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检、暗访与加码
伴随着中央对政策推动力度的加大,各级逐渐建立起包括跨级督查、暗访督查、第三方评估、交叉检查等在内的督导机制。新的督导机制不仅较过去明察式督导检查要多元化、立体化,而且其内在逻辑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例如,县级在迎检和对待暗访上的策略大相径庭:迎检时,县级与乡镇共谋应对检查;暗访时,县级则与上级站在一条战线上,对乡镇的要求加码。
问题
笔者在YX县B镇调查时,当地正在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省市县都很重视,经常派督查组来督导检查工作。跟以往的检查工作不同的是,上级派的督查组主要采取的是暗访的形式,让乡镇干部猝不及防。之前乡镇干部熟悉的屡试不爽的迎检策略,已经行不通了。乡镇只能尽量降低被暗访组发现问题的概率,多派出人力到乡村巡查、督促,在大街小巷不留明显的脏乱差痕迹。但只要被暗访到了,不可能没有问题。乡镇干部称,面对暗访组,要想不出问题,只有祈求不被暗访到。B镇有个高速路口,省市暗访组下车必须经过该镇,该镇成为暗访的高发地带,基本上不存侥幸。
暗访强化了乡镇政策执行的刚性,让乡镇加大了工作力度,使政策执行偏差减到最小,同时也压缩了政策执行的灵活性空间。相反,过去乡镇对迎检之游刃有余,则表明乡镇对上级明察式督导检查有一套成熟的应对策略,政策执行的灵活性凸显,但也可能破坏政策的统一性。
伴随着中央对政策推动力度的加大,各级逐渐建立起包括跨级督查、暗访督查、第三方评估、交叉检查等在内的督导机制。新的督导机制不仅较过去明察式督导检查要多元化、立体化,而且其内在逻辑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例如,县级在迎检和对待暗访上的策略大相径庭:迎检时,县级与乡镇共谋应对检查;暗访时,县级则与上级站在一条战线上,对乡镇的要求加码。
迎检
“迎检”是“迎接督导检查”的简称。上级为了推动工作、评定工作结果,就要到下级单位进行工作的督导、检查、考评。工作过程中有督导检查,年底检查。所考核的工作种类繁多,在乡镇,包括为民办实事工程、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社会综合治理、扶贫工作、信访工作、人口和计生、城镇管理、行政审批、依法行政、文明指数测评等,粗略统计就有近百项之多。每个部门都有对应的迎检工作,分管副职一到年底就忙着整理材料、布置现场迎检。
年终的检查考核主要包括这么几项:一是专题汇报。对相关领域进行汇报,汇报包括口头汇报、PPT汇报、专题片汇报,一些单位专门请广告公司打造专题片,PPT如果有语音和影像则效果更佳。二是查看资料。根据台账资料数量要求、标准,对相关工作资料进行查阅,逐一对标,缺项则按标准扣分。三是现场查看。一些建设类、工程类、民生类、文化类的工作,还需要查看现场,具体如公路建设、居家养老等。四是反馈交流。检查考核后,检查方与被检查方一般有一个反馈交流的过程。
对待上级检查考核,乡镇一般有这么几个态度:一是争取好成绩,以获得上级的经济激励,如来年的支持、项目、补贴、福利等。二是副职主动争取,做出业绩。对政治晋升抱希望的副职除了在平常工作上要创造亮点外,还需要在年终总结汇报上进行包装,吸引上级领导的注意力。三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资料的整理上不精益求精,通过“资料靠编”“现场靠演”等应付过关,争取考核排名在中等水平,不给单位丢脸。对于一些县级常委单位的检查考核,乡镇分管副职要重视一些,因为年终总结大会上乡镇党委书记要参加,如果排名靠后,乡镇党委书记会被要求上台做“表态发言”,这是变相的工作检讨。
除了年底的检查考核外,年中工作过程也有督导检查,最典型的如计划生育检查、脱贫攻坚检查,这些督导检查都需要查看现场、接触群众,这给迎检带来一定的挑战。一些督导检查在下去前,不通知抽检的乡村,不告知具体时间,甚至在检查组进村前一两小时才通知县乡。然而,这难不倒乡村两级:
一是层层召开迎检冲刺动员会,通宵达旦会战准备材料。遇到重要的检查,县纪委到岗督查。
二是县乡可以通过各种熟人渠道了解到检查组车牌号、抵达时间、抽检地点,乃至检查团成员信息。
三是县乡早已在沿线设了关卡、前哨,上级检查组进了县域范围,他们的行踪就在县乡的掌握之中,哪个时间点到了哪个地方县乡一清二楚。
四是县乡在各村布满工作人员,做通村民工作,将“计生户”“问题户”“上访户”都清出村庄,引导其他村民遇到陌生人询问相关情况要么不回答、要么说“不知道”。
五是在接受检查时,乡村干部故意让检查组绕弯子、兜圈子,拖延时间,降低其与群众“见面率”。
六是被检查出问题,拐弯抹角通过各种关系做工作、打招呼。
七是最大限度地将检查组接待好、陪同好、招待好,尊重和配合他们的工作,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上级检查组也是人,迎检方越重视,陪同领导级别越高,接待越周到,检查工作越顺利,检查组越会感觉受到了尊重,心里受用,对被检方的态度就不会只是公事公办。
某高校青年老师,他老家的县被国扶办抽到评估。第三方评估方是其学校某院的一位教授,评估成员是该教授的博士、硕士学生。该县副县长与青年老师素有联系,就找到他,要他跟该教授建立联系。青年老师通过学校的关系跟该教授建立了联系,沟通了该教授与副县长的关系。在评估过程中,某村是该县某中学的扶贫点,该中学书记则是青年老师的中学同学。在迎检过程中,中学书记拨通青年老师的电话,让青年老师与带队评估的研究生进行通话。青年老师让研究生多关心、体谅基层扶贫干部。某村检查中出现了三个问题,也由青年老师跟带队研究生沟通,处理意见是让基层做出情况说明、出具相关证据,以便于评估方总结讨论时有据可陈。
基层自己总结的迎检“真经”是:应付上面来人,能应付就应付过关;面对老百姓,争取他们配合工作。但也有应付不过去的。
中央某机关到西部某县监督检查脱贫攻坚,其中民生组检查饮用水工程情况,到一行政村检查。山下的小组情况都较好。山上还有数个小组,因为没通公路,爬上去要一个多小时。县乡工作人员劝民生组不要上去了,但民生组的几位老专家较为认真,一定要上去看看。等爬上去,一行人到水房时,县乡工作人员说没带钥匙(以为检查组不会到这里来),建议检查组就不检查了。民生组组长较真,让他们下山取钥匙。一两小时后,钥匙取来,打开水房检查,发现没通水,也没有相应的消毒设施。县乡工作人员十分尴尬,主管农村饮水工程的水务局局长因压力太大晕倒住院。经协调沟通,县乡连夜做了整改方案,获得检查方谅解。
县乡迎检有以下五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一是只要是接到通知要迎检,县乡都有渠道掌握信息,有提前准备迎检的时间。即便提前一两小时掌握到具体检查点的信息,县乡也可以忙而不乱做好准备。这样,它们就可以制造现场,将达到政策要求的一面展示出来,而屏蔽没有达到政策要求的信息。如此,县乡就可以给自己腾挪出较大的政策执行的自主空间。
二是迎检信息相对对称,为人员关系介入提供了条件。只要知道上级某单位要到自己的地盘上来督导检查,县乡就有办法获取相关信息,进而可能对接到检查团里具体的人。
三是迎检是面对面的,检查组与迎检方是工作关系,双方可以交流,沟通信息。迎检方掌握被检查事项的充分信息,可以对相关问题进行补充、说明、解释。这增加了政策的在地化执行空间,地方约束条件可以被反馈作为参考。比如,扶贫第三方评估伊始,发现问题后,没有给迎检方解释的制度空间,给县乡工作带来了诸多被动,后面才增加解释条款。
四是县乡在迎检上是利益共同体,从上下级关系转变为共同体关系。省市对乡镇的检查,也是省市对县级的检查,县乡共同承担责任,县级与乡镇就要一同应对检查。在省市检查之前,县级会对各乡镇先检查一遍,这有三个目的:其一是督查乡镇做好迎接检查的相关准备,如资料、现场等;其二是督促查漏补缺,看哪些方面还没有做到位、哪些方面容易出问题;其三是训练乡村两级迎检,让乡村了解上级要检查什么、问什么、要找什么人等,起到演练的作用。在市一级,为了迎接中央、省里的检查,市里还可能组织市县交叉检查。检查和迎检很正式、严肃,但检查结果是为了促进各县乡的工作、熟悉检查的程序,不会因问题处分干部。
五是迎检是突击性工作,可以通过突击达到检查方所要的效果。那么,政策执行就不需要按照政策要求原原本本地完成,政策执行就可能打折扣,或者被选择性执行,或者被因地制宜地执行,甚至仅仅是做了迎检的工作。比如人居环境整治,迎检突击完全可以使全县、全乡镇农村人居环境在短短的一两天之内“旧貌换新颜”,而不需要去做日常性工作。
暗访
因为明察式督导检查有被“迎检”化的弊端,上级针对一些重要工作、一些突出问题,越来越多地采取暗访督查的方式。暗访督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暗访人员直奔基层、直入问题现场,采取白天访对象、看现场、察实情,晚上碰情况、谈问题、议对策的方式,不与县乡干部接触,结束后整理问题再通报、反馈给县里。县级相关领导会在第一时间对通报做出批示,并组织调查组开展调查核实工作,依规依纪依法进行查处和问责。这是暗访督查的一般程序。
从调查来看,暗访有以下七个特点:
一是不下检查通知。上级检不检查、什么时候检查,县乡不掌握信息,不能像迎检那样搞突击、做好准备。暗访往往是通报之后县乡才知道有过暗访。
二是检查组成员少。与浩浩荡荡数十人的检查团不同,暗访组人数在三到五个人,少的则只有两人,以年轻人为主,他们穿着时尚,少干部模样,携带包裹、相机进村,就像找亲戚、乡村旅游,难以引起村民、乡村干部注意。
三是检查组可能是第三方机构。有的暗访组是外聘第三方机构,县乡难以与它们建立联系,即便知道它们在暗访,也难以疏通关系。
四是带着问题走。暗访组与检查组不同。检查组以了解事实、督促工作为目的,不一定非要发现问题或带走问题,许多问题可以就地“整改”解决。暗访组有时是带着问题线索暗访,因而必须对问题情况有了解,带着详细的、有证据支撑的问题走。没有带问题来的暗访,也要带着问题走,因为暗访本身就是为了发现问题。没有带走问题,就无法体现工作。只要被暗访了,无论基层工作做得好与坏,都一定会有问题通报。
五是不接触县乡村。暗访组不接触一线工作人员,检查人员发现的问题是他们视角下的问题,而不是具体时空环境中的问题。检查组要接触县乡,县乡就可以将问题放置在具体环境中解释,可以呈现问题的客观性。比如,暗访组翻围墙进入一所老旧院落,发现一旱厕未改水厕,作为问题上报。而事实上,该户人家进城后五六年未回家,县乡不可能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给人家改厕,即便改了也用不上。但暗访组人员不了解这些客观因素,他们把问题的一个侧面变成了问题的唯一。因为无法解释,进而政策就得不到实践的反馈。
六是问题的超标管理。因为要带走问题,暗访组就得着力发现问题,对问题的定义就会采取宽视角或自定义,即超标管理。如纪委暗访,将基层工作人员办公室吃早餐、桌子上摆花瓶、办公桌上没放东西都给弄成问题;又如,农村干净的大街上突然有团纸屑、有坨鸡粪等,本是偶然现象,也拍照带回去变成必然的问题。
七是跨级通报问题。省市暗访结果一般以通报的形式告知县乡,但不直接处理问题。县级在接到通报后,相关主要领导要给予批示,显示重视,同时组建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处理相关问题和责任人。
暗访督查对政策执行及基层治理有以下影响:
一是做好日常工作。以人居环境整治为例,为防不测,乡镇驻村干部要天天下乡督促环卫人员尽职搞好卫生,督促村干部重视,向村民宣传环卫细节、习惯。
二是政策刚性。一方面,暗访消除了政策的模糊空间,政策需要对标、超标完成,一些不符合乡村实际的政策也无法灵活执行。另一方面,政策实践缺乏反馈,导致无法对政策进行适时调整和修正。
三是全域整改。除非是带着问题线索下去的暗访,否则一般暗访都是取点暗访,会将问题一般化。如一个乡镇暗访出了问题,就代表整个县有类似问题,需要全县进行整改,容易出现“一人生病,全家吃药”的局面。
四是层层加码。在检查组督查中,县乡是利益共同体,共谋迎检。但是在暗访中,乡镇出了问题,也是县里的问题和责任,因此需要县乡共同消除问题。县乡也有共谋的基础。但由于暗访无法通过共谋来消除问题,县里为了不被暗访到,就必须在上级暗访之前,先期督促乡镇做好工作,于是它也会搞暗访。上级暗访要求很严,县里为了不出现任何问题,在暗访中就会更加严苛,即在要求上层层加码。与过去检查中县里先检查一遍是为了促进工作、训练迎检不同,县里暗访到了问题,就会启动处罚程序。因为不知道上级什么时候会暗访,所以县里的暗访就得常态化。
五是加重处罚。省市通报问题后,县里为了表示对问题的重视,除了反应快、批示快、调查快外,对下面的处罚也从重从快,加大问责。县里向上表态,也一定程度上脱卸了自己的责任。
加码
不仅暗访中有加码,过去政策下达中也有层层加码的现象。但二者的逻辑有差异。
过去部门下任务,在时间、数量、要求等方面加码,目的是让基层能够达到基本的要求,而非为了追求“高线”要求。例如,某部门要求80分,县级加码到100分,乡镇则刚好做到了80分,达到了上级的要求。如果县级不加码,乡镇可能就只会做到60分,还达不到上级的标准。因为乡镇和部门有讨价还价的空间,部门推动乡镇工作无抓手,知道乡镇会应付、会打折扣,因此加码下任务,加码的正好是乡镇打折扣的。
现在加强了监督、检查、问责的力度,部门的许多工作被纳入综合考核,部门工作有抓手,乡镇不得不重视,应付、打折扣现象减少。但是,上级仍然对下级工作进行层层加码,有两个目的:
一是敦促下面出政绩、亮点,使自己在排名中获得好名次。如党建材料,省市要求县级是10项工作材料,县级组织部门给乡镇下达的目标则是15项任务,乡镇对村级再加码到15项以上,各级都要求下级创新。又如,省要求乡镇换届选举35岁以下班子成员占比30%,市里为了在该项工作排名中靠前,对县里的要求是60%,到县里则会做到80%以上。
二是督促下面更好地做好工作,以应付暗访等督查形式,不被上面发现问题及问责。
2021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