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隐修

字数:7917

到了修道院,珂赛特依然沉默不语。

珂赛特自然认为自己是让·瓦让的女儿。再说,她什么都不知道,也就什么也不可能说,况且,即便知道什么,她也不会说的。前面讲过,什么也不如苦难更能教会孩子沉默。珂赛特受尽苦难,因而害怕一切,乃至说话,乃至呼吸。她常因一句话而招来毒打!自从她成了让·瓦让的孩子,她才不再提心吊胆。她很快就习惯了修道院的生活。只是她很想念卡特琳,但不敢讲。不过有一次,她对让·瓦让说:“父亲,早知道,我就带她来了。”

珂赛特成了修院的寄宿生,就得穿修院的学生服。让·瓦让获准收回她换下的衣服。那是珂赛特离开泰纳迪埃家时,他让她穿的丧服。衣服还不是很旧。他设法弄到一只小箱子,把这些旧衣服以及毛袜和鞋子放进箱子里,还放了些樟脑和各种香料。修道院里有的是香料。他把箱子放在床边的一张椅子上,钥匙总带在身上。一天,珂赛特问:“父亲,这只箱子是什么呀,怎么这么香?”

福施勒旺大爷除了前面提到的他一无所知的殊荣外,还善行得到了善报。首先,他因做了好事,感到很幸福;其次,他的活有人分担,他的事就少多了。还有,他酷爱抽烟,马德兰先生来后,因为是马德兰先生付钱,他抽烟方便多了,比从前多抽了两倍,抽起来更觉得有滋有味。

修女们对于尔蒂姆这个名字毫不理会,她们管让·瓦让叫“另一个福旺”。

这些圣女若有雅韦尔的眼力,早就该注意到,园子里要买什么东西,总是又老又残又瘸的哥哥出去,另一个从不出门。可是,也许她们的眼睛只顾看上帝,不善于窥视旁人,或者她们宁可忙于互相窥视,因而根本不去注意。

幸亏让·瓦让沉默不语,足不出户。雅韦尔在这个街区足足监视了一个多月。

对让·瓦让来说,这修院好比是四周布满深渊的孤岛。这四堵围墙从此成了他的世界。在里面看得见天空,这足以使让·瓦让心境恬静,使珂赛特幸福快乐。

让·瓦让重新过起了愉快的生活。

他和老福施勒旺一起,住在园子深处的破屋里。这间陋屋,一八四五年还在,是用残砖破瓦建成的。正如大家所知,它有三个房间,除了墙壁,空无一物。大房间硬被福施勒旺大爷让给了马德兰先生,让·瓦让推也推不掉。那房间的墙壁上,除了用来挂膝带和背篓的两颗钉子外,还装饰着一张九三年制的保王党的纸币,贴在壁炉上方的墙上,我们把它准确无误地复制下来:

天主教王家军

奉国王御旨

发行十利弗信用券

购军用物资

和平时期兑现

第三套  第10390号  斯托弗莱

这张旺代信用券[183]是前任园丁钉在墙上的。那人曾是朱安党人[184],死在修道院里,福施勒旺接替了他。

让·瓦让整天在菜园里干活,派上了大用场。他从前是修树工,现在当园丁心甘情愿。大家一定记得,他在种树方面,有一套秘诀和方法。他把这些都用上了。果园里的树木,几乎都是野生的,他进行芽接,使它们结出了鲜美的果子。

珂赛特获准每天到他身边呆一小时。因为嬷嬷们总是面带忧容,而让·瓦让却非常和蔼可亲,经过比较,她便格外喜欢让·瓦让。规定的时间一到,她便奔向小屋。她一进破屋,屋里顿时充满了欢笑。让·瓦让心花怒放,看到自己给珂赛特带来快乐,便感到自己更快乐了。我们给予人的快乐有其可爱的一面,它不像任何反光,会渐渐衰弱,而是反回到我们身上时,会更光辉灿烂。课间休息时,让·瓦让远远望着珂赛特玩耍,奔跑,能从孩子们的笑声中分辨出珂赛特的笑声。

因为现在珂赛特笑了。

珂赛特的面孔也有了某些变化。阴郁的神情已然消失。欢笑便是太阳,它驱散人们脸上的严冬。

珂赛特仍然不漂亮,但变得可爱了。她用甜美童稚的声音,娓娓说着合情合理的琐碎小事。

课间休息结束,珂赛特回到教室,让·瓦让便望着她教室的窗户。夜里,他会起来凝视她寝室的窗户。

此外,上帝自有其意图。和珂赛特一样,修院对维持并完善那位主教在让·瓦让身上所做的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可以肯定,美德也有导致骄傲的方面。那里有魔鬼建造的一座桥。当天意将让·瓦让投进小皮克皮斯修道院的时候,他可能已不知不觉地离那个方面和那座桥相当近了。只要是同主教相比,他总是自叹弗如,也就保持谦卑的态度。可是,近来他开始同人相比,于是产生了骄傲情绪。谁知道呢?也许,他最后会渐渐恢复对人类的仇恨。

多亏了修道院,他没有从这条斜坡上继续下滑。

这是他看见的第二个囚禁人的地方。在他年轻的时候,在生活刚刚开始的时候,以及后来,不久前,他见过另一个囚人的地方,骇人听闻,惨不忍睹,他认为那里的严厉,正是司法的不公和法律的罪恶。今天,继监牢之后,他看见了修道院。他想,他曾是监牢的囚犯,而现在可以说是修院的观众,他怀着忧戚不安的心情,默默地将它们进行比较。

有时,他会撑着铁锹,渐渐沉入那曲曲弯弯、深不见底的遐想。

他想起了旧时的伙伴,他们多么悲惨:他们天不亮起床,天黑才收工;他们很少睡觉;他们睡的是行军床,只准铺两寸厚的褥垫,屋子很大,隆冬腊月才生火;穿的是奇丑无比的红宽袖衣,最热的时候,才让穿布裤子,最冷的时候,才让罩毛外衣;只有在干苦活累活时,才让喝酒和吃肉。他们不再有姓名,只有号码,可以说,成了数字,低垂着眼睛,低声地说话,头发剪得很短,生活在棍棒下、耻辱中。

然后,他的思想又回到眼前这些人身上。

这些人也剪去头发,也低垂着眼睛,低声地说话,只不过不是生活在耻辱中,而是生活在世人的嘲笑中,不是背脊被棍棒打伤,而是肩膀被戒律撕裂。她们的名字也已不复存在,只有严肃的法名。她们从不吃肉,也从不喝酒,常常一天不吃不喝。她们不穿红上衣,而是穿裹尸布般的黑衣服,是毛料的,夏天太沉,冬天太轻,不能减去,也不增加,甚至不能根据季节,换上布衣或毛外套,一年中,有六个月穿着哔叽衬衣,使她们热得发烧。她们不是住在大冬天才生火炉的大屋子里,而是从不生火的修室里;不是睡在两寸厚的褥垫上,而是麦秸上。她们甚至不睡觉;每天夜里,劳累了一天,困得厉害,正要入睡,身子刚有些暖和,就得醒来,起床,到冰冷昏暗的小教堂去,双膝跪在石头上做祈祷。

在有些日子里,她们每个人都要轮流在石板地上跪十二小时,或者伏在地上,脸贴着地面,伸出双臂成十字。

那些人是男人;这些人是女人。

这些男人做了什么?他们偷盗、强奸、抢劫、凶杀、谋杀。他们是盗窃犯、造假币犯、下毒犯、纵火犯、杀人犯、杀亲犯。这些女人做了什么?她们什么也没做。

一边是抢劫、欺诈、偷盗、暴力、淫荡、凶杀,种种大逆不道,种种凶杀行为;另一边只有一样东西:纯洁。白璧无瑕的纯洁,几乎被神秘地带向天国,因为是美德,它仍属于尘世间,因其圣洁,它已属于天国。

一边,人们低声反省自己的罪行;另一边,人们高声忏悔自己的错误。那是怎样的罪行!又是怎样的过错!

一边是恶臭熏天的瘴气,另一边是难以形容的香气。一边是精神的瘟疫,在目光的看押下,在枪口的监视下,慢慢吞噬着这些瘟疫患者;另一边是圣洁的火焰,在同一个熔炉里,冶炼着所有的灵魂。那边是黑暗,这边是昏暗,但这是一种充满光明的昏暗,散发着万丈光芒。

两处都是奴役人的地方。但在第一个地方,却有解脱的可能,远远可望合法地获得释放,而且还可越狱逃跑。在第二个地方,那是永久的囚禁,唯一的希望,就是悬在悠悠岁月尽头的一点儿亮光,那是使人解脱的微光,人们称之为死亡。

在第一个地方,人们只被铁链锁住,在另一个地方,人们被自己的信仰禁锢。

从第一个地方产生什么呢?无穷的诅咒,咬牙切齿,满腔仇恨,穷凶极恶,对人类社会狂怒的吼叫,对上苍冷嘲热讽。从第二个地方产生什么呢?祝福和热爱。在这两个十分相似又大相径庭的地方,这两种迥然不同的人完成着同一个事业:赎罪。

让·瓦让非常清楚第一种人的赎罪,那是个人的赎罪,为自己赎罪。但他不明白另一种人的赎罪,那些人无可指责,白璧无瑕,他不寒而栗地问自己:她们赎什么罪?是什么样的赎罪?

他内心有个声音在回答:人类最神圣的仁慈,是为他人赎罪。

这里,我们有任何理论,都只好保留,我们仅仅是叙述者。我们是站在让·瓦让的角度看问题,表达的是他的感受。

他看到的是尽善尽美的忘我,至高无上的美德;是恕人之过、代人赎罪的纯真;自己没有罪过,却为了有罪的人甘愿受奴役、受痛苦,主动要求受折磨;对人类的爱,沉浸到对上帝的爱中,可又清晰可辨,苦苦祈求;那是些温和而柔弱的人,有着受罚者的痛苦,受赏者的笑容。他想起自己从前竟然会怨天尤人!

半夜里,他常常坐起来,谛听这些受清规戒律束缚的纯洁女人的感恩歌声。他想起受到公正惩罚的人,却只会对上苍大声辱骂,想起他这个可怜虫,曾向上帝挥舞过拳头,想到这些,他会感到毛骨悚然,手脚冰冷。

有件事使他惊讶不已,仿佛上帝在对他轻声告诫,使他陷入了深思:他翻墙越狱、不顾生死、铤而走险、艰难攀登,他为脱离另一个赎罪之地而做的这些努力,全都是为了进入这一个赎罪之地。这难道是他命运的象征?

这修院也是座监狱,与他逃离的那座监狱可悲地相像,可他从未想过会有这样的事。

他又看见了铁栅栏、铁门闩、铁窗条。为了锁住谁?天使。他曾看见的用来禁锢猛虎的高墙,现在又看见用来禁锢羔羊。

这是个赎罪的地方,不是惩罚的地方,可它比另一个更森严,更凄凉,更冷酷。这些贞女比苦役犯更加弯腰曲背。一种凛冽的寒风,曾给他青年时代带来痛苦的寒风,吹过禁锢秃鹫的铁牢;一种更凛冽、更刺骨的寒风在鸽笼里呼啸。

为什么?

每当他想起这些,他身上的一切,便在这神秘而高尚的行为面前土崩瓦解。他的骄傲情绪,也在这些沉思中消失殆尽。他无数次抚躬自问;他感到自己非常渺小,哭过多少次。六个月来他生活中的一切,珂赛特用她的爱,修道院用它的谦卑,把他重新引向主教的神圣教导。

有时,傍晚时分,园子里没有人了,他会跪在小教堂旁的小路上,面对他初来的那天夜里张望过的那扇窗子,他知道,赎罪的修女正在那里面伏地祈祷。他就这样跪在那修女面前祈祷。他似乎不敢直接跪在上帝面前。

他周围的一切,宁静的园子,芬芳的鲜花,欢叫的孩子,严肃朴实的女人,寂寂无声的修院,渐渐深入他的内心,潜移默化,他的心灵渐渐变得和修院一样沉寂,和花儿一样芬芳,和园子一样宁静,和修女一样朴实,和孩子一样开心。他还想道,是上帝的两个圣所,先后在他生命的两个危急关头收留了他,第一次是在所有的大门向他紧闭,人类社会将他摈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人类社会再次追捕他,监牢再次向他打开的时候。没有第一个,他会再度犯罪,没有第二个,他会再度受刑。

他心中万分感激,他对上帝的爱与日俱增。

这样几年过去了:珂赛特一天天长大。

【注释】

[1] 汉诺威是德国旧邦名。

[2] 勒诺特尔(1613—1700),法国建筑师和园林设计师。

[3] 一五九八年,法王亨利四世在南特颁发敕令,允许新教存在。一六八五年,路易十四废除该令,迫使许多新教徒逃亡国外。

[4] 汉尼拔(前247—前183),迦太基杰出的统帅。

[5] 即瓦尔特·司各特、拉马丁、沃拉贝尔、夏拉、基内、梯也尔。——原注

[6] 指法国康布罗纳将军在拒绝投降时,对英国人说的“去你妈的”。

[7] N为拿破仑(Napoléon)的首字母。

[8] 提图斯(40—81),罗马皇帝(79—81),公元七〇年攻占耶鲁撒冷,大肆杀戮当地百姓。

[9] 萨尔瓦多·罗扎(1615—1673),意大利诗人、画家、雕刻家。

[10] 格里博瓦尔(1715—1789),法国炮兵军官。

[11] 原文为拉丁语。

[12] 伦勃朗(1606—1669),荷兰画家。

[13] 默伦(1634—1690),佛兰德斯画家。

[14] 福拉尔(1669—1752),法国军事家。

[15] 波利比乌斯(约前201——约前120),古希腊历史学家。

[16] 奥兰治亲王即英军统率威灵顿。

[17] 原文为拉丁语。庞培是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大帝恺撒的政敌,后被恺撒击败。

[18] 苏尔特(1769—1851),法国元帅。

[19] 原文为拉丁语。

[20] 碑文如下:

布鲁塞尔商人

贝尔纳·德·布里

不幸在此

被马车压死

一六三七年二月(日期看不清)——原注

[21] 别列津纳为俄国河流,一八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拿破仑为抢渡这条河,造成一万二千人淹死。莱比锡为德国城市,一八一三年,拿破仑在这里与联盟军打仗,法军大败。枫丹白露为法国王宫,位于巴黎郊区,一八一四年,拿破仑在这里被迫逊位。

[22] 克雷西为法国地名。一三四六年,英军在此击败法军。

[23] 普瓦捷为法国地名。一三五六年,英军在此击败法军。

[24] 马尔普拉凯为法国地名。一七〇九年,英军在此击败法军。

[25] 拉米伊为法国地名。一七〇六年,英军在此击败法军。

[26] 马伦戈为意大利地名。拿破仑在此击败奥地利军队。

[27] 阿赞库尔为法国地名。一四一五年,英军在此击败法军。

[28] 缪拉(1767—1815),法国元帅。

[29] 俄耳甫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诗人和歌手。

[30] 洛锡安山为苏格兰山脉名。

[31] 阿耳戈斯为希腊地名。

[32] 塔拉韦拉为西班牙地名。一八〇九年,威灵顿在此大败法军。

[33] 巴达霍斯为西班牙地名。一八一一年被法国攻占。

[34] 铁公爵是威灵顿的绰号。

[35] 圣赫勒拿岛是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后的囚禁地。

[36] 内伊在一八一五年十月七日第二次王朝复辟时期被元老院处死。

[37] 原文为拉丁语。

[38] 这些都是拿破仑打胜仗的地方。

[39] 指滑铁卢纪念墩上的铁狮。

[40] 拉伯雷(1494—1533),文艺复兴时代法国作家,擅长讽刺。

[41] 莱奥尼达斯(?——前48),斯巴达国王,在与波斯作战中阵亡。

[42] 埃斯库罗斯(前525—前456),希腊悲剧之父。

[43] 鲁日·德·李尔(1760—1836),法国军官和作曲家。所作《马赛曲》为法国国歌。

[44] 丹东(1759—1794),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家。

[45] 克莱贝尔(1753—1800),法国将军。

[46] 原文为拉丁语。

[47] “只因一时恐慌,一场战役未能善始善终,一天未能有好的结束,错误的措施未能得到弥补,以后也就不可能取得更大的胜利。”(拿破仑:《圣赫勒拿岛口述》)——原注

[48] 巴雷姆(1640—1703),法国数学家。

[49] 以上都是拿破仑打胜仗的地方。

[50] 埃斯林和里沃利是拿破仑打胜仗的地方。

[51] 因克尔曼为阿尔及利亚地名。

[52] 维吉尔(前71—19),罗马最伟大的诗人。

[53] 一八一五年三月二十日,是拿破仑从厄尔巴岛回来,进入巴黎的日子。

[54] 一七八九年七月十四日,是巴黎人民攻打巴士底狱的日子。

[55] 不伦瑞克为英国王室;拿骚为荷兰王室;罗曼诺夫为俄国王室;霍亨索伦为德国王室;哈布斯堡为奥地利王室;波旁为法国王室。

[56] 驿站车夫指缪拉(1767—1815),其父为旅馆主,一八〇八年封为那不勒斯王时,已是元帅。

[57] 这位中士指贝纳多特(1764—1844),十七岁从军,从最低军职逐渐升到最高职级。一七八九年为上士。拿破仑只指定他为某个王位的继承人,他在一八一八年当瑞典国王时,拿破仑已垮台。

[58] 富瓦(1775—1825),法国将军。滑铁卢战役中第十七次负伤。一八一九年进入议会,成为自由派的主要发言人。

[59] 跨过阿尔卑斯山的人指拿破仑。

[60] 老病夫指路易十八,他患有足痛风。“爱丽舍神甫”是他的外科医生的绰号。

[61] 一八一五年七月八日,路易十八第二次返回巴黎。下文三月二十日是指一八一五年三月二十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重返巴黎。

[62] 科西嘉人指拿破仑,贝亚恩人指路易十八。

[63] 布汶为法国地名。一二一四年,法国王室军队在此打败德军。

[64] 丰特努瓦为比利时地名。一七四五年,法国王室军队在此战胜英军和荷兰军。

[65] 特雷斯塔翁是在尼姆制造白色恐怖、进行血腥镇压的人。

[66] 原文为拉丁语,出自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1638—1715)。

[67] 昂古莱姆公爵(1775—1844),法国最后一个王太子。他参加过威灵顿的军队,与拿破仑对抗。

[68] 昂吉安公爵(1772—1804),孔代家族成员。拿破仑怀疑他策划一场反对他的阴谋,于一八〇四年三月十五日夜里,在万森把他枪毙了。

[69] 拿破仑和玛丽·路易丝所生的儿子。

[70] 这里炮手指拿破仑。

[71] 滑铁卢战败后,拿破仑回到巴黎,迫于议会的压力,于一八一五年六月二十二日退位,流放圣赫勒拿岛,直至病死。

[72] 原文为拉丁语。出自维吉尔的一首讽刺诗。

[73] 切里索勒为意大利地名。一五四四年四月十四日,法国人在此获得胜利。

[74] 蒂雷那(1611—1657),法国元帅。

[75] 奥什(1768—1797)和马尔索(1769—1796)都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将领。

[76] 亚历山大(前356—前323),马其顿国王,以征服世界垂名史册。他死后,他所征服的领土被他的将领们瓜分殆尽。

[77] 原文为拉丁语。

[78] 罗杰·培根(1214—1294),英国神学家和哲学家。

[79] 查理六世(1368—1422),法国国王。

[80] 别卜西是《圣经》中的魔鬼。

[81] 路济弗尔是《圣经》中魔鬼撒旦的别名。

[82] 一八二二年,为了在西班牙恢复专制制度和天主教统治,打击执政的自由派力量,俄普奥法四国王室联合起来,武装干涉西班牙。入侵西班牙的法军统帅是路易十八的侄儿昂古莱姆公爵。

[83] 安杜哈尔为西班牙南部城市。昂古莱姆在此发表文告,企图调和保王党和自由派。

[84] 长裤汉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的平民派;赤臂汉指一八二〇年发动西班牙革命的自由派。

[85] 查理-阿尔贝(1798—1849),后为皮埃蒙特国王(1831—1849)。

[86] 这里,法国大元帅指昂古莱姆公爵。

[87] 白帽徽是波旁王军队的帽徽。

[88] 科布伦茨为普鲁士城市。一七九二年,法国流亡贵族在那里组织反革命军队。

[89] 萨拉戈萨为西班牙城市。一八〇八年,拿破仑率军攻打西班牙,在这里遇阻,该城守将帕拉福克斯坚守达七个月之久。

[90] 罗斯托普钦(1763—1826),一八一二年拿破仑侵俄时莫斯科的总督。

[91] 巴莱斯帖罗斯(1770—1832),一八二三年英俄奥法联军侵略西班牙时,西班牙的将领。

[92] 一八三〇年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

[93] 图瓦兹为法国旧长度单位,相当于1.949米。

[94] 克里斯托夫·哥伦布(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十五世纪末发现美洲大陆。

[95] 勒特伊(1607—1676),荷兰海军上将。

[96] 德利尔(1738—1813),法国诗人,法兰西学院院士。

[97] 伏尔泰(1694—1778),法国作家、哲学家、启蒙思想家。雷纳尔(1713—1796),法国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帕尔尼(1753—1814),法国诗人。

[98] 圣奥古斯丁(354—430),法国主教、神学家。

[99] 拿破仑失败后,流亡到美国的自由派和波拿巴派,在德克萨斯州得到一些土地,创建了“流亡营”。一八一八年,法国国内开展捐款活动,支持这些流亡者。

[100] 后轮是五法郎银币的俗称。

[101] 拉斐特是法国银行家。

[102] 卡斯尔雷(1769—1822),英国外交大臣。反法同盟战败拿破仑后,在维也纳开会制定法国赔款条约。

[103] 普鲁士小尾巴指假发套后面拖着的尾巴。

[104] 科博,原文Corbeau,勒纳尔,原文Renard,正巧是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1621—1695)作品中的人物乌鸦和狐狸。

[105] 这首诗模仿了拉封丹的寓言诗《乌鸦和狐狸》。

[106] Corbeau的首字母是C,改成G后,成为Gorbeau。

[107] Renard首字母前加P后,成Prenard,暗含“小偷”的意思。

[108] 比塞特为巴黎南郊地名,有一个救济院,收容老年和患精神病的男子。

[109] 河滩广场曾是王朝时期的刑场。一八〇六年起,成为巴黎市政府广场。这里用作比喻。

[110] 硝石库医院是硝石库的旧址,一七九六年,成为精神病医院,专门收留女精神病人。

[111] 一八五一年十二月,作者因反对拿破仑第三发动政变而被迫离开法国,一八七〇年九月,拿破仑第三垮台,他才得已回国。

[112] 四个学区为:法兰西学区、庇卡底学区、诺曼学区和日耳曼学区。

[113] 这里,亲王大元帅指昂古莱姆公爵。一八二三年四月,他率十万法军入侵西班牙,镇压那里的资产阶级。回国第一站便是与西班牙为邻的法国小城巴荣讷。

[114] 居鲁士为公元前六世纪波斯王。

[115] 斯泰基为欧洲东北、亚洲西北一带的旧称。

[116] 马西安(396—457),东罗马帝国皇帝。

[117] 瓦伦提尼安(419—455),西罗马帝国皇帝。

[118] 阿蒂拉(395—453),公元五世纪入侵罗马的匈奴王。

[119] 卡普阿为意大利城市名,位于罗马东南。

[120] 汉尼拔(前247—前183),迦太基将领,公元前三世纪率军入侵罗马帝国,攻占卡普阿后,一度沉湎于酒色。

[121] 奥布河畔阿尔西为法国地名,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丹东的故乡。

[122] 明谷为法国北部小镇。一一一五年,圣伯尔纳(1091—1153)在此创建圣伯尔纳隐修会。

[123] 西多为法国地名。一〇九八年,罗贝尔在此创建了西多隐修院。

[124] 萨拉曼卡和下文的阿尔卡拉均为西班牙城市。

[125] 这里,“魔鬼”指圣本笃(480—547)。为了躲避惩罚,圣本笃来到意大利苏比亚科的神洞里,开始过隐修士生活。五二九年,他离开苏比亚科,来到蒙特卡西诺,创建了圣本笃修会。

[126] 拉丁语,意思同前面一句话。此注也适合于后文括号中的文字。

[127] 耶稣曾被绑在柱子上。

[128] 这里作者玩了个文字游戏。法语中,grace既可作“感谢”解,又可作“优雅”解。

[129] 贝洛(1628—1703),法国诗人和童话作家。

[130] 赫卡柏为希腊神话中人物,特洛伊最末代国王普里阿摩的妻子。

[131] 贝洛童话作品中的人物。

[132] 波利希内儿是法国木偶戏中的丑角,鸡胸驼背,嗓音尖尖。

[133] 阿加索克利斯(约前361—前264),叙古拉暴君。Agathoclès的读音与Agathe auxclés(带钥匙的阿加特)的读音一样。

[134] 马扎兰(1602—1661),法国红衣主教,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的首相。他创建了马扎兰学院,并将学院分成四个学区:法兰西学区、庇卡底学区、诺曼学区和日耳曼学区。

[135] 原文为拉丁语。

[136] 原文为拉丁语。

[137] 达西埃夫人(1651—1720),法国女博学者,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译者。

[138] 原文为拉丁语

[139] 法恩扎为意大利北部城市,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花色陶器的著名产地。

[140] 原文为拉丁语。

[141] 原文为拉丁语。

[142] 拉丁语,与上面一句意思相同。

[143] 约瑟·德·迈斯特尔(1753—1821),法国作家和哲学家,反对资产阶级大革命,拥护国王和教皇统治。

[144] 卡拉斯(1698—1762),法国图卢兹商人,信奉新教,被诬告杀害想脱离新教、皈依天主教的儿子而处死。死后三年,伏尔泰为他昭雪。

[145] 卡拉斯(1698—1762),法国图卢兹商人,信奉新教,被诬告杀害想脱离新教、皈依天主教的儿子而处死。死后三年,伏尔泰为他昭雪。拉巴尔(1747—1766)为法国绅士,被指控折断了一个耶稣受难像,被判活活烧死;西尔旺(1709—1777)为法国新教徒,被指控谋杀天主教的女儿,而被判死刑。伏尔泰为他们三人作过辩护。

[146] 塔西佗(55—120)为古罗马历史学家。尼禄(37—68)为罗马暴君。

[147] 奥洛费尔纳是《犹滴传》中的一位将军。该书叙述犹太烈女子犹滴为拯救祖国,引诱敌将奥洛费尔纳,最后将他杀死。

[148] 原文为拉丁语,意为“牛擦上了白粉”。

[149] 马可·奥勒利乌斯(121—180),罗马皇帝,以贤明著称。

[150] 吕克昂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办的学校。

[151] 该亚法是耶路撒冷大祭司(公元18—36)。

[152] 德拉古(活动时期约公元前七世纪),雅典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十分残酷。

[153] 特里马尔西翁为公元一世纪古罗马作家佩特罗马乌斯讽刺小说《萨特利孔》中的人物。

[154] 提比略(公元前42——公元37),古代罗马第二代皇帝。

[155] 泰勒斯(活动期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为古代七贤之一。

[156] 特拉普修道院建于十七世纪。实行节食忏悔,坚持缄默。

[157] 莱布尼兹(1646—1716),德国自然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

[158] 原文为拉丁语,刻在菲尔奈教堂的门楣上。这座教堂是伏尔泰于一七七〇年出资建造的。

[159] 原文为拉丁语。

[160] 斯芬克司为希腊神话中的带翼狮身女怪,在底比斯城外叫过往行人猜隐谜,猜不出的人当场被它杀死。今常用斯芬克司暗喻谜一般的人物。

[161] 马比荣(1632—1707),法兰西隐修院学者,文物研究家,史学家。参与编订圣伯尔纳的著作和本笃会圣徒《传记》。

[162] 原文为拉丁语。祝圣祷词开头语。

[163] 拉丁语。这是在给圣体饼做祝圣仪式前主祭祈祷时开头说的话。

[164] 多明我会又名兄弟布道会,天主教四大托钵修会之一。一二一二年由圣多明我创立。

[165] 君士坦丁四世(654—685),拜占廷帝国皇帝。

[166] 君士坦斯一世(约323—350),罗马帝国皇帝(337—350)。

[167] 原文为拉丁语。

[168] 小路易即路易十二(1120—1180),法国国王。

[169] 巴西勒(330—379),希腊基督教神学家。

[170] 凯撒·德·比斯(1544—1607),法国传教士,创建天主教兄弟会。

[171] 科通(1564—1626),法王亨利四世的忏悔神甫。亨利四世原为法国新教徒首领,后皈依天主教。他诅咒的时候,常用“我否认天主”,后来,科通让他改用“我否认科通”。

[172] 西哥特人为哥特人的一个分支,四世纪时,与东哥特人分离,不断侵犯罗马的领土,并在西班牙和高卢建立了庞大的王国。

[173] 法语中,绰号(surnom)和无袖外套(surtout)音相近。

[174] 查理五世(1500—1558),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一五五六年退位,九月底乘船赴西班牙,次年二月初,隐居于圣茹斯特修道院,一年后去世。

[175] 相当于中国的初中二年级。

[176] 原文为拉丁语。

[177] 原文为拉丁语。

[178] 原文为拉丁语。

[179] 原文为拉丁语。

[180] 原文为拉丁语。

[181] 原文为拉丁语。

[182] 教皇把“福旺”错写成“福汪”。

[183] 信用券为一七八九至一七九七年间流通于法国的一种以国家财产为担保的证券,后当作通货使用。旺代位于法国西部,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保王党和天主教徒曾在这里发动叛乱。

[184] 朱安党是指一七九三年在法国西部造反,并参加旺代保王党的一伙农民。


八 顺利通过盘问第三部 马里尤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