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能靠休假式治疗,也不能靠休克式治疗

字数:2817

苏联在衰退面前无所作为的原因说起来是个很大的话题,恐怕再写几本书也说不清楚。

不过苏联历史总共不过69年,每隔一二十年就能得到一次廉价工业技术转让。苏联的管理层在潜意识里形成了对这种技术转让的依赖。一旦有人想靠试错搞点创新,肯定是苏联国家计委物资、财政平衡表上最难看的一栏。

而苏联计委本身又要以完成计划作为考核标准,显然不希望计划不到的事情发生,比如冒出来一项新技术,迅速淘汰掉某个行业,让投入巨资的某个生产设施变成废铁,导致已经做好的“五年计划”完不成。

苏联的计划经济是斯大林建立的,斯大林忘了一件事,他建立的体制他自己能说了算,做重大决策的时候,有他自己承担风险。换了别人不是他斯大林,既无手腕也无勇气,上上下下就没有人能站出来承担决策风险了。

比如“二战”前苏联人准备把柴油机装到坦克上,这在当时还是没人做过的技术冒险,事实上当时苏联人研制坦克柴油机也确实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于是斯大林亲自拍板,让整个苏联最优秀的飞机发动机专家米库林去帮忙,终于赶在“二战”前为T-34坦克装上了B2柴油机,有更大的马力才能在坦克上安装更大的主炮、更厚的装甲,动力强劲可靠耐用的B2发动机让T-34坦克成为划时代的战争利器,连德军都把击毁的T-34修好了继续用。

“二战”后B2系列的改进型继续保持领先,当初斯大林下给米库林的任务是“保持领先30年”,按理说30年之后总该有下一代更先进的坦克发动机问世了吧,当然也确实有,不过不是苏联的,而是当初吃了T-34坦克和B2柴油机大亏的德国人的。

德国在“二战”后也学着斯大林的样子,把各种发动机厂商合并成一个MTU公司,全称叫“发动机和涡轮引擎联合体”,不光是造飞机发动机和坦克发动机的,连汽车和船用发动机厂商都包括在内。经过20年磨一剑,到20世纪70年代,这家发动机超级联合体终于使用大量航空技术推出划时代的1500马力柴油机,武装了同样划时代的“豹2”主战坦克。

到了这时候苏联人还在B2发动机上修修补补,把功率从“二战”时候的500马力增加到了840马力,装备这种发动机的T-72坦克马力比对手小了近一半,自然再也没有了当年T-34横扫千军打虎驱豹的威风,苏联人只能以增加数量维持装甲部队优势,造成了军事工业不断挤占基础工业和民用工业资源的恶性循环。

最近几年俄罗斯喜欢怀旧,红场阅兵经常要派几辆T-34走走,用“二战”胜利的辉煌唤回民众的心气,一同走在队列里的俄罗斯最新型主战坦克T-90,用的还是B2发动机的改进型,依然是修修补补再加个一两百马力。一款斯大林亲自拍板搞定的发动机被世界最大装甲部队当老本吃了80年,这到底应该算是苏联和斯大林的成功,还是失败呢?

斯大林一辈子赶上了1929年大萧条和“二战”两次机会对西方进行产业、科技大抄底,为了快速消化这些抄来的技术也建立了一套很有效的体制——国家一级的各专业科学院负责基础技术科研,设计局、研究所负责工程设计,生产企业负责落实工艺细节,把图纸和样机变成可以大规模制造的产品,计委则进行总体规划和总体调度。

这种自上而下的科技研发体系适合通过层层落实,把基础技术变成产品。但问题也同样明显,计委比科学院地位高,科学院比设计局高,设计局比工厂高。发号施令总比听下面诉苦容易,生产第一线的情况反馈回科学院、计委的时候经常是已经把最让上级头疼的问题过滤掉了。有斯大林事必躬亲的年代,这种弊端还能得到控制。等他一死,苏联的科学家越来越难以根据生产第一线的实际需要进行基础研发,苏联发展的方向也就被彻底锁死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航天技术的发展成绩斐然,实际上在加工精度、信息控制能力、精细化工水平上并没有超出在“二战”后期从美国那里得到的设备和技术。只是苏联工业部门在科罗缪夫这种工程学天才的领导下,率先在航天部门把这一波基础技术发挥到了极限,所以得以暂时领先于世界,把人造卫星和加加林送上了天。等到火箭的吨位逐渐增加,重型设备的发射从地球轨道延伸到月球轨道,苏联四五十年代的基础工业就不太能支撑大型火箭了。

苏联只能把越来越多的火箭捆绑在一起来进行重型发射。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N1火箭,第一级就是由30多台发动机共同驱动的。苏联没有先进的微型计算机来协调这些发动机之间的推力,所以事故率随着发动机数量的增加而指数化上升。N1火箭在20世纪60年代连续引发大爆炸,有一次在发射台上就炸死了上百名技术骨干,直接导致苏联没能在登月竞争中胜过美国。在1969年美国登月成功后,苏联放弃了登月计划。

其实就制造水平而言,N1火箭的水平相当不错,工业空心化的美国直到最近几年还频繁进口N1火箭剩余的发动机来发射卫星。只是20世纪60年代的苏联的基础工业既没有能力制造更大的发动机,也不能制造高性能的计算机来协调这些发动机之间的动力。所以N1火箭在1976年下马。直到苏联把70年代从西方得到的先进设备初步消化,才在80年代造出了能登月的“能源”火箭。几年后苏联解体,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和“能源”火箭一起被扔进了垃圾场。

类似的还有苏联的Mig-25战斗机,平时可以飞2.8倍音速,紧急情况下可以飞到3.2倍音速。至今也是唯一一种可以飞3万米高、三倍音速的战斗机。60—70年代,苏联飞行员依仗Mig-25的速度优势,频频挑战西方的防空网,被追踪后就加速扬长而去,把飞机甚至导弹都轻松地甩在身后。西方为此大惊失色,以为苏联在新材料、发动机、雷达等方面全面赶超了西方,即苏联实现了独立于西方的工业升级。

但实际上,苏联完全是使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西方获得的工业基础技术造出了Mig-25。Mig-25的机体只使用了微不足道的钛合金,从整体上说,Mig-25就是一块几十吨的不锈钢,电子设备用的都是过时的电子管,发动机是牺牲了寿命获得了高推力。只是因为苏联人配合自己的国土防空系统,把五六十年代的基础技术发挥到了极致,用最优化的工业设计把庞杂的系统组合到一起,这才在低技术水平下达到了高性能。比如说Mig-25的油箱就必须兼作液冷系统给发动机散热。

Mig-25的成功,是工程学上的胜利,也是基础技术的失败。苏联人没有世界领先的基础工业技术,总是靠优化设计来挖掘现有技术的极限,而规模过于庞大的应用工程开发、制造又挤占了基础科研、基础工业生产领域的投入,逐渐进入了恶性循环。只是由于西方不断地出现经济危机,每隔十年二十年的就要向苏联转让一次廉价技术,才掩盖了这样的恶性循环。

美国人的想法就简单得多:“只要动力足,板砖也能飞”,这是美国飞机设计的基本思路。他们相信,只要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开发出更强大的新式发动机,制造物理性能更强的新型材料,用精细化工生产更高级的燃料,即便气动外形和内部优化没有做到最佳,飞机性能也能一代代提高。

其实美国人在航空航天、基础材料之类基础科研领域用的模式和苏联差不多,都是由国家主导,用财政拨款调动企业、大学、研究所集中力量办大事,美国的国家宇航局“NASA”,国防部高科技发展局“DARPA”,能源部(负责核武器和核能技术)这些部门都是专门管科技研发的。但和苏联不同的是,美国的大部分工程设计和基础科研都集中在几个超级寡头企业里,从生产第一线向研发部门反馈问题的渠道比苏联那种三级结构要通畅一些,因而美国科学家也能更有针对性地工作。

当然,对于苏联或者任何一个大国来说,采取美国的模式未必更好,因为从1928年苏联开始搞工业化到1941年德国人发动进攻,中间只有短短13年,就算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也只有24年。如果像美国那样按部就班地发展,把有限的科研能力分散到各个企业,国家只是拿着拨款居中调控,相当于分散了兵力,形不成拳头,以苏联落后的工业基础,到时候搞不出什么来。等1941年夏天希特勒的500万大军,3个集团军群,4个装甲集群,5个航空集团军打过来,几个冲锋就把整个苏联踏平了,我们也就不用费心讨论苏联的成败得失了。

问题只是在于,为什么苏联在“二战”之后依然不能及时改变自己的旧模式,掌握工业进步的主动权,从跟随、抄底变成自主发展。


把航母放进冰箱,未必就能保鲜冷战决胜靠工业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