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与犹太人
从英国于1290年的排犹到克伦威尔于1649年即位这段期间,法律上是不许犹太人居留的。乡村里一些小贩也许会出现,城市里,有时也有些商人和医生滞留,可是,几乎所有伊丽莎白朝代的人们,都知道犹太人是在基督徒的谈话或文学之外的。基于这个背景,马洛(Marlowe)写下了巴拉巴思(Barabas,耶稣被钉十字架以前,犹太人要求释放之一囚犯),而莎士比亚也如此的描写夏洛克(Shylock,译按:《威尼斯商人》一剧中的犹太放高利贷者)。
有些批评家指出,莎士比亚写作《威尼斯商人》这个剧本,是受到朋友的提示,来迎合反犹太风潮,这个风潮是由洛佩斯(Rodngo Lopez)于1594年企图非法毒害伊丽莎白女王而引起的。洛佩斯是生于葡萄牙的犹太后裔,于1559年移往伦敦,以行医而略得名气。身为莱斯特伯爵的医生,他被控以毒药杀害伯爵的敌人。1586年,他成为女王的首席御医,除此之外,他还特别照顾埃塞克斯伯爵,可是因为把他的病症渲染出去而遭到忌讳。1590年,他与沃尔辛厄姆(Francis Walsingham)共同串通西班牙皇室以对抗安东尼奥(Dom Antǒnio)——葡萄牙王位的觊觎者——因而得到菲利普二世代表的一粒钻戒,价值100镑。1593年达伽马(Esteban da Gama)在洛佩斯家里以反抗安东尼奥的罪名被捕,其他的人也连带被捕,其中有人供认洛佩斯有对女王不利的企图,艾萨斯虽然支持安东尼奥,却反过来亲自处决这位医生。洛佩斯不堪拷问,供认得款5万以毒害女王,可是,他声明他的企图,只是想诈取西班牙国王。他和其他两位同谋被绞死之后,碎骨分尸。临死之际,说他爱女王如同敬爱耶稣基督。莎士比亚为艾萨斯的朋友,在处刑两月之后写成了《威尼斯商人》,许多批评者一定注意到夏洛克所影射的牺牲者,便叫做安东尼奥。
《圣经》的流传,由于詹姆斯王的译本(King James Version)而推广,让英国有机会进一步地了解《旧约圣经》,逐渐缓和了反犹太的风潮。古代希伯来人的观念和感觉,亲切地渗入清教徒的思想和语句中。犹太人的争战,似乎是预示了他们与查理一世之间的争论。曾几何时,万王之王耶和华《新约》的“和平之王”(prince of peace)更适合他们的需要,许多清教徒军团以犹太之狮(Lion of Judah)印在旗帜上,克伦威尔的钢铁军,唱着圣歌走进战场。把旧的文学当做上帝的语言之后,清教徒更加觉悟到犹太人为上帝的选民,特别来到世界为他服务的。有一位牧师向教徒说,犹太人仍然必须以上帝的选民来敬爱。有一些平等主义者称呼自己为犹太人。许多清教徒感受到耶稣肯定摩西律法更甚于保罗的拒绝,因此才要求所有的教民遵守那项戒律。有一位清教徒领袖哈里森(Thomas Harrison)大统领,是克伦威尔的主要助手,建议把摩西戒条纳入英国法律之内。1649年,下院通过一项提案,把安息日自星期天改为犹太的Sabbath(星期六),从此,清教徒说,英国人也将是上帝的选民。
詹姆士一世任内(16031625年),有一小群的犹裔移民到伦敦。起初,他们参加基督徒礼拜,后来,他们分出小部分时间来崇拜犹太教,犹太财经家像卡瓦哈尔(Antonio Carvajal)一样,也要符合长期国会和共和国时期的财政要求。当克伦威尔上台之后,他便利用犹裔商人作为荷兰和西班牙经济和政治消息的主要来源,他有点羡慕荷兰由犹太人的联络所获得的财富和繁荣。
曼纳沙·伊思雷尔来到英国不久,克伦威尔便接待他,为他安排在伦敦的住处,曼纳沙提出一份请求,后来经报纸以“宣言”为题刊出,表示允许犹太人入英和在宗教、经济上的提供帮助,他解释为何犹太人在经历政治上的无能和身体与经济的不安全之后,被迫放弃农事而转向贸易的理由;他指出阿姆斯特丹犹太人是靠商业投资而不是靠放贷而活,他们并没有剥削,而是把流通的款项放到银行,安享5分的利息。他指出犹太人杀害基督徒子女,而以鲜血来祭奠是无稽之谈。他向基督徒保证,犹太人并没有改变信仰的企图。他结论说:在犹太人宣誓效忠王朝的条件下,允许犹太人迁徙到英国来,他们可以获得宗教自由,免除暴力的迫害,他们内部的争端可由他们的法律和戒律解决,而不必危害到英国法律和利益。
1655年12月4日克伦威尔在白宫召集会议,各级法官、官吏和教士们共同商讨犹太人入英的问题。他个人以声势和雄辩来维护这个观念,并且强调宗教层面而避去经济的考虑,真正的福音必须传道给犹太人,但是“如果我们不包容他们,我们能向他们传道吗”?
可是与会人士对他的论调并不表示同情,教士们强调基督国度里不容许犹太人存在,商人代表认为如此一来犹太商人将会侵占贸易,剥夺英人的财富。会议结果是除非国王个人的认可,否则犹太人不准定居英国。
社会舆论本来就反对犹太人入境,谣言散布说如果允许犹太人定居英国,那么他们将会把圣彼得教堂改为集会所。威廉·普宁(William Prynne)曾于27年前写了一本书Historiomastix,以攻击英国戏剧而引起一阵骚动,如今他又选了一篇短文(16551666年),名叫《短简异议》(Short Demurrer),重新揭发犹太人破坏币制和谋害儿童的控诉。有一位热情的清教徒托马斯·科利尔(Thomas Collyer)站起来回答普宁,呼吁必须把犹太人当做上帝选民来敬爱,曼纳沙自己出版了一本书《辩白》(Vindication),请求英国人拿出公平的精神来。
他们真的相信那种古怪而无稽的控诉——以为犹太人为了庆祝无酵饼的节日(Feast of Unleavened Bread)必须用基督的血液来塑造吗?他指陈历史上多的是这种假证据的控告,或者便是由受不了拷问而供罪,以及多少个无辜的犹太人在他们处刑之后,真理才得以大白于世,他以感人肺腑的信心和热情做结论说:
我对敬爱的英国,提出卑微的请求,希望他们不带偏见地读读我的论据……我尊敬他们的荣耀和利益,并且衷心期望上帝将会尽快地使西番雅(Zephaniah)的诺言实现,然后我们可以一心一意地侍奉他,以同样的方式,也以同样的判断,既然他的名字只有一个,那么他的害怕也将如一,我们将可同见上帝的善意(永远的祝福)和天堂的慰藉。
英国民众并没有为他的请求所说服,曼纳沙也就无法为犹太人取得正式入境许可。克伦威尔为了保全他的政府和自己的生命,只好把这个问题搁在一旁,不过他还从国库中提出100镑的年薪奖励曼纳沙(这笔款从来没有付过)。1657年9月曼纳沙的儿子死去,从护国主手中得到一笔款项后,他把尸体带回荷兰埋葬,不堪逆旅和悲伤之下,这位驻英国圣徒于11月20日死于米德尔堡(Middleburg),所留下的钱财还不够付自己的葬费。
他的使命并没有完全失败。伊夫林的《日记》里,在1655年12月4日记载说:“如今犹太人终于被接纳了。”虽然护国主并没有下令,国会也不承认他们的返乡,可是他们还是陆续不断地回来,1657年他允许伦敦犹太人拥有自己的葬场,用犹太人的身份埋葬,而不是以基督徒身份。当查理二世复位时,他并没有忘记流亡荷兰时,蒙德斯·达柯斯塔(Mendes da Costa)和其他犹太人的经济援助。他重视伦敦犹太人带给英国商业上的利益,并期望他们多来一些。威廉三世也忘不了犹太人的帮助,继续施行容忍态度,故意忽略英国教士和商人的抱怨,梅迪纳以威廉三世和马尔巴勒军事顾问身份成为第一位被封爵的犹太人。到1715年,犹太经纪人开始出现于伦敦票据交换所,犹太银行家也逐渐在土地投资上略有力量,1904年英国犹太人公开庆祝曼纳沙诞生300周年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