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第21期: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大家好,欢迎来到罗辑思维捧场,今天我们说一个特别俗的题目,岳飞和秦桧,小时候听岳飞传,哎呀,那个评书真的很迷人啊!我跟我老爹第一次冲突就发生在听这个书。
有一次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误,他那天中午偏不让我听,我就气得要死,坐那儿堵气,然后老爹问了我一句话,说你是死了爹也得听这个是吧?我说对,死了爹都得听,我爸啪就给了我一嘴巴,当时就迷成那个样子。
听《岳飞传》评书的时候,对这个故事的概念其实特别简单,说的是岳飞所向披靡,秦桧大奸大恶,宋高宗赵构昏庸无能,这个故事就是非常简单的情节。
后来稍微大一点之后就发现不是这么回事,这个秦桧其实不重要,别看他跪在岳王坟前好像千古罪人,真正的千古罪人是赵构,是高宗,为什么呢?
因为他怕岳飞直捣黄龙府,迎二圣回朝,那俩皇帝回来了,他怎么办啊?
他就得脱袍让位,所以他就要十道金牌,还是十二道金牌催岳飞班师,即使是朱仙镇郾城大捷也不要了,然后自毁长城把岳飞杀掉,以保住自己的皇位。
读史书读得深一点的人可能是这样的一个印象,但是随着我读这段史料,读得越深越发现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为什么岳飞必须死?
其实是理解所有的传统权力社会的一把钥匙,今天我们就试着解一解。
岳飞之所以必须死其实特别蹊跷,你想宋代是有祖制的,太祖皇帝当年在太庙里就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的非常清楚,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不杀,子孙当皇帝的只要杀这种人,天必谴之。
虽然这个是在祖宗的太庙里供着,是一个皇家的秘密,但是在靖康之乱的时候基本上外界都知道了,而恰巧在两宋交接的时候,发生了三起杀大臣的事,第一起是张邦昌,张邦昌怎么回事呢?
今人当时给他立下了一个傀儡,说那个赵家人没资格当皇帝了,你来,咣给老头摁那当皇帝。
哎呀,张邦昌哭啊!天天死活都不敢,既不敢进正殿,然后把所有的府库都封了,然后等金人一退走,张邦昌赶紧抱着玉玺就去找赵构说来来,你来,我这肯定不行,但是赵构为什么对这个没有什么错处只是被动的当皇帝的张邦昌还是要杀?
道理很简单,因为皇统不对嘛。
如果你不杀张邦昌那你的皇位怎么来的?
噢,金朝人打败了赵宋皇家,然后把位子传给了张邦昌,张邦昌传位给你,你等于是一个伪朝的后代啊!
那怎么行呢?他只有把张邦昌杀掉,在政治上的合法性才成立,我不承认我是从张邦昌手里拿到的政权,所以张邦昌该死。
第二个呢是太学生陈东和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叫欧阳澈,这两个人呢上书言事,但那个话实在说得太难听,难听到已经非常危急到赵构的统治了,他就是说,说你赵构就不该当皇帝,那个钦宗皇帝没死啊!他只是北狩啊!他人还活着呢!你这怎么能当皇帝呢?你只能叫称制而不改元,你当家你做主,但是年号还得用钦宗的,什么时候迎二圣还朝,钦宗继续当皇帝。
他就老说这个,赵构就烦了,就觉得这么危难的时候你还在这儿裹这个乱搞意识形态斗争,然后把这个陈东和欧阳澈就杀掉,可是即使是杀掉陈东和欧阳澈之后,你会发现赵构立即开始做反面文章,然后过不了多少天,说哎呀!
真后悔啊!不该杀啊!等等,然后又是写信啊,又是给人家做各种各样的政治表示啊等等。
而对面的那个伪齐,就是刘豫后来又形成了一个伪王朝,就把陈东和欧阳澈的牌位供在那儿,你看宋家的皇帝不对头吧?
怎么能杀上书言事者嘛,所以你从这个例子可以看的出来,对于宋代当时的社会风气来说,杀大臣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是一种在道德上非常站不住脚的行为。
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要杀岳飞?而且是功勋如此卓著,在任何具体的错处上又逮不着,最后不是说莫须有吗?
也许有,或许有,当然这句话好多说法了,但总而言之,逮不着任何错处,为什么还要杀?这是一个疑点。
第二个疑点就更有意思了,大家都在说,说赵构就怕迎二圣还朝,这个说法其实你越读历史书越觉得扯淡,因为第一,迎二圣还朝这个说法不是别人提的,是高宗赵构自己提的,而且岳飞这个人他不是那种愣头青,迎二圣还朝然后把你给替了,他没那么傻。
岳飞在有一次出兵的时候,给高宗赵构上的奏表里面就特地还写了这么一笔叫迎天眷还朝,什么意思啊?
就是我只是把皇上的亲戚给接回来,原来都说迎二圣迎渊圣皇帝就是宋钦宗还朝,但是他在这一次出师上表的时候,他特地改了一个词叫天眷,就是他只是你的家属。
而且岳飞是有这个政治脑筋的,更何况其实迎二圣还朝高宗赵构也是把他当一张政治牌来打,有一次他跟金兀术,就是《岳飞传》里面那个金兀术在谈判的时候,对方是同意的,说把钦宗还给你,所以他已经指定开封府,说你替渊圣皇帝造他的宫殿吧。
这件事情离事实最近的有一次,就是离实现最近的有一次,就是高宗跟北人经过谈判,说把自己的亲母亲韦皇后韦太后给迎回来,然后钦宗赵桓,当时徽宗已经死了,钦宗赵桓就跪在地下,攀住了韦太后的车驾就说,你回去跟我弟弟说,我回去就想当一个太乙观的观主,他无敢望也。
什么意思?就是我回去你给我一个道观,因为那个宋代的道观嘛,往往都有一些土地啦,有一些供养,我就当一个道士去,我出家,然后我获得一个起码的供养,他无敢望也,就是什么当皇帝想都不敢想,让我回去就好。
那韦太后也把这个话带给了赵构,所以这一件事情,当时并不是说是一个绝对不能提的政治禁忌,不存在,而且岳飞是知道这个禁忌,而且是绕着走的,这是非常清楚的,那么跟往深说一点,就算钦宗回来了,对高宗赵构是不是就构成了地位上的威胁呢?
就是如果你手里没有军队和朝臣的任免的人事权的话,你再有再大名位又怎么样?
更典型的是明代,明代初年,朱元璋把张士诚也打败了,整个吴国也建立了,差不多了,他尊的是小明王韩林儿的国号,奉人家的正朔,后来怎么办?
派廖永忠去,把小明王接来到南京来当皇帝来,路上船走到瓜步州那儿人家就直接弄死了,当你手里有军队的时候,你光有点名份有什么用啊?
我们就说宋代本身吧!其实宋徽宗一看金人打来了,跑了,我为国家祈福,去镇江烧香去了,然后还带着军队,带着自己的人马跑到镇江,然后把皇位生生地塞给宋钦宗说你在这当皇帝了,我去为国家祈福烧香去了,其实不就是跑了吗?
跑了之后怎么办?那个宋徽宗觉得安全了,安全了又开始发令旨,发各种圣旨,太上皇令旨,宋钦宗只要做到皇帝位置上,你发什么令旨?
国家这么乱,你还给我添乱,你发一道我就发一道,到最后太上皇在镇江的时候发现谁都不听他的了,没有军队和权力,你身边那几个兵能保护到你什么?
所以后来第一次金人围困开封汴京之后,然后退去,徽宗就回来了,回来之后怎么办?坐牢啊!
说是奉养太上皇在隆德宫,那跟坐牢有什么区别?宋徽宗还跟宋钦宗抖心眼儿,说你看咱们爷俩吧,都在汴京呆着不合适,这样,我呢,我到洛阳帮你招兵去,我帮你招兵,万一金人再打过来,咱们爷俩分处两地,它安全系数高啊!跟美国总统似的,正总统和副总统不坐同一架飞机啊!宋钦宗说别废话了,我还不知道你,你跑洛阳去干什么我还不知道吗?
你要知道宋徽宗给宋钦宗上表啊!说皇帝陛下署名是什么?老拙,就是我这个又老又笨拙的一个老人,我想替你尽点心力,别废话接着在隆德宫里呆着吧!
那年10月10号宋徽宗过生日,钦宗毕竟是儿子,去给他祝寿,哎呀,他高兴的不得了,然后老人家颤巍巍地倒了一杯酒,给你喝一杯酒,宋钦宗一看这杯酒他心里疑惑,我知道你这酒里有什么啊?
后面他一个随从就踩了踩他脚跟,别喝,他就生就没喝,老爹过生日给他递一杯酒,口称陛下敬老臣的一杯酒就生不喝,最后宋徽宗是号泣而走。
所以你说一个已经失去了权位的皇帝,就是宋钦宗回到了赵构身边,真能对他的皇位构成威胁吗?
此前此后包括眼前这点儿事就这么发生,难道宋高宗赵构不明白吗?那为什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他还是要坚持杀掉岳飞呢?
为什么岳飞必须死?我们对岳飞的印象都是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金营里甚至喊出一句口号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说他是军神一般的人物,你看岳飞在中国古代跟关王爷是一起供的,叫关岳庙嘛,战神啊,但岳飞真的有这么神吗?
你真的仔细去爬梳史料,你会发现岳飞的朱仙镇大捷,就是所谓郾城大捷,实际上写的最天花乱坠的实在一本书里叫《金佗粹编》,这本书谁写的?
岳飞的孙子岳珂写的,而在当时的官修史书里其实根本就没有把这个大捷看得多重要,甚至在官修史书当中都没有提到朱仙镇这几个字。
当然了,这也说不清,因为秦桧和他那个孩子叫秦僖两人后半辈子没干别的事,天天跑到宫里去改官修史料,所以也不知道是不是改了,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岳家军当时是步军,如果你再深入敌后,不是在中州战场自己的主场作战,真的是直捣黄龙府,包括会宁府,徽钦二帝受罪的那个地方,那是在黑龙江阿城啊,跑到那儿去,你步兵怎么打得过骑兵?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事实上当时宋朝的国力已经不支持这一场战争了,北宋是很富强的了,最富的时候是宋神宗时代,一年收入大概是六千多万,六千多万贯,可是到两宋交接的时候,兵荒马乱,中央政府的税收已经只有一千万,一直到十二世纪的中期才恢复到六千万贯的水平。
可是你知道当时岳飞一年的军费是多少?光这一只军队一年七百万贯,所以皇帝老儿基本上是在家里扫仓库给他啊!
他又不能不扫,而宋高宗是一个非常勤俭的皇帝,制造宫室其实没有那么壮丽豪华了。
据说他那个大殿主殿经常都换牌子,干什么就换一个名字,因为没有那么多宫殿嘛,我们从诗里得到的什么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没有那么糜烂,为什么?打仗啊!得筹军费啊!
可是问题来了,这为什么都得筹军费呢?为什么不能让这个将帅自筹啊?
往往很多王朝到后期兵荒马乱的时候都是将帅自筹军费啊!清代晚期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都是自筹军费啊!
宋高宗从这一点算盘是打的明白的,不能让你们自筹啊!你自筹我这儿是松快了,你们将来全割据了,所以宋太祖定国家制度的时候,就把行政权,司法权和财政权分开,财政权叫转运使,直接对中央负责,如果这三个权力,你又管老百姓,又管判案子,还管财政税收,你就是军阀,什么节度使啊?你就是造过反的人。
所以宋高宗非常清楚,即使扫仓库,勒紧裤腰带,我也得供你的军费,要让所有的老百姓和军卒知道,这支军队不是你岳飞养活的,是我养活的哦,所以当时宋代财政那么艰困的情况下,能不能支持岳飞能够直捣黄龙府迎回二圣可能也是一个问题。
其实后代的史家,你会看到一个清晰的脉络,比如说离那个时候非常近的人,比如说朱熹,有一次有一个学生就问朱熹,说如果高宗趁那个时候国事稍张,是不是能成功的呢?
这必不和就跟他打,朱熹的答案是这样的,说将骄兵惰,未可知也,说你就岳飞那些人和当时的战斗力,未可知也,真的是不一定啊!
所以你看后来的所有的史家,什么赵翼啊,什么钱大昕啊,包括近代的胡适啊,都讲这样的话,就是说当时谈和,不是投降路线了,就是谈和,跟金兵保持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划分是最有利,最理性的一个选择。
所以岳飞的作用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大,这几乎是一个定论了,那问题来了,既然打不赢,高宗赵构心里他想的最主要的敌人是什么?
恰恰不是什么徽钦二帝,恰恰不是什么金兀术,而是你岳飞本人,因为你那么能打,你掌握了全国几乎七分之五的兵马,然后你还打赢了,你不当皇帝谁当皇帝啊?
当然我们现在都觉得,岳飞忠臣啊,那背上刺着字呢!精忠报国啊!高宗也写四个字精忠报国赐给他,忠臣啊!我怎么会干那个事?岳飞后来临死的时候有人劝他反他都不反,这种人。
高宗也这么想,有一次高宗在那说,哎呀!这个岳飞还是个忠臣啊,秦桧就在旁边说,对,岳飞是忠臣,我们太祖陛下赵匡胤当年不也是后周的忠诚吗?
换句话讲,你岳飞不反,如果你手里掌握了全国七分之五的兵马,如果你又拿下了故地,甚至迎回了徽钦二帝的尸骨,如果你是这么一个声名赫赫的人,你不反,你的弟兄都会让你反。
宋太祖赵匡胤就是这样啊!他还没想反,走到陈桥驿地方喝醉酒,咣给搁椅子上,黄袍加身,为什么?
兄弟们跟着你受苦,我们也想当当公爵侯爵侯爷啊!我也想分疆裂土啊!所以到时候可能不反都由不得他。
其实岳飞的悲剧我们不能光看这一小段历史,你会看整个宋代的历史,比如说北宋,历史上有一句话叫北宋缺将南宋缺相,北宋是名相都很多,南宋就明将多,但没有好的丞相,北宋名将就一个,狄青,宋仁宗时代的,仁宗时代说实话是一个非常灿烂的时代。
宋仁宗是个老好人,所以有人说宋仁宗是百无一能,只会做官家,说这个人实在太脓包啥也不会干,就会当皇帝,为什么?
性格柔弱,容民纳谏,听臣子的话,臣子跟他说问题,把唾沫星子喷他脸上都不带生气的这么一老头。
宋仁宗时候的大将狄青征西夏也胜了,然后平叛也胜了,后来当了枢密使,国防部部长,原来狄青没当枢密使之前,所有士大夫都看这小伙子多好,又帅,你看又有名气,然后打仗又能打,又聪明一小青年,真棒!
可是只要狄青到了东京汴梁当了官之后,全是坏事,你就说有一天,狄青家里可能夜里搞点祭祖活动,家里烧点蜡烛,他家人就忘了报告开封府说今天家里有点事,然后衙役们从门口一过说家里怎么有火光啊?第二天这个话一传那就不是味儿了,说昨天狄青家里夜有怪光。
然后士大夫们就说,对啊!你看那个篡掉唐朝的那个后梁的太祖朱温,他原来当皇帝之前家里就终夜有怪光,这狄青想要干什么啊?这个话就出来了。
所以后来欧阳修害狄青,一封表一封表的上,仁宗还说留中不发,后来文彦博又去找仁宗,说这个狄青你得把他拿走,仁宗还是这句话,说狄青是个忠臣啊,文彦博说什么?跟秦桧说的话一模一样,说太祖皇帝当年也是忠臣。
所以后来他们这些文臣要把狄青撵走的时候狄青去找文彦博,说为啥呢?
我啥也没干,我好好的,你们干嘛要害我呢?文彦博也是冷冷就几句话,为猜忌啊!唯猜忌尔,就说我们不知道你要干什么,我们有猜疑。
猜疑这个事在过去的权力世界是一个特别可怕的东西,我记得后来有一本历史书叫《说郛》里面讲的一段话:猜忌天下之乱源也,主疑臣则诛,臣疑主则反,主疑臣而不诛,则臣疑而反,臣疑主而不反则主必诛之,听懂这意思吧?就算我猜疑你,我不反那皇帝也会认为猜疑了为什么还不反呢?先杀了算了。
所以我给大家推荐一本小说叫《三体》,我们这个节目里也说过的,其中就说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观念,他说你地球人别老跟外星人搭个,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我们都是文明伙伴,大家联系一下,说别干这个事,为什么?因为在宇宙空间两个文明之间的联系实在是太脆弱了。
就有点像黑暗丛林,比如说你深夜拿着一把枪,走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森林里,然后突然右前方出现一个响动,你最理性的决策是什么?
开枪啊!我管它是什么呢?是害虫还是益虫?是我的朋友还是敌人?因为我不知道你是什么,在传统的权力架构里就是这样。
你手握重兵,然后你能反叛我,你现在不反,我知道你在干什么?积蓄实力?等待更大的名望?
于其这样,不就直接干掉就算了,所以《三体》那本小说就告诉我,如果遇到外星文明,尽你可能不要去判断,不要去交流,不要商量,直接尽你可能干掉,所以人类别在那傻乎乎的天天跟外星人喊,跟宋代的这个时候的权力架构是一样一样的。
欧阳修文彦博害狄青和后来的秦桧害岳飞是出于同一个理由,所以你看有的历史学家研究岳飞的时候就发现一个特别怪的现象,岳飞当年被杀的时候,士大夫阶层没有替他说话的,一直是到后来宋孝宗登基他要北伐,要重新抗金的时候才给岳飞恢复了名位等等,那已经岳飞成为一个政治符号了,对岳飞本身的评价已经没有关系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仍然是认为像这样的骄兵悍将,我不管你在战场上立了多少功,杀掉对于权力是最最安全的。
当然了,这其实还没有破解到问题的最根本,就是既然他是骄兵悍将,那其实你看南宋四大名将吧!
刘光世,刘光世自己不会打仗,早早的就把部队交出去了,我不干了行吧?刘光世跑掉了。
张俊,张俊帮着高宗赵构害岳飞,所以后来得以善终,但是最后也是被罢官,最有趣的是那个韩世忠,韩世忠这个人他本来是个浪子型的人物,虽然打仗也很能打,但是他比岳飞就多一个心眼,他呢就是天天找高宗皇帝要金银财宝,要土地,要田宅,这个就是古时候武将跟皇帝玩心眼儿惯用的一个手法,意思我这个人就贪图这点享乐,我没想你的位子。
这韩世忠后来也蒙混过关,但即使蒙混过关,韩世忠也是这样,天天闭门不出,跟过去的武将,过去的老部下说拜年了跟老长官见一见,韩世忠根本就闭门不纳,就这样才躲过这一祸。
那按说,像岳飞这样的,岳飞这个人说实话挺好的一个人,你看不爱财,不近女色,深得民望,士大夫阶层也喜欢他,然后提笔还能写点词,这样的人形象很好,为什么仍然要杀而不是仅仅是剥夺他的兵权呢?
很多当代的历史学家在分析岳飞为什么必须死的时候,往往在强调岳飞的性格,岳飞这个人性格确实有点不好,特别倔,当然这种倔在皇上看来那就叫跋扈,最具体的是两个例子,要知道岳飞原来跟高宗赵构之间那也是有蜜月期的。
刚开始赵构觉得这小伙子太能干了,原来是很低级的武官赵构一直亲自把他提拔,所以后来把他提拔成节度使,提拔成节度使的时候30岁不到啊!
岳飞还逢人就讲,你看我,整个宋朝就两个30岁不到的封节度使,一个是太祖,一个是我,你说这话哪能讲呢?对不对?他就是私下跟人瞎讲。
岳飞这个人性格呢,他倔在哪儿呢?
举两个例子,第一,他跟宋高宗第一次翻脸是在绍兴七年,那年发生了一个什么事儿?
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刘光世,他带着淮西军,他自己实在不愿意打仗,我就愿意回家抱老婆陪孩子,算了,这军队交给朝廷,我就回家了。
高宗赵构说这个军队交给岳飞,岳飞就拥有了天下七分之五的兵力,后来跟岳飞刚说完这个话之后,赵构回去一想,不对啊!
这兵权交给他了,他哪天造反,我一点辙都没有,所以高宗很快就反悔了。
而岳飞这个高兴啊,老顽童似的,哎给我了给我了,高兴了,天天在那谋划,我拥有了这么多军队,我应该怎么收复,还我河山,他天天想这事。
可是高宗赵构反悔之后就跟他说,不给你了,直属中央了,岳飞就不高兴了,要来要去要不到,岳飞说去tmd不干了,干嘛去?
直接回庐山,因为他老母亲葬在庐山,到庐山闲住不干,管你朝廷怎么着,怎么喊我回去,不回去!
赵构就给他写信啊!爱卿啊,你是怎么好啊,我是多么喜欢你啊!
充满了激情四溢的信一封一封飘向庐山,死活不搭理,后来赵构没招了,说这样吧!叫他俩手下,一个叫李若虚,一个叫王贵,说你们俩到庐山去请他,请不下来,杀你们俩人!
这俩老部将就跑到庐山去见岳飞,岳飞刚开始还耿耿的,最后李若虚跟他说了一句话,说你真的以为你能跟朝廷翻脸吗?
这一句话说完,岳飞大汗淋漓,想想真不对,然后就下山。
下山之后得跟高宗承认错误啊,写这个认错书,说你别生气了,高宗说我没生气,我生啥气,我要真生气我就动你了,你知道我怎么动你吗?
太祖皇帝有一句话,犯吾法者,惟有剑耳,说我不生气,生什么气?我要真生你气,就弄死你,这是两个人第一次翻脸。
另外一次翻脸呢,也是岳飞的性格问题,他老替皇上操心,说你这个没后代啊,因为他在扬州逃跑的时候,据说受到惊吓,高宗皇帝落下了类似于阳痿这样的毛病,所以就没有后代,然后养了当年的太祖皇帝的两个孩子,就是七世孙吧!一个叫赵伯琮,一个叫赵伯玖,两个孩子养在宫里。
而岳飞就说,你应该立那个赵伯琮为太子,岳飞有点脑筋,他自己不让别人参与这事,自己躲在船舱里练小楷,然后自己写的奏章,然后跑到那儿给皇帝念奏章,结果念的时候,高宗就冷冷地看着他,念吧!
然后一阵冷风刮来,那个奏章刮到地上,岳飞哆哆嗦嗦大汗淋漓,他也觉得这事做的太过分。
最后高宗就跟他说了,说这种事哪是你这种掌兵权在外的武将该管的啊,如果你是文臣你说这话可能还是爱护国家,你武将啥意思?
各位你要知道立太子这件事情在封建王朝的时候那是天大的事情,说白了这叫炒期货,你不就是想未来谁当皇帝吗?
你这个时候说伯琮当皇帝当太子,那意思就是我百年之后,那下一任皇帝你有拥立之功啊!
所以过去的谁当太子这个问题上是宫禁当中最严肃最碰不得的一个话题,为什么说康熙皇帝后来建立了叫秘密建储制,跟雍正俩人,这个就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发明,说我不是不立,我立了,但立的是谁谁都不知道,我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头,我死的时候,一翻两瞪眼,开箱彩票才开出来,提前谁都别攀附哪个太子哪个皇子,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创新。
但是宋代的时候没有,那你啥意思?
你统兵大将,天天捅着我立太子,所以后来高宗非常不高兴,但是这种不高兴可不是高宗赵构一个人,当时的也是主战派,对岳飞也很好,那个宰相叫赵鼎,赵鼎就把岳飞的那个参谋官叫来,叫薛弼,说太糊涂了,这种事是他干的吗?只能有一次,这个事可不能有第二次。
所以你看岳飞性格确实有问题,可是岳飞的性格问题真的又能导致他被杀吗?
我觉得还不至于,因为宋代毕竟是一个文弱,相对来说比较文明,他不像那个权力野兽朱元璋,朱元璋管你,宰了再说。
宋代是比较仁厚的一个王朝,为什么还是要杀了岳飞这种愣头青?
军权剥夺不就可以了吗?这就又说到宋代的政治,宋代的政治其实从北宋仁宗开始,就开始完成了一个叫士大夫阶层的觉醒。
刚开始的时候宋代人觉得录士大夫就是像唐太宗一样,一看这么多举子来应试,他就会感觉,哎呀!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都为我所用,可是到了仁宗朝再往后,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叫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那这个时候,士大夫的力量就开始成为朝堂上主导的力量,这就又暴露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缺陷,就是士大夫基于意气,凡事认死理,凡事搞党政,所以你看宋英宗的时候的濮仪啊,包括最典型的王安石变法,那就是有你没我,咱俩不谈是非,咱俩就谈党派,你只要不是我这个党,你干什么都错。
王安石变法是错,后来司马光上台了,司马光上台,第一天就所有的新法尽废,所以当时王安石在南京,王安石说有些法明显的实现了有功效的,为什么也要废掉呢?
对啊!因为这已经不是什么具体的政策之争,这已经叫国是之争,就是是非的那个是,既然把你干倒那就得是我。
所以你看宋代后来王安石变法之后,翻过来调过去,这派上台那一派就彻底踩下,所以整个宋代的政治就是这样,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失去了弹性的政治,用邓小平讲的一句话,凡事要实事求是嘛,现在那四个字还在中央党校门口搁着,你只有实事,就是是什么事咱就解决什么事,说什么事的道理。
可是宋代的政治,越到后期,你会发现它丧失了弹性,那么到了高宗赵构和岳飞的那个时候,这个弹性就变得非常的脆弱。当时朝廷上只有两派,第一派主和,第二派主战,主和派你说他一定是汉奸吗?不一定,就是围绕在秦太师光辉路线周围的那一群士大夫。
至于主战派是不是一定就是抗金名将,就一定是对国家好的人,不一定,你看后来的主战派,比如说打甲午战争的时候,翁同龢那些主战派,那叫误国的文人。
真正在前线弥缝这个大局的像李鸿章这种人都被污蔑为什么投降派主和派,所以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政治当中,真正说我敢跳出来说我主和,说这句话不仅要有政治智慧,而且要有道德担当,否则皇帝都不敢。
像明代的崇祯皇帝,他其实到最后也想跟后金谈判,然后派人私下去跟后金谈判,这个意思刚漏出来,结果风声就漏了,然后他就只好把这个人杀掉,皇帝根本就不敢单说我投降,我谈和,根本就不敢,因为政治已经变得失去了弹性,他只有站在两派当中找一派。
那既然国家的大计已定,说我们要跟金国谈和,那怎么办?
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就必须要去杀掉一个主战派的大员,只有杀你岳飞,其他人都老实了。
你看韩世忠闭门思过,杀他们有什么用?你岳飞愣头青,你不明白不懂政治嘛,你还在那嚷嚷,整个的主和派还是不能成为国家的大政方针,所以争国是成为当时宋代整个政治缺乏弹性的一个最终结果,所以岳飞必须死。
这跟你自己有没有野心,跟赵构是不是怕你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一千多年之后,我们再来看岳飞的这个悲剧,他其实不是哪个人的悲剧,也不是奸臣和良臣,也不是昏君和忠臣之间的冲突,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个人跟整个僵化的,僵硬的,僵死的政治结构之间的悲剧。
所以特别感慨,我们幸好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以一个个体的崛起的姿态跟整个世界对话,我们不是嵌入到哪一个权力系统,顶端的问题成为所有人的问题,我们可以任意地介入到任何一个系统当中选择我们愿意过的自由的生活。
所以说到这我还愿意带大家复习一下前几期节目,罗辑思维讲过的那种U盘化生存的原则,我们就是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这种福分只有我们这一代人才享得了。
今天没时间说秦桧的事儿了,下一期我们再说,为什么岳飞必须死?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秦桧必须是个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