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走向战争(1929—1939年)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福煦元帅,1919年
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而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德国和日本在30年代上台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关于领土的和约,他们有决心也有办法去这样做。他们大规模的重整军备和惊人的侵略行径急剧地改变了势力均衡。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企图挑战现状的惟一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从而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全球力量布局。由于欧洲大陆盟国坚持维护现状,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努力要求改变现状,而因五年计划强大起来的苏联也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就发展起来了。这三方力量的互动解释了20世30年代一再发生的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的原因。
一、日本入侵“满洲”
第一个重大的侵略行动是日本采取的,因为它想要实现其获取大陆领土这一蓄谋已久的野心。在过去几年里日本的经济和军队领导人一直都在鼓吹,日本应该征服一个使日本能够自给自足、在经济上不依赖其他地区的帝国。大萧条造成的破坏为他们提供了大批听众,正如希特勒在德国所遇到的情况一样。日本的扩张主义者不仅为经济上的原因所驱使,还对苏联力量的日益增长和蒋介石统一中国事业的日趋成功感到不安。此外,他们也充分意识到当时正引起西方政治家注意的失业情况和其他问题。这些周密的分析使日本人决定在1931年进攻中国的“满洲”。
“满洲”成为日本扩张的首选目标并不是偶然的。中国东北角上的这个地区具有两个有利条件:与南京中央政府的关系松散;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铁、煤和辽阔而肥沃的平原。此外日本已经通过过去的条约获得了在“满洲”的某些特权——这些特权可被用来为其侵略行径寻找借口。
1931年9月18日晚,一颗炸弹将日本人控制的通往沈阳北部地区的南满铁路炸坏了一小段。在1946年6月东京国际战犯法庭上,曾于1931年任外务大臣的币原喜重郎男爵承认,是当时的几个军官筹划了这一事件,他虽设法阻止但却未能成功。他的证言可以通过驻扎在关东半岛上的日本军队即当时所称的“关东军”作出反应时的速度和精确性得到证实。关东军未经宣战就在24小时内攻占了沈阳和长春,然后成扇形向四面八方展开。1932年1月下旬对哈尔滨的占领意味着“满洲”各种有组织的抵抗的结束。1932年3月,日本在它的占领区成立了“满州国”。
当时中国政府向国际联盟求助,国联派出的调查团于1932年10月提交了一份报告,提出这样一种解决办法: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将“满洲”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1933年2月25日国联正式通过了这份报告。但是第二个月日本就退出了国联,于是“满洲国”也就变成了一个傀儡国。
回想起来,满洲事件作为对国际联盟和旨在维护现状的整个外交结构的第一次沉重打击,是很引人注目的。而日本毫不费力就获得了大片富饶的新领地,这对意大利和德国的修正主义领导人也起了作用——满洲事件引发了一连串的侵略并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见地图34)。
二、意大利征服埃塞俄比亚
日本人征服满洲是对远东现状的野蛮挑战,但是更令人不安的则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对欧洲现状的威胁。此前数年,法国与邻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南斯拉夫等组成的联盟体系几乎是很轻松地在统治着欧洲大陆。但是当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要求修改《凡尔赛和约》条款,并与墨索里尼一起开始颠覆凡尔赛体系的大厦时,这种令人欣慰的形势也就发生了剧变。
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违背了《凡尔赛和约》中关于解除德国武装的条款,再次提出征兵。虽然西方国家口头上也都同意共同行动来反对德国的威胁,但是由于它们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于是德国也就再次成为一个军事强国。而这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势力均衡,因为德国陆军和工事现在已经把法国和它的中东欧盟友分隔开来。
正如日本对“满洲”的成功侵略鼓励了欧洲的侵略一样,希特勒重新武装未受到挑战的事实也鼓励了墨索里尼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1935年10月3日墨索里尼的军团侵入独立的非洲王国埃塞俄比亚——促成这一赤裸裸的侵略的因素有好几个,包括墨索里尼对恢复古罗马帝国光荣的狂热和他希望殖民地扩张能减轻国内经济压力。国联做出反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投票决定对意大利实施经济制裁。
但是,言行不一的情形却又一次出现了。这次是因为各国对经济制裁存在分歧:国联的支持者希望使经济制裁发挥效力,因此主张制裁包括关键物资,特别是石油;但是一些英法的大臣则反对,他们担心如果包括石油,墨索里尼就会像日本一样退出国联,加入希特勒一方。最后绥靖主义者占了上风,因而不幸的埃塞俄比亚的前途也就被决定——埃塞俄比亚在意大利军团面前崩溃了。
埃塞俄比亚部族首领以其自取灭亡的傲慢和无知藐视游,击战,认为它毫无价值、有失身份。他们企图进行阵地战,结果却遭到了无情的炮击、轰炸,甚至还被喷洒了芥子气。在经过了一场长达7个月的战役之后,意大利人于1936年5月5日耀武扬威地进人亚的斯亚贝巴。同一天,墨索里尼宣布“罗马和平,它体现在‘埃塞俄比亚是意大利的’这一简单的、不可改变的、明确的短语中”。于是在牺牲了3000人和损失了10亿美元之后,墨索里尼赢得了一个拥有35万平方土地、1000万人口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帝国。
在接下来的3年里,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其中第一个就是干涉西班牙内战。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生存空间理论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都通过宣扬需要生存空间来为他们的征服行为进行辩护。他们将他们国家的问题怪罪于他们所在的帝国缺乏资源和市场。以下言论就是这两位领导人的论点。*
希特勒,1930年:如果德国人不能解决自己国家空间缺乏的问题,或是不能为自己的工业打开国内市场,那它2000年的历史就付诸东流了。因为德国就会在世界舞台上消失,更有活力的人会来继承德国的遗产的……
必须抢占并保有空间。那些懒惰的人种根本就没有权力占有土地。土地应归属于那些勤劳耕种它们并能保护它们的人们。如果一国国民丢掉了土地,他们同时也就丢弃了生命。如果一个国家不能防卫他们的国土,它的每个国民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没有更高的正义规则规定一国国民必须挨饿。惟一起作用的只有权力,它创造正义……
并不是这个地球上所有的权利都是国会创造的,武力也能创造权利。问题是我们是希望生存,还是希望死亡。我们比全世界其他民族有更多的权利拥有更多的土地,因为我们的人口密度实在是太大了。我个人认为在这方面可以运用这个原则:上帝只帮助那些自助的人。
墨索里尼,1933年广:……法西斯主义与当今流行的政治理念大不相同,它更多地考虑和考察人类的未来和发展,它既不相信永久和平的存在,也不相信永久和平的功用。因此它否认和平主义,认为这一主义生来就否认斗争,害怕牺牲。战争本身就能将所有人的精力发挥到极致,并为有勇气运用它的人烙上崇高的印记……
对法西斯主义来说,帝国的成长,即国家的扩张,是-个民族活力的基本体现,它表明这个国家尚未开始腐朽。那些正处于上升途中的人们,或是那些经历了腐朽阶段正在复兴的人们,都是帝国主义者。
*Voelkischer Beobachter,May 7,1930;and Benito Mussolini,“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Doctrines of FasciSm,”Political Quarterly(July September 1933),p.356.
三、西班牙内战
西班牙内战的意义非比寻常,因为它实质上是两种冲突的统一体:一种是西班牙社会的腐败和紧张局势引起的根深蒂固的社会冲突,一种是由思想体系的冲突和大国利益的冲突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彩排。
20世纪的西班牙已经截然不同于16世纪的西班牙二一那时这个国家是欧洲最强大和最令人畏惧的国家。在此期间,西班牙衰落的象征是1898年的西一美战争;美国很轻易地就夺走了西班牙大部分残留的殖民地,使西班牙颜面尽失。这次战争不仅暴露了西班牙军事上的弱点,而且暴露了牢固统治这个国家的寡头政治集团的腐败和无能。构成这一寡头政治集团的主要成分有三种:大地主、军队和教会。
大约35000名大地主占有了全部可耕地的50%左右。地主都为在外地主,他们住在马德里或外国首都挥霍他们的收入,不对生产作出任何贡献。西班牙军队是值得注意的,其原因有两个:一是与士兵人数相比,军官人数多得惊人,二是军方常常干预国家政治。最后,定为国教的罗马天主教教会是一个极其富有和影响力巨大的机构,教会控制了国家的大部分教育,并通过某些重要的报纸、劳工团体和各种世俗组织发挥着很大影响。这股巨大的势力在西班牙引起子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教权运动:攻击教士和修女、内战期间大规模地破坏教会财产——这类现象在西班牙历史上比比皆是。
1902年阿方索十三世登基时所要统治的西班牙的现状就是如此。在他统治期间西班牙为频繁的内阁更换、众多的罢工、兵变和暗杀所困扰,加之大萧条使形势变得更加不稳,最后阿方索决定恢复宪法并于1931年4月举行国内选举。投票结果对现政权极为不利,共和党人获得了50个省会中46个省会的选票。公众舆论已经表露得非常明显,阿方索像1789年以来他的四位前任一样悄悄地离开了这个国家。
1931年4月14日西班牙宣布成立共和国,随后举行了立宪会议即议会的选举。这一立宪会议于7月召开,其成员分为三大派:保守主义的右派、共和主义的中间派和由形形色色的社会党人、斯大林主义的共产党人、托洛茨基派的共产党人和工团主义者组成的左派。占绝大多数的中间派和左派联合通过了一部自由主义的宪法。宪法宣布:无论男女都有普选权,宗教信仰绝对自由,政教分离,教育世俗化和教会财产收归国有。
这种左倾自然引起了西班牙既得利益集团的警觉。在这一关头,西班牙的右派分子在德国与意大利的纵容下和在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将军的领导下举起了反革命的旗帜。1936年7月17日摩洛哥军队发动叛乱,第二天本土上的许多将军也都拿起了武器。叛军即自封的民族主义者迅速地占领了西班牙南部和西部地区。在叛乱的头几个星期,忠于共和政府者失去了大约一半国土,之后他们重整旗鼓并设法控制了中部地区的马德里、北部地区的巴斯克诸省和高度发达、拥有巴塞罗那和巴伦西亚等大城市的东部沿海地区。此时忠于共和政府者处于强有力的地位,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有工业中心、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和拥有非常巨大的黄金储备的首都。然而尽管拥有这些有利条件,忠于共和政府者最终还是被打败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未能从国外获得与那些民族主义者从德国和意大利所得到的同样多的武器。
有两年时间双方一直处于僵持状态:民族主义者控制了以农业为主的西部和南部地区,而忠于共和政府者则控制了更加发达的北部和东部地区。但到1938年中期时,一直以来主要援助忠于共和政府者的苏联政府突然决定停止援助,从而使得佛朗哥的军队能够打破这一僵持状态。到1938年12月底时民族主义者已经占领了巴塞罗那,而随着来年3月马德里的沦陷,内战也就宣告结束。
对西班牙而言,这种长期的苦难使得其2500万人口中的75万人遭受伤亡,每7个未受伤害的人中就有一个人已无栖身之地。对西方列强来说,这场内战是又一次令人吃惊的失败。正如在埃塞俄比亚的情况一样,面对轴心国的侵略它们再次表现出自己的软弱和优柔寡断——这种情况同样也出现在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
四、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是轴心国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伟大胜利的一年。1938年2月12日,希特勒把奥地利总理库特·冯·舒施尼格召到贝希特斯加登的巴伐利亚高山别墅进行会谈。在那里,元首要求奥地利做出严重损害其主权的各种让步。舒施尼格进行了抵抗,计划定于3月13日就以下问题举行公民投票:“你赞成一个自由的、独立的、日耳曼人和基督教的奥地利吗?”
在接下来的危机中,大国没有帮到奥地利一点忙。张伯伦在2月22日对众议院的讲话中宣告:“……我们不可去设法骗得弱小国家相信国联将反对侵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干涉起不了什么作用”。13月13日来自柏林和维也纳的法令宣布奥地利为德国的一部分,第二天希特勒就耀武扬威地进入了他的出生地。这样德国通过电话就接管了奥地利,而这一事件在国际联盟中竟未被提起。
随着安全地吞并奥地利,希特勒又把目标对准了其邻国捷克斯洛伐克。这是一个更强大的国家,而且它还拥有一支富有战斗力的现代化军队和相当多的工业企业。但是由于苏台德边界地区存在着300万日耳曼少数民族,从而使得捷克斯洛伐克容易受到纳粹的宣传和颠覆。
随着奥地利的消失,苏台德问题突然成为一个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严重威胁——它此时已被扩张了的德国三面包围。而更为严重的是,确有某些迹象表明英、法政府准备放弃捷克斯洛伐克,就像它们先前放弃奥地利一样。1938年9月随着英法在慕尼黑同意德国获得捷克斯洛伐克广大的边境地区,捷克斯洛伐克果真被抛弃了。
五、战争的到来
随着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被占领,随着希特勒对波兰提出新的强硬要求,西方列强不得不面对德国无限制扩张这一前景。英法于3月31R保证在发生“任何明显威胁波兰独立的行为”的情况下给波兰人以援助。轴心困的下一个行动是,竟大利于4月侵略并占领了阿尔巴J尼亚。英国和法国又针锋相对地作出保证:如果意大利进一步向巴尔干扩张,英法将全力支持罗马尼亚和希腊。
但是除非英国和苏联一致行动,否则这些对东欧国家的许诺就毫无价值。正如丘吉尔于5月19日向众议院所宣布的那样,“如果没有一条有效的东方战线,我们在西方的利益就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保障,而如果没有苏联,也就不可能有一条有效的东方战线。”2显然双方在形成一个“和平战线”上有着共同利益,但是由于双方彼此之间深深的不信任,它们却没能这样去做。英法担心苏联利用与西方的条约向东欧扩张,而苏联则怀疑英法不会在希特勒进攻苏联时兑现援助的诺言,结果只留下苏联对抗希特勒。
当英国官员向在伦敦的德国代表提及签订英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可能性时,这种不信任升级到了灾难性的地步;这一条约将使英国摆脱它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疑虑重重的俄国人预见到了英国将重蹈覆辙,不过这次是针对他们的。所有这一切都促使斯大林转向了一向是他不共戴天敌人的轴心国。8月23日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同意缔约国之一如与他国交战,另一缔约国将保持中立。十分重要的是,这一条约不包含如果缔约国之一侵略他国就会使该条约无效的所谓的“例外条款”,而这种例外条款是苏联与所有其他国家缔结的互不侵犯条约的特点。也许这种省略与条约中的一个秘密议定书有关,这一议定书规定,如果发生“领土或政治上的重新安排”,立陶宛和波兰西部将属于德国的势力范围,而波兰其余地区连同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比萨拉比亚则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
希特勒因为在东侧赢得了保障,便认为可以放手出击了。1939年9月1Et清晨,德国的军队、坦克和飞机未经宣战就已全线越过波兰边界。9月3日英国和法国都对德国宣战。墨索里尼尽管发表过有关轴心国“钢铁般条约”的演讲,但他却仍保持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拉开了大幕。
推荐读物
下列著作对20世纪30年代外交的解释各不相同,甚至互相冲突:G.L.Wein berg所著的Diplomatic Revolution in Europe,1933—1936和The Foreign Policy ofHitler’s Germany:Starting World WarⅡ,1937—1939(University of Chicago,1970,1980)认为希特勒应为战争负责,因其要求在中东欧自由行动。A.J.P.Taylor所著的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Hamilton,1961)认为战争主要应归咎于英法的失误。J.Remak所著的The Or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Prentice Hall,1975)简明扼要地描述了走向战争的过程。
关于日本扩张主义的背景,请参考A.Iriye所著的After Imperialism:The Search for a New Orcle in the Far East,1921—1931(Harvard University,1965);D.M.Brown所著的Nationalism in Japa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55);Y.C.Maxon所著的Control of Japnese Foreign Policy:A Study of Civil-Military Rivalry,1930—1945(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57);J.B.Crowley所著的Japan’s Request forAutonomy(Princeton University,1966)。关于扩张的实情,参考D.Bergamini所著的Japan’s Imperial Conspiracy(Morrow,1971);J.M.Maki所著的Confict arulTer~ion in the Far Eazt:Key Documents 1894—1960(University of Washing ton,1961);D.Borg所著的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 1933—1938(Harvard University,1964);F.C.Jones所著的Japan’s New Order in East Asia:Its Rise and Fall,1937—1945(Oxford University,1954)。
关于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请参考G.W.Baer所著的The Coming of Italian Ethi opian War(Harvard University,1961);A.Mockler所著的Haile Selassie’s War:The ltalo—Ethiopian.Campaign(Random House,1985);G.W.Baer所著的Test Case:Italy,Ethiopia and the League of the Nations(Hoover institution,1976);A.Sbacchi所著的Ethiopia Under Mussolini:Fascism and the Colonial Ex perience(ZedPress,1985)。
关于西班牙内战的背景,请参考E.E.Malefakis所著的Agrarian Reform and Peas ant Revolution in Spain:Origins of the Civil War(Yale University,1970);P.Preston编著的Revolution and War in Spain 1931—1939(Methuen,1985)。关于战争本身的研究,请参考以下观点各异的著作:D.A.Puzzo所著的Spain and the Great Powers,1936—1941(Columbia University,1962);H.Thomas所著的The Spanish Civil War(Harper&Row,1961);G.Jackson所著的The Spanish Repub licand the Civil War 1931—1939(Princeton University,1965);B.Bolloten所著的The Grand Camouflage(Hollis and Carter,1961);S.G.Payne所著的Politics and theMilitary in Modem Spain(Stanford University,1967)和The Spanish Revolution(W.W.Norton,1970)。
以下观点各异的著作描述了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内战爆发后世界形势迅速走向战争这一过程:F.W.Deakin所著的The Brutal Friendship:Mussoli ni,Hitle and the Fall of Italian Fascism(Weidenfeld and Nicolson,1962);G.F.Kennan所著的Russia and the West(Little,Brown,1960);E.H.Carr所著的Get man Soviet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World Wars(Hopkins,1951);M.George所著的The Warped Vision:British Foreign Policy 1933—1939(University of Pit tburgh,1965);A.A.Offner所著的American Appeasement: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 cy and Germany:1933—1938(Harvard University,1969);T.Taylor所著的Munich:The Price of Peace(Doubleday,1979)。最近关于走向战争过程的研究成果是D.C.Watt所著的How War Came:The Immediate Origins of the Sec-and World War,1938—1939(Pantheon,1989),它有效地利用了德国外交部被俘获的档案材料,对战争双方领导人物的评价也发人深省。
注释
1.Bullvtino of Intemationa.XV(March 5,1938),p.9.
2.W.S.Churchill,The Second World War:The Gather Storm(Houghton Mifflin,1948),P.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