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令“第二世界”出现在世界地图上的瓦尔德塞弥勒
将希望寄托在海峡之上的哥伦布
对于哥伦布来说,他所发现的土地是印度(亚洲)是他开展一切探险事业的前提条件。他被授予的所有权限,都是以发现的土地是亚洲为前提的。如果他发现的是一片新大陆的话,那么西班牙王室与他签订的协议就无效了。所以哥伦布无论如何都要让世人相信加勒比海是亚洲的海洋。
哥伦布在1493年的第二次航海中,首先将航线转向南方,前往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多米尼加岛,然后才抵达伊斯帕尼奥拉岛。哥伦布将伊斯帕尼奥拉岛的统治权委托给自己的弟弟,在1494年带着3艘船对古巴岛和牙买加岛沿岸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探险,然后推测出古巴是中国南部蛮吉的一部分,在古巴岛的前方就是“托勒密的世界地图”所描绘的黄金海角。哥伦布对“托勒密的世界地图”对亚洲的描绘深信不疑,认为加勒比海的深处一定有一条通往西印度的海峡。
1498年,哥伦布率领一支由6艘船组成的船队进行了他的第三次航海。船队从加那利群岛南下抵达佛得角群岛,然后在北纬9°附近向西航行。哥伦布打算通过这次航行找到位于中国南部蛮吉西南方向的黄金海角,或者直接抵达位于其前方的印度大半岛。
船队在同年7月首先抵达西印度群岛与南美洲相连的特立尼达岛,然后抵达了位于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河入海口的帕里亚港。哥伦布最初认为这是一座岛屿,但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一块之前未曾发现的大陆的一部分。但他并没有确认这究竟是印度大半岛的一部分,还是未知大陆的一部分。另外,特立尼达在西班牙语中是基督教“三位一体”的意思,因为在这座岛上有三座大山而得名。
哥伦布虽然在第三次航海直接抵达了美洲大陆,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个事实。或者说,他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不过,哥伦布发现奥里诺科河流出的是大量的淡水而非海水,所以不得不承认这片土地是大陆的一部分。于是哥伦布对“托勒密的世界地图”进行了修正,他认为中国南部的蛮吉并非直接与黄金海角相连,而是中间隔着向南方延伸的“印度大半岛”。至于已经被葡萄牙探明的印度洋,则位于印度大半岛的西方。以“幻想的海图”为基准进行航海的哥伦布,在这次航海中也一无所获,后来他沿着海岸一直向西航行至玛格丽塔岛,然后返回了加勒比海的伊斯帕尼奥拉岛。
但是当哥伦布返回伊斯帕尼奥拉岛时,等待他的却是一个意料之外的考验。一些因为伊斯帕尼奥拉岛不是日本岛而感到不满的西班牙人发动了叛乱,他们认为哥伦布对这座岛的统治是非法的,于是将他抓了起来。就这样,哥伦布被套上镣铐遣送回西班牙。从此,哥伦布对伊斯帕尼奥拉岛的统治权和航线垄断权都被收缴,一切全都归到西班牙国王的管辖范围之下。
到了1501年末,哥伦布的后继者们抵达了现在哥伦比亚与巴拿马之间的达连湾,于是人们终于发现加勒比海和地中海一样,是被巨大的陆地包围起来的内海。但哥伦布却仍然坚信,在达连湾的某处有一条海峡能够通往亚洲的海洋,以此抵达“托勒密的世界地图”所描绘的“黄金半岛”。
到了1502年,哥伦布终于得到国王的允许,率领一支由4艘破烂不堪的小船组成的船队进行他的第四次航海。船队横跨加勒比海,对从现在的洪都拉斯一直到达连湾的海域进行了详细的搜索,寻找通往亚洲的海峡。能否在位于摩鹿加群岛的“巨大海湾”中找到一条可以穿越而过的海峡,将决定哥伦布的命运。
被国王禁止在航海时靠近伊斯帕尼奥拉岛的哥伦布,在达连湾进行了6个月的航海却一无所获。由破烂不堪的船只组成的哥伦布船队在险些就要沉没的危急状态下抵达牙买加岛,并且在1504年好不容易回到西班牙。
同年,对哥伦布青睐有加并且一直支持他的伊莎贝拉女王去世。1506年,哥伦布也好像追随而去般在西班牙的巴利亚多利德病逝。哥伦布最终还是没能实现开辟连接亚洲的“海上航线”的事业。而在哥伦布死后,寻找通往亚洲海峡的探索逐渐转移到北方的海域。幻想在改变了一种形式之后,继续被人们追寻。到了1511年,佛罗里达半岛附近的加勒比海的海岸线被依次确定下来。
1513年,西班牙人巴尔沃亚(1475—1519)前往哥伦布在第四次航海报告中提到过的出产丰富黄金的巴拿马地峡探险。巴尔沃亚登上了当地的一座小山,眺望远方发现了一片之前从来没有被人发现过的大洋。他将这片广阔的海域命名为“南海”,这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太平洋。从此之后,人们逐渐发现在加勒比海域的“第二世界”的尽头与亚洲之间还有一片广阔的海洋(第三世界)。就这样,“托勒密的世界地图”被人们画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美第奇家族的代理人阿美利哥·维斯普西
使人们加深对美洲大陆属于“第四大陆”怀疑的,是既不属于葡萄牙也不属于西班牙的佛罗伦萨商人阿美利哥·维斯普西(1454—1512)在两国势力范围之内所进行的航海和书信。
1454年出生于佛罗伦萨一户富裕公证人家庭的阿美利哥,比哥伦布小3岁,可以说是和哥伦布同一时代的人。阿美利哥在文艺复兴的中心佛罗伦萨接受人文主义教育,然后受雇于银行家美第奇,前往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可以说阿美利哥并不仅仅是商人。
通过政治的动荡而掌握了佛罗伦萨实际权力的美第奇家族在1494年遭到流放,佛罗伦萨进入多明我会的修道士季罗拉莫·萨沃纳罗拉(1452—1498)的统治时期。因此,阿美利哥在1492年之后,以西班牙的经济中心塞维利亚为根据地,作为美第奇家族在西班牙商业上的代理人出任贝拉尔迪商会的负责人。阿美利哥在哥伦布于1493年进行第二次航海的时候,负责船只装备和物资调配的工作。作为一名商人,他给哥伦布的航海提供了很大的支援。
与西班牙的探险事业有很深渊源的阿美利哥作为一名人文主义者,对航海活动也保持着很高的关注。1499年,他还参加了西班牙航海家奥维达(1468—1515)率领的对西印度群岛南部的探险活动。第二年,西班牙为了保守机密,禁止外国人参与对西印度的远征活动,于是阿美利哥的活动地点转移到了葡萄牙。
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非常赏识阿美利哥的经验、人脉以及丰富的财力。他在1500年卡布拉尔船队发现巴西(维拉·克鲁斯岛)之后,立刻命令里斯本财务局的书记格萨罗·克留组织航海对巴西沿岸进行调查,并且允许阿美利哥参与到这次的航海之中。阿美利哥就这样参与了西班牙与葡萄牙两国的航海活动,也因此拥有了比葡萄牙和西班牙船员更加宽广的视野。
从阿美利哥的书信中发现的新大陆
阿美利哥希望自己能够以航海家的身份名垂千古。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根据自己参加西班牙和葡萄牙探险事业的经验,在1500年到1504年之间向佛罗伦萨的好友总共发送了六封信。这些书信记录了他自己在航海过程中的见闻,同时也是非常珍贵的航海日志。
当时,大西洋的航海信息被作为国家机密,处于西班牙与葡萄牙严格的管控之下。因此,阿美利哥的书信内容也只能停留在地理和商业信息上。其中甚至还有故意省去地名记录模糊的部分。但是他的书信还是因为内容新颖而广受好评,甚至被翻译成拉丁语流传到欧洲各地。
阿美利哥的书信在1505年或者1506年,以“关于在四次航海中发现新大陆的阿美利哥·维斯普西的书信”为书名在佛罗伦萨出版发行。在从佛罗里达半岛到加勒比海、巴西、拉普拉塔河以南的漫长海岸线上进行过航海的阿美利哥,其书信公开了被葡萄牙和西班牙一直以来作为国家机密严格管控的信息,被广大读者看作很有价值的书信。其对欧洲大陆的影响力,与哥伦布第一次航海后,给他的支持者阿拉贡的财政长官桑塔赫尔发去的报告探险成功的书信相比也毫不逊色。
但是阿美利哥书信中提到的内容,与马可·波罗对亚洲的描述有明显的区别,因此人们开始怀疑这片土地实际上并非亚洲。从此,人们对哥伦布抵达的土地并非亚洲,而是托勒密的世界地图上没有记载的“第四大陆”的观点逐渐流传开来。
走进世界地图的“第二世界”
16世纪初期的欧洲,传统的古代世界形象逐渐崩塌,新的世界形象开始形成。
最大的证据,就是从1475年到1490年间出版了七版的托勒密的《地理学》,在1490年之后忽然销声匿迹了。因为伴随着不断的地理新发现,人们已经来不及推出《地理学》的修订版。但是到了1507年,人文主义者们在法国北部的洛林地区的圣迪耶修道院又对托勒密的《地理学》进行了增补和修订,更名为《世界地理入门》重新出版。这本书是综合了大航海时代获得的新信息,为了描绘新世界形象而诞生的。全书共由“序文”与九个章节以及“后记”组成,还收录了阿美利哥的六封书信的拉丁语翻译版作为附录。
在“序文”中,德国的地理学家马丁·瓦尔德塞弥勒(1470?—1518)着重强调了在亚洲、欧洲、非洲等大陆之后被发现的“第四大陆”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而他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就是阿美利哥的书信。瓦尔德塞弥勒根据阿美利哥·维斯普西的名字将南美洲命名为“阿美利加”,这是阿美利哥名字的拉丁文写法——“阿美利乌斯”的阴性变格。瓦尔德塞弥勒还制作了一幅巨大的木版世界地图,作为《世界地理入门》的附图。这就是“瓦尔德塞弥勒的世界地图”。
“瓦尔德塞弥勒的世界地图”是以“托勒密的世界地图”以及葡萄牙的海图为基础,将加勒比海和西印度群岛描绘得比较夸张,从纽芬兰岛到阿根廷一带的区域被描绘成细长状的新大陆。虽然这个被简单地描绘成沿着大西洋海岸的细长状大陆的新大陆看上去非常缺乏真实感,但这确实是新大陆首次出现在地图之上。在南美洲的部分有“阿美利加”的名字。但关于亚洲的部分却依然以“托勒密的世界地图”为基础,只不过增加了一些马可·波罗的信息而已。
增加了新发现的“第四大陆”的“瓦尔德塞弥勒的世界地图”,毫无疑问受到了当时社会的一致好评。但是,据说提供了这一信息的阿美利哥·维斯普西本人,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新大陆的存在。因此,或许是瓦尔德塞弥勒根据自己的判断,直观地描绘出了“第四大陆”。但不管怎样,《世界地理入门》在出版当年就加印了七次,成为欧洲最畅销的读物。而“第四大陆”以及“第二世界”的形象也与“阿美利加”这个名字一起传遍了整个欧洲大陆。
1513年,瓦尔德塞弥勒又根据以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新的探险发现为基础制作的五张地图,加上其他二十余张最新地图,对“托勒密的世界地图”进行了修正。后世继承了瓦尔德塞弥勒根据最新的海图或者基于海图制作的地图对“托勒密的世界地图”进行修正的地图制作方法,一直到16世纪后半段亚伯拉罕·奥特里斯的地图册《世界舞台》出现为止。
海图不发达国家西班牙
因为哥伦布的航海发现而一跃成为海洋大国的西班牙,船员水平参差不齐,海图的制作技术也不够精湛,管理体制更加落后,与传统海洋强国葡萄牙相比,明显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就连航海时必不可少的海图,西班牙有时都不得不雇用葡萄牙人来进行制作。
从瓜达尔基维尔河的河港沿着大西洋逆流而上可以抵达塞维利亚。塞维利亚自古以来就是西班牙的贸易港。通过哥伦布的航海在新大陆扩大领土的西班牙,于塞维利亚设置了专门管辖海外领土的通商院,使其成为管辖新大陆的最大根据地。隶属于塞维利亚通商院的西班牙官僚和特权商人们全权处理新大陆的航线与贸易问题。
通商院效仿葡萄牙的航海总监制度,负责调整航海计划、培训海员以及健全海图管理体制。1508年,西班牙的第一位航海总监诞生,这个人就是在葡萄牙参加过多次航海,拥有优秀的航海技术以及海图制作技术,并且熟悉葡萄牙制度的阿美利哥·维斯普西。顺便说一句,费尔南德国王于1505年召回阿美利哥的时候,就授予了他卡斯蒂利亚国籍。
阿美利哥在创立海员训练所的同时也实行了海员执照制度,要求船员能够使用四分仪等装置测定船的纬度,将航海技术的学习系统化。但是,就算船员掌握了熟练的观测技能,如果没有完善的海图仍然无法进行航海。
于是阿美利哥在1508年制定了专门面向“印度”航海的统一海图(钦定图),并且规定只能用以此为基准的海图进行航海。海图属于西班牙王室的财产,是被严格保管起来的。在新的探险和航海得到新的航海信息以及海图后,王室会立即对海图进行修订。阿美利哥将熟练的船员和优秀的海图制作人召集到通商院,对海图进行整理和体系化,将追加新的海图信息变成了一种体制。
但是,这样制作出来的海图,却被批评说对实际的航海没有任何帮助。那些需要海图的船员,能够非常简便地从意大利商人手中买到海图,甚至专门用这些海图进行航海。不过,因为通商院对海图管理的体制非常完善,因此16世纪到17世纪西班牙的海图,基本都流传了下来。阿美利哥也在完成了这些任务之后,于1512年离开了人世。
西班牙的第二位航海总监是阿美利哥参加的第一次航海的船队指挥,葡萄牙人冯·迪亚士·德·索利斯。随后从1518年到1549年就任第三位航海总监的是奉英国国王的命令抵达美洲大陆的威尼斯航海家约翰·卡伯特的儿子塞巴斯蒂亚诺·卡伯特。由于西班牙一直没有培养出能够总管海图的人才,因此不得不一直雇用外国人对塞维利亚通商院的海图进行管理。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西班牙确实是海洋世界的新人。第一位西班牙人航海总监,是在塞巴斯蒂亚诺·卡伯特之后继任的阿隆索·查韦斯,距离航海总监制度确立已经过去了四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