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之间知识不对等容易积怨

字数:1318

窦文涛:我听北京宣武医院的医生说,如果老人家真的不行了,那就不要插管了,不要做一些太残酷的治疗。你要是跟年轻一点的讲,还能讲得通。但是,很多老伴儿,你知道他那个感觉就是要用尽一切手段,哪怕老伴儿已是个植物人,他也要救到底。实际上,很多时候他是有一个丧偶之后不能接受的问题。只要老伴儿喘着气,就还维持着他的一个信念,他就觉得所有的孩子就是倾家荡产也得让爹妈维持着这个生命,要不然你就算不尽心。但是,你知道中国老人又最抠门了。为什么很容易发生这种暴力事件呢?他天天看着ICU的账单,你知道他心情那个矛盾哪!

李玫瑾:这还是人们的一种态度问题。我见过一个病人,他的血有栓,是一种血毒,需要做换血治疗,他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也说要把房子卖掉,后来给他申请了基金会的赞助,换了五次血,但是也没救过来。我看到现在很多孩子得了白血病,会在网上发布一些消息,包括记者也会发善心,发动大家去捐钱。可能我是学哲学出身的,相对来说比较理性,我看到这些就在想中国人对待生死应该有一种什么态度。电视台播过一个节目,有一只狼生了一窝小狼崽,它把其中一只叼到水边去了。有个小伙子人很好,一看那儿有一只小狼很可爱,就把它抱回宿舍,每天给它喂牛奶,给它各种爱护和照顾。小狼大了以后,这个人就把它送回狼群。但是,小狼回狼群以后抢不着食物,到了成年发情期的时候,很快就被别的狼咬得一塌糊涂。后来因为它受伤了,这个人就哭着把它杀了埋掉。所以我在想,这实际上是有一个自然法则。你救下它,只是看了它的病,你有没有想过它的一生怎么过?因为它本身的遗传基因带有缺陷,它这个命是救下来了,可是它大了以后要生存,它面对的压力有多大啊!最重要的是,如果换作是人,他将来要结婚,要不要生孩子也是个问题,他生的孩子是不是也会有遗传缺陷问题呢?

窦文涛:很多时候是不是因为我们感情上很难接受呢?

李玫瑾:我们怎么去认识生命的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现在特别需要讨论的一个问题。

马未都:您这命题太大,老百姓不考虑哲学,只考虑现在我能不能过这关。我觉得医患之间最大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知识不对等。医学是最难学的,你跟我说那病,你开的药方我连字都不认得,我哪知道是怎么回事。一个朋友有一回来找我咨询,说他要告某个医院。怎么回事呢?他爹不行了,插着各种管子,最后全家悲痛地做出决定,就是拔了这些管子,让他安乐去往天国吧。结果把这些东西拔完了,他爹醒过来了,还坐起来说饿得不行了,后来又活了好长日子。原来是药把他拿住了,因为给他输了各种药嘛,结果他想说话说不出来,饿了也说不出来。我朋友就要打官司,说:“这叫什么治病啊?!”我们现在过度医疗是很多的,这就是典型的过度医疗。我跟朋友说:“你这告不了,你听我的,别瞎告。你说你什么诉求啊?你爹是拔了管子,可他好起来了,对不对?”但是,他愤怒得不行。他为什么愤怒呢?当然,他是一个有知识、有钱的人,不会冲上去闹事。但是,如果他是一个没知识、没钱的人,他就会闹事,对不对?

窦文涛:他归咎于这个的话,那医生成凶手了,是吧?我老觉得这个跟丧失亲人的痛苦需要宣泄有关。而且就像你说的,医患之间知识不对等,你要是怀疑医生的话,你可以找出太多理由来,比如他某一次用的药该用不该用,这就很容易激起怨愤,再加上你本身就有悲伤。

马未都:还有就是迁怒。我认为各种不平等的事件反复出现,这个人除了在医疗这儿直接发生问题,他可能还遇到一些其他的问题,就全在这儿爆发了。伤医事件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狠,导致现在医生联合起来去做这种反暴力的呼吁。我觉得这个不是我们今天在这里谈谈就能解决的,应该是国家要有一个全盘考虑。


很多家属潜在地觉得医生不是好人很多伤医事件都跟鼻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