫作依恋的情感,然后就是对亲人的情感。因为在抚养过程中除了妈妈之外,别人也要搭把手,然后他知道这是咱家人,他会对你放心,比如说妈妈不在,他跟着你也行,要是陌生人的话,他就会害怕了。所以,依恋之后紧跟着发展的就是亲情。慢慢地,他走出了家门,那就是伙伴情了,再发展就是同学情了。同学交往的话,先是同性,再是异性。到什么时候他情感发展完整了呢?就是当他对陌生人也有一种情感,就是我们讲的博爱。博爱,就是我见到不认识的人,我看他很可怜,我也会去帮助他。这个情感叫社会情感,有它就特别好了。高某某的问题在哪儿?他有情感,但情感不完整。他在儿子有出息的时候意识到:我要是再这么做,可能会影响到我儿子的前途。那说明什么?他对儿子的这份情感阻止了他去作案。
窦文涛:可能也是因为有这份情感,他还跟记者表示过愿意捐献自己的器官。
余世存:那就是他还有这个需要。
李玫瑾:所以说这份情感阻止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