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大众哲学 - 艾思奇 >
- 附 录 >
- “有的放矢”及其他——学习杂记
一
为什么用“有的放矢”来说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就是说,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只是要以中国的事例来解释理论原则,而且必须是依理论原则为指南,来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不能解决革命问题的理论,即使用极其丰富的例子来说明,仍然是死教条。
死教条不能有真正的活的理论。
对比喻不能生硬了解。用“矢与的”作为理论与实际的比喻,必须着眼在说明前者对于后者的作用,这样就可以指示出两者的密切联系。“矢”的作用是为要射“的”,没有“的”,也就没有“矢”可言,有些人以为离开了“的”,仍不失为“矢”,这是生硬的错误的了解。理论的作用在于解决实际问题,一旦离开实际,就转化为死教条,成为主观的空调头,不再是真正活的理论。在有些资产阶级学者眼里看来,也许这仍是“理论”,但决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
理论本身的成立,是紧紧地依赖于实际的,应该这样来了解两者的统一性。
因此,理论之变为教条,是非常容易的事,一不注意,你手里所有着的东西就会变成另外一回事了。中国民间传说中有一种专门捣蛋的五通神,得罪了他时,你明明拿在手里的黄金不觉就会变成粪土。理论自然是真金子,你常洋洋得意,以为掌握了这些财宝了,却不知什么时候,你的手里就只有一把毫无用处的粪土,这不是因为你得罪了五通神,而是因为你自己违背了实际精神。
不但马恩列斯书本上的黄金,搬到中国来会不知不觉变成粪土,就是党的决定、指示,这是已经把马恩列斯的理论精神正确应用于中国的实际了的,它也常常会在我们的手里不知不觉变为泥土。
马恩列斯的原则和精神是指南,依据它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就有党的决定。党的决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条件之下真正活的应用。它对于各个工作岗位上的同志,又成为理论原则,又成为指南,只有依据它的方向,来具体解决各工作岗位上的实际斗争问题时,它才能够成为活的决定,才是真正有黄金价值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生硬了解“矢与的”的比喻,会以为暂时离开了实际,理论本身仍然可以成立。不错,是可以成立的,然而只是在词句上,不是在实际上。
生硬了解“矢与的”的比喻,会以为离开了对自已岗位上的工作的具体考虑,单从词句条文上来研究和讨论党的决定,也可以对决定获得正确的了解。这是错误的。这样的了解至多仅只能限于在词句上,而不是实质上,真正的精神上。
读文件,然后再检查工作,这是整风运动规定的学习程序,也是必要的程序,但不能只从形式上来划分这程序。以为读文件,目的只在于掌握“矢”,而射“的”是在以后的事,以为读文件时可以不同时就联系着工作来理解,以为必须在理解了文件的“纯粹精神”以后,然后才来考虑工作问题,这都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