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本 >
- 精准学习 - 周加仙译 >
- 第二部分 人脑如何学习? >
- 第6章 脑的再利用
丰富的环境刺激所带来的益处
本章的重点是强调支持资质先天论与支持后天论的两方都是正确的:孩子的脑既有遗传所带来的固有结构,又具有可塑性。刚出生时,所有的孩子都装备有一整套由基因塑造的特殊回路,这些回路本身是由物种数千万年的进化所形成的。这种自组织性使婴儿的脑对几个主要知识领域有着深刻的直觉:控制物体及其运动的物理感觉;空间导航的技巧;对数量、概率和数学的直觉;对他人天生的热爱;甚至是语言天赋。因此,白板假说是大错特错的。但进化也的确为许多学习机会敞开了大门,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孩子出生时的脑决定的。事实恰恰相反:神经回路在几毫米的变化范围内,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外界保持开放的。
在生命最初的几年里,基因会引导神经回路的过度生长:突触的数量是实际所需数量的两倍。在某种程度上,神经回路的这种最初的过度生长是以一种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的方式,为我们基于对世界的认识所形成的心理模型开辟了一个巨大的空间。与成人相比,儿童的脑充满了各种可能性,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探索各种假设。每个婴儿都对所有的口语、所有的文字、所有可能的数学保持开放——当然,前提是要在人类这个物种的遗传的限制性之内。
而且婴儿的脑还具备另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它有强大的学习算法,能选择最有用的突触和回路,为机体提供第二层适应环境的能力。多亏了有用的突触和回路,在婴儿初生的几天里,脑便开始专门适应自己的结构。第一个被固化的脑区是脑的感觉加工区域:早期的视觉加工区在几年内就会成熟,而在不到12个月的时间里,听觉加工区域就会聚焦到孩子母语中的元音和辅音上。随着各脑区可塑性的关键期一个接一个过去,几年的时间足以让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用母语习得一种特定的口语、文字和文化。但是如果我们在某一领域的刺激被剥夺了,那么无论我们是布加勒斯特的孤儿还是巴西利亚郊区的文盲,都有可能永远失去我们在这一知识领域的心理灵活性。
但这并不是说不值得进行任何干预:人脑在我们一生中都保持着某种程度的可塑性,尤其是在前额叶皮层等高级脑区。只是所有实验结果都表明,早期干预的效果是最佳的。无论是让猫头鹰戴上棱镜,教被收养的孩子第二语言,还是帮助孩子适应耳聋、失明或整个大脑半球的缺失,效果都是越早干预越好。
我们的学校是为了充分利用发展中的脑可塑性而设计的教育机构。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孩子的脑的惊人灵活性,这样的灵活性使他们的脑可以对一些回路进行再利用,并重新引导它们去从事诸如阅读或数学训练这样的新活动。尽早入学接受教育可以改变人生:大量实验表明,那些家境不好的儿童假如能尽早入学接受教育可能会受益终生,并且在许多领域都有所体现,例如较低的犯罪率,较高的智商和收入,以及更好的健康状况。51
但学校教育也并非灵丹妙药。父母和家庭也有责任去尽可能地刺激孩子的脑,丰富他们的生活环境。所有的婴儿都是未来的物理学家,他们喜欢用下落的物体做重力实验,不过前提是我们得允许他们建造、修补、失败,然后重新开始,而不是几个小时都被绑在汽车安全座椅上。所有的婴儿都是喜欢数数、测量、画线、画圆以及组合各种形状的小小数学家,只要我们给他们尺子、圆规、纸和有趣的数学题。所有的婴儿都是天生的语言学家:早在18个月大的时候,他们每天就能很容易地学会10~20个单词,但条件是得有人跟他们说话。家人和朋友必须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随时随地使用丰富的词汇、优美的句子来“喂养”他们。许多研究表明,儿童在3~4岁时的词汇量直接取决于他们在0~2岁里跟大人说话的数量。只让他们被动地听是远远不够的,主动的、一对一的互动必不可少。52
所有的研究结果都非常一致:丰富儿童所处的环境有助于其构建更强的脑。例如,那些每晚听睡前故事入睡的孩子的口语语言的脑回路就要比没有睡前故事可听的孩子的发育得更好,而正是这些被强化的脑回路让他们日后可以理解文本的意思并形成自己的想法。53同样,对有幸出生在双语家庭中的孩子来说,家长赋予了他们说两种母语的天赋。于是他们毫不费力地就能够习得两套词汇、两种语法和两种文化。54终其一生,他们的双语脑都保持着更强的语言处理能力以及学习第三或第四语言的能力。当他们年老时,他们的脑似乎能更长时间地抵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侵害。将发育中的脑暴露在一个丰富刺激的环境中,可以让它保留更多的突触、更繁茂的树突以及更灵活丰富的神经回路55——就像学会了戴棱镜眼镜的猫头鹰一样,它一生都有更多样的树突,更强的从一种行为切换到另一种行为的能力。让我们给孩子们创造丰富多彩的早期学习环境吧:他们的脑发育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从环境中获得的刺激的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