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金枝
综上,说巴尔德尔的灵魂寄存于槲寄生之中,这种观点完全符合原始人的思维模式。唯一说不通的是,他的生命既然寄存在槲寄生里,怎么会被槲寄生一击而死呢?我们可以这样想,一个人的生命被寄存在某样东西内,两者的命运密切相关,当这个东西被毁时,人也会跟着毁灭。换句话说,这个特殊物体的生命和那个人的生命,客观上是连着的,就像童话故事里那样。所以,用寄存着某人生命的物体攻击某人,某人必死无疑,这理所当然。所以,童话中永生的柯斯彻被寄存他生命(或灵魂)的鸭蛋(或石头)砸一下就死了;山洞里的妖魔只是因为一颗寄存它们生命的石头,被放在了洞穴顶上,便无一例外地爆炸而死;那个把生命或灵魂放在一颗石头里的妖魔,因为那颗石头被放到他的枕头下而丧命;鞑靼勇士把灵魂放在一支金箭或一把金剑之中,受到警告说谨防被这件武器杀死。
前面说过,人们很可能是因为看到冬天橡树树叶凋零而槲寄生郁郁葱葱,才产生了橡树的生命寄存于槲寄生的想法。再加上,槲寄生生长的地点——不是在地上而是在橡树的树干上,这种信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他们以为橡树精也和自己一样,想把生命寄存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所以选择了槲寄生。因为它上不接天,下不着地,称得上远离了一切危险。前一章说过,原始人希望把自己神性的生命托悬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之处,尽可能远离危险,不用像地上的生命那样陷于危险的重重包围之中。如此一来,我们也就知道为什么古今民间巫医都严禁槲寄生落到地上了。槲寄生一碰到地面,就失去疗效。这应该是古代迷信思想的残余,认为寄存着神树生命的槲寄生如果碰到地面,神树将有生命危险。印度有个故事和巴尔德尔的神话传说十分接近,它说的是:因陀罗向魔鬼那魔希发誓说,他不在白天杀它,也不在晚上杀它;不用刀枪棍棒杀它,也不用拳脚功夫杀它;不用固体杀它,也不用液体杀它。最后他在晨曦尚未完全撕开夜幕时,将海水泡沫浇到它身上,杀死了它。海水的泡沫既在天地之间,也在天空和海水之间,难以区别。因此,海水泡沫应该是原始人寄存生命的极佳选择。所以,难怪印度有一个氏族以河水泡沫为图腾。
另外,我们说槲寄生的神秘性跟它没有长在地上有关,这种看法可以从关于花楸或山梨树的相同的古老迷信中得到证实。日德兰[1]地区的人认为长在另一棵树上的山梨“巫术防御力特别强,因为它没有长在地上,法术对它无效。如能在耶稣升天节[2]那天采到山梨,功效最好”。所以,当地人把山梨树枝插在门上以防妖邪侵袭。瑞典和挪威也有这样的风俗。人们把长在另一棵树上或长在屋顶或悬崖上的山梨——由于鸟儿把它们的种子带到了那里——叫作“飞山梨”,相信它有神奇的力量。他们说走夜路的人应该含一点“飞山梨”,否则可能受到巫术攻击而倒地不起。在斯堪的纳维亚,槲寄生被当作驱除邪灵的利器,在德国也是如此。德国人至今还普遍认为槲寄生是解除巫术伤害的必备良药。瑞典人在仲夏节前夕采集槲寄生,把它们挂在房间的天花板或牛马棚里,相信这样做,可保人畜免遭“特罗尔”的伤害。
巴尔德尔将生命寄存于槲寄生,最后又因槲寄生而死的这种观点,从苏格兰的一种迷信中也可以得到证实。据说,在佩斯郡泰湾附近的埃罗尔,有一个赫氏庄园,庄园里有一棵大橡树,人们说这棵橡树上的槲寄生和赫家人的生命紧密相连。赫氏子孙记录了这个古老的迷信:“生活在低地国家的本族子孙,多半已经忘了本族的族徽是什么。一份古代手抄稿里记载了这个族徽,佩斯郡的一些老人也说过赫家的族徽是槲寄生。很久以前,在埃罗尔附近,距猎鹰石不远处,有一棵古老的大橡树,橡树上还有一丛小树。这棵树有很多神奇的传说,人们相信这棵树的荣枯决定了赫家的兴衰。据说,万圣节前夕,赫家一位成员用新打的匕首砍下一根槲寄生的枝子,手持枝子,口念咒语,顺着太阳的方向绕树三匝。如此一来,这根槲寄生的枝子就成了抵御一切巫术伤害和物理伤害的至尊护身符。把一小枝放在婴儿的摇篮里,可以保护婴儿不受精灵侵扰,或把他变成一个小精灵。还有,当橡树的根系枯萎,‘埃罗尔的炉前将杂草丛生,雄鹰的窝巢将被乌鸦占据’。赫家子孙绝不能射杀白鹰并折断埃罗尔那棵橡树的树枝,否则这两种灾祸就会降临。我不知道那棵老树是什么时候没的,只是听说,在它被砍掉之后没多久,赫家庄园就被卖掉了。”据说,民谣诗人托马斯曾用诗句记录这一古老的迷信:
只要埃罗尔的橡树郁郁葱葱,
橡树上的槲寄生欣欣向荣。
赫家就能子嗣兴旺、生意兴隆,
赫府上灰色的雄鹰,就能在暴风雨中展翅上腾。
一旦橡树枯萎,
槲寄生凋零。
埃罗尔的炉前将杂草丛生,
雄鹰的巢穴将被乌鸦占据。
“金枝”就是槲寄生,这种说法早就有人提过。当然,维吉尔并未证实槲寄生就是金枝,他只是用了比拟的表现手法,把槲寄生比作金枝。他这么做可能只是想给这棵卑微的小树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或者更可能是根据民间故事,传说古时候槲寄生确实有过辉煌的超自然的神奇妙用。维吉尔写道[3]:“埃涅阿斯追着两只小野鸽进入山谷,谷底长着金枝,鸽子落在树枝上,树枝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就像寒冬森林里的槲寄生——盘绕在大树上,郁郁葱葱、果实金黄,就像浓荫下圣橡树的金枝,微风拂过,金枝沙沙作响。”在这里,维吉尔明显是说金枝就长在一棵神圣的橡树上,并把它和槲寄生相比拟。所以从逻辑上讲,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所谓“金枝”,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只能是掩藏在诗的迷雾中或民间迷信里的槲寄生。
我们说,阿利奇亚丛林里的那位祭司,即林中之王,代表的是长着“金枝”的那棵树。如果那棵树是橡树,那林中之王所代表的就是橡树神。这就解释了,杀它之前,为什么必须折下“金枝”。长在橡树上的槲寄生决定了橡树神的生死,除非槲寄生受到损害,否则,他将永生不死,就像巴尔德尔那样。杀他的过程也和杀巴尔德尔一样,要先折下一根槲寄生,并以此为武器。现在两者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我们还不知道阿利奇亚丛林每年过仲夏节时,会不会把林中之王(可能是活着的,也可能是尸体)扔到篝火中焚化。阿利奇亚丛林中燃烧的永恒之火所用的燃料应该是神圣的橡木,就像罗马维斯塔神殿的永恒之火和洛默尔的橡树下的永恒之火一样。所以,焚化林中之王的篝火,必定是以橡木为燃料的。后来,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林中之王在其任期的那一年里,若能证明自己确实拥有强悍的神力,他的任期就可以延长,反之则会缩短。但是无论如何,他都是要死的,只是以前是被火烧死,后来是被剑刺死。
所以,在远古时期,在意大利中心美丽的内米湖畔,每年都会上演一出惨烈的悲剧。后来,意大利的商旅和士兵发现,在他们未开化的亲族高卢的凯尔特人那里,也有这样的悲剧在上演。如果罗马的雄鹰袭击过挪威,那么在北方未开化的雅利安人那里,一定也有类似的悲剧在反复上演。古雅利安人崇拜橡树的一个主要特征,或许正是这种仪式。
现在只剩一个问题需要解答,为什么把槲寄生叫作“金枝”?显然,它的果子只是白中带了一点金黄,和这个名字并不相称。维吉尔也说,金枝的叶子和果实都是金黄色的。也许这个名称的得来是因为折断的槲寄生在存放几个月之后,枝叶和果实全都变成了金黄色。这时,不仅它的叶子是金黄的,整根树枝都是金黄的,看起来就像一根金枝。布列塔尼的农民在屋子里挂着大捆大捆的槲寄生树枝,每年六月,它们都会变成显眼的金黄色。在布列塔尼某些地方,特别是莫尔比昂地区,农民还把槲寄生树枝挂在牛马圈的门上,以保护牛马不受巫术侵袭。
根据顺势巫术原则,黄色的树枝和黄金之间有天然的紧密联系,所以枯枝会变黄的槲寄生有时就被人视为地下藏有宝藏的标志。民间传说蕨孢子有神奇的力量,因为仲夏节前夕,它会开出黄金或火一样的花。这完全符合关于槲寄生的特质的说法,进一步证实了前一种说法。波希米亚人在仲夏节前夕拿着蕨孢子登山,哪里有金矿或宝藏,哪里就会发出蓝光。他们坚信蕨孢子有这样神秘的力量,因为据说圣约翰节那天,蕨孢子会开出金色的花朵,像火一样绚烂。俄罗斯有个民间传说,如果能在仲夏节前夕的午夜时分采到神秘的蕨花,并把它扔向天空,它就会像星星一样落到宝藏上。为了寻找宝藏,布列塔尼的寻宝人在仲夏节前夕的午夜时分采集蕨孢子,保存到来年复活节前的星期日,然后把它撒到他们认为有宝藏的地方。蒂罗尔的农民认为仲夏节前夕藏在地下的宝藏会发出火焰般的金光,按照特定方法采集的蕨孢子,可以使地下的宝藏升到地面上来。传说在瑞士的弗里堡州,圣约翰节那天晚上,只要守在紫蕨旁边,就有机会从妖魔那里得到宝藏。波希米亚人认为,紫蕨这时开出的金花是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所有地下宝藏的大门;还说未婚的女子只要在这朵转瞬即逝的金花下面铺一块布,就有金子掉到布上。在蒂罗尔和波希米亚,人们相信只要把蕨孢子放在钱堆里,就能有花不完的钱,若能在圣诞夜当晚采到蕨孢子,就会发财。施蒂利亚的人相信,在圣诞夜采到蕨孢子,就可能从妖魔手中拿到一袋金币。
根据顺势巫术原则,人们在蕨孢子和黄金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因为它和黄金一样都是金黄色的。人们相信找到蕨孢子就能找到黄金,保存着蕨孢子的人将一辈子不缺黄金。不过,人们谈到蕨孢子时,不仅说它黄金般的色泽,也说它烈火般的光芒。所以我们研究采集这种神奇种子的两大节日——仲夏节和圣诞节(古代的冬至)——也就是每年季节变化的两个重要拐点的时候,应该着重考虑蕨孢子烈火般的性质,把它黄金般的色泽当成次要的、引申的。有些人把蕨孢子视为每年夏至和冬至太阳运行到极点时射出来的火花,这种说法从日耳曼的一个故事中可以得到证实。故事说,在某个仲夏节的正午,一个猎人用箭射伤了太阳,并用一块白布接住了太阳流下的三滴血,这三滴血就是蕨孢子。故事里说太阳的血落在布上变成蕨孢子,换言之,蕨孢子是直接从太阳的血转化而来的,因为它是太阳射出的金火,所以我们认为蕨孢子是金色的。
和蕨孢子一样,槲寄生也要在仲夏节或圣诞节(即夏至或冬至)采集且有显示地下宝藏的功能。瑞典的寻宝者在仲夏节用三种不同的木材,加上当天采到的槲寄生做成一根法杖,或直接用槲寄生做成一根法杖。天黑之后,只要把这根法杖放在地上,他就能知道地下有没有宝藏。如果有,法杖就会像活物一样扭动起来。既然槲寄生也有发现黄金的功能,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在夏至或冬至那天采集的“金枝”,也和金色的蕨孢子一样,是太阳射出的火种呢?这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回答的问题。前面说过,古代雅利安人可能是为了增加太阳的火力,才在冬至和夏至举行点燃篝火的仪式,这其实是一种太阳巫术。考虑到他们总是以摩擦橡木的方式点火,而且烧火的燃料也是橡木,我们难免会猜测,古代雅利安人认为神圣的橡木会定期给太阳提供火力,换言之,他们把橡树看成太阳储藏火力或热力的仓库,认为它经常给太阳提供火和热。如果槲寄生里寄存着橡树的生命,那由此推断,槲寄生里应该也蕴藏着火的种子或根源,而摩擦橡木则能引出这种火力。所以,与其说槲寄生是太阳射出的火种,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太阳上的火是槲寄生引燃的。这就是解释了人们为什么说槲寄生会射出金光,并称其为“金枝”。人们可能认为槲寄生和蕨孢子一样,只是在特定的时刻才会绽放出金光,尤其是仲夏节,人们点燃橡木以增强太阳火力的时候。在希洛普郡[4]的普维尔帕奇,橡树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它的花朵总是在仲夏节前夕夜间绽放,天亮前凋零。女孩子若想知道自己将来的姻缘,那天晚上可以在橡树下铺一块白布,等到第二天天亮,白布上如果留了些灰烬,就表示橡树开过花且已凋谢了,那些灰烬就是橡树花留下的痕迹。她回家之后,把这点儿灰烬放到枕头下,就能梦到自己未来的丈夫。橡树的花期如此短暂,可能和槲寄生的特性有关。有事例可以证明这个猜测。比如,威尔士人也认为把仲夏节前夕采集的槲寄生的“金枝”放在枕头下,可以梦到好事,督伊德教祭司用金镰刀收割橡树上的槲寄生时,也用白布在下面接着,这和那些女孩用白布接橡树花灰烬的做法,完全一样。希洛普郡关于橡树在仲夏节前夕开花的信念,可能发源于古代雅利安人,但是考虑到希洛普郡和威尔士交界,也可能是直接从威尔士传过来的。意大利部分地区至今还有在仲夏节那天早上采集橡树制作“圣约翰膏”的风俗。据说这种药膏和槲寄生一样可以治百病,而这种优良品质可能正是槲寄生所赋予的。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用“金枝”来称呼槲寄生这种卑微的寄生植物,为什么远古时期的人认为槲寄生具有强大的灭火能力,以及瑞士人至今还把槲寄生挂在家里以防火灾。根据顺势巫术原则,槲寄生的火属性,使它成了预防和治疗烧伤的良药。
以上说法,部分解释了埃涅阿斯去阴间寻找父亲时,维吉尔为什么让他带一根槲寄生的枝在身上。诗人说,地狱之门前面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森林,两只鸽子在英雄埃涅阿斯面前飞舞,把他引入那片幽暗的原始森林。森林深处的浓荫中,光华流转的金枝将树上纵横交错的藤蔓照得纤毫毕现。在秋风瑟瑟、草木凋零的森林中,如果黄色的树枝被人视为火种一样的存在,那么当一个茫然无助的人要独自前往鬼气森森、不见天日的地狱时,还有什么比既能当照明设备又能当拐杖的槲寄生枝,更适合与他做伴呢?它可以让人勇敢地面对旅途中可能出现的一切困难。埃涅阿斯离开森林,来到冥河岸边。河水在阴间的沼泽中蜿蜒前行。埃涅阿斯想要搭船,却被船夫粗暴地拒绝了。于是,他从怀里拿出金枝高高举起。龇牙咧嘴的船工看到金枝立马像老鼠一样缩成一团,恭敬地把勇士请上了那艘左摇右摆的小船。这艘船只能引渡死者的鬼魂,埃涅阿斯是活人,所以船行到一半就沉底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连很多现代人都把槲寄生视为抵御巫术和邪魔的利器,古人就更是如此了。有些农民认为槲寄生还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开启世间一切的关锁。如果真是这样,埃涅阿斯拿着它,不就像掌握了开门咒“芝麻开门”[5]一样,也能打开冥界的大门吗?
我们还可以猜想一下,内米人为什么把威尔比厄斯和太阳混为一谈。如果威尔比厄斯是树神(就像前面想要证明的那样),考虑到所有古老传说都认为他是这片圣林里的第一位林中之王,那他肯定是长有“金枝”的橡树之神。作为橡树神,人们认为它会定期给太阳增加火力,所以很容易把他和太阳联系到一起,最后混为一体。这也解释了人们为什么用“容光焕发”“金光四射”这样的词来形容橡树神巴尔德尔,并且常常把它当成太阳。整体来说,我们的推断是原始人只会使用摩擦木头这一种取火办法,他们一定以为火和橡树汁一样是可以储存起来的,想要把它提取出来,则要花一些力气。加利福尼亚的塞纳尔印第安人认为“世界原本是个巨大的火球,而树木吸收了火元素,所以两块木头互相摩擦就能取火”。加利福尼亚的迈杜印第安人认为“土地是某种物体融化后的产物,这些东西融合成一个巨大的球体,它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火元素,树木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火元素,并把它传递到树干和树枝上,所以印第安人可以钻木取火”。在加罗林群岛的纳姆鲁克岛,人们认为取火的办法是神传授给人的。火神欧洛菲德让默维鸟把火叼在嘴里带到人间。默维鸟把沉睡中的火种放到树木之中,让人只要摩擦树木就能取火。据印度古籍吠陀颂诗所说,火神阿耆尼[6]降生于树木之中,是草木的种子,或遍布于树木之中;又说他想要或曾经进入树木之中。把它叫作“树木(或草木)的种子”这种说法,可能暗示着森林中的树枝可以摩擦生火。
原始人认为受到雷击的树里蕴含着两三倍的火,这很自然,因为他们亲眼看到那强烈的闪光进入了树干。在解释那些关于受到雷击的树木的迷信思想时,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英属哥伦比亚汤姆森印第安人要想烧毁敌人的房子,通常会使用被雷电击过的树木所做的箭矢,或把这种树砍成木块附在箭矢上射向敌人的房屋。萨克森的文德族[7]农民做饭时不用被雷劈过的树木做柴火,他们相信烧了这样的柴火,整个房子都会被火烧毁。同样地,南非的聪明人也不用这样的柴火烧火或取暖。相反,北罗德西亚的韦南旺嘉人如果看到有树木被雷电击中烧着了,就让村民都熄灭家里的火,然后重新和泥搭炉灶。各村村长都要向酋长呈送雷火,酋长要祝祷一番,再把新火发往各村。得到新火后,村民要给送火的人发一些酬劳。由此看来,他们非常敬畏雷火,这不难理解,因为他们把雷火视为天神降临的产物。加利福尼亚的迈杜印第安人也认为,当造物主这位巨人从天而降时,他那带着光的长臂点燃了林间的树木。
古代欧洲人之所以崇拜橡树,把橡树和天神联系到一起,多半是因为当时欧洲森林里最常引发雷火的树就是橡树,这个观点不无道理。近年来,很多科研人员(非宗教信徒)经过严密的观察,都发现橡树有这种特点。无论橡树为什么如此容易引发雷火,是因为橡树比其他树木更容易导电还是其他,这一事实显然引起了我们原始祖先的注意。他们居住在无边无际,几乎覆盖着大半个欧洲的森林里,按照他们简单的宗教观念,很容易从这一现象中想到,威严的雷鸣来自他们最崇拜的伟大天神。因为天神最喜欢橡树,所以他经常裹挟着电闪雷鸣从乌云中降临到橡树上,而被劈得焦黑的树干和树枝则是天神降临的标志。这样的树从此就带上了神圣的光环,成了伟大天神降临人间时的御座。可以确定的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和某些原始人一样,都把伟大天神、神圣的橡树,和劈向地面的雷电联系在一起,把被雷劈过的地方围起来奉为圣地。中欧森林里的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的先祖,应该也是这样看待并崇拜受过雷击的橡树。我们这样设想,一点也不夸张。
前面针对古代雅利安人崇拜橡树,把橡树和伟大天神、强大的雷电联系到一起这种情况所做的解释,其实早在很久以前,雅各布·格林就已经提出或暗示过。近年来,沃德·福勒又做了有力的补充。这些解释比我之前的解释更加简明直接,也更符合事实。我之前的解释是,我们的祖先之所以崇拜橡树,是因为他们从橡树身上得到了很多好处,后来他们又从闪电是天神用两块橡木摩擦出的火光——就像地上的原始人在森林中点火那样——这样的信念里,得出了橡树和天神密切相关的结论。按照这种说法,雷电和天神都是从橡树之神衍生出来的。我赞同现在这种理论,雅利安人的先祖一开始崇拜的就是雷电和天神,人们之所以把它们和橡树联系到一起,只是因为他们看到橡树经常被雷劈这一现象,并由此做了些简单的联想而已。有人说,在进入欧洲的黑暗森林以前,雅利安人曾在俄罗斯和中亚细亚辽阔的草原上四处游牧,如果这种情况属实,那么他们在迁徙到新家,把被雷劈焦的橡树和天神联系到一起以前,应该早就崇拜过天神和雷神了。
前面说过,原始人赋予了长在树上的槲寄生各种神效,而这种新理论能更好地解释这种情况。对槲寄生的迷信如此广泛和持久,绝不只是因为它是寄生在橡树上的宝物,一定还有很多其他原因。这种迷信究竟从何而来,普林尼的叙述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线索。他说,督伊德教祭司认为橡树来自天上,长在上面的槲寄生是天神选定了这棵树的标志,所以他们才会崇拜橡树。他们可能认为槲寄生是在闪电迸发的瞬间降生在橡树上的,比如,在瑞士的阿尔高州,槲寄生有一个别名,叫作“雷电扫帚”。这个名字清楚表示了这种寄生植物和雷电之间的关系有多紧密,德国人也把树上那些茂密的树瘤叫作“雷电扫帚”,因为那些无知的人当真以为这些寄生植物是雷电带来的。如果我们接受这种推测,那么凯尔特人的督伊德教祭司只崇拜长有槲寄生的橡树而不崇拜其他树的真实理由,或许是认为,这样的树既能引来雷火,又能在树枝间留下有神火降临的标志。所以,他们在举行采集槲寄生的神秘仪式时,要想办法把雷电的神性都保留下来。如果当真如此,我们就可以确定,原始人把槲寄生看成雷火落在树上的产物,而非我们之前说的,仲夏节太阳迸射出的金火落在树上的产物。我们或许可以把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综合起来,说古代雅利安人认为太阳在仲夏节迸射出的火光随着闪电落到橡树上,形成槲寄生。不过这样说未免有些牵强,没有切实的证据可以支撑这个观点。我不知道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在神话的基本原则上能否达成一致,然而即使两者彼此矛盾,我们的原始祖先也会以同样的热情同时拥抱这两种观点。因为原始人和绝大多数人一样,不会让死板的逻辑推理来限制自己。如果我们想根据原始人蒙昧无知、对未知事物盲目害怕的这些特性,来探索他们迂回婉转的思维方式,就必须铭记,在我们狭小的活动空间之外,有一个难以突破的魔法屏障,我们必须避开那些阻挡我们前进的、在我们头顶盘旋的、潜藏在黑暗中对我们窃窃私语的一切朦胧的形象,绝不能把那些东西当真。我们和原始人的思想不可能完全相同,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和他们不一样,能让他们热血沸腾的东西,在我们心里可能激不起一丝波澜。所以,有关原始人及其习惯,我们都很难准确理解。能够知道一些合理的可能性,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我们没有猜错,巴尔德尔真是长有槲寄生的橡树之神,那么他被槲寄生击杀这件事,就可以解释成他是被雷电劈死的。只要橡树上充满雷电之火的槲寄生完好无损,这位传递的橡树之神就不会死——他为了自保,早已把自己的生命寄存于槲寄生这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神秘寄生物之中。可是寄存着他生命的槲寄生一旦从橡树上被折断,并向橡树的树干掷去,橡树就会立即死亡,神也会被雷电劈死。
我们正在讨论的德尔巴尔在斯堪的纳维亚橡树林里的一切——虽然这个问题还有很多疑团没有解开——也都可以适用于意大利阿利奇亚橡树林里的林中之王和狄安娜祭司身上。他很可能就是意大利的伟大天神朱庇特的化身,朱庇特曾经乘着闪电从天上降临内米山谷,栖身于橡树上的槲寄生,或者说“雷电扫帚”,或者说“金枝”之中。如果是这样,那位祭司要以刀剑来守护神和保存着他本人生命的神秘树枝,就说得通了。他所事奉的那位女神不是别人,正是这位天神的妻子——天后,他把天后视为自己的妻子,尽心尽力地侍奉她。峰峦迭起的群山和静谧的丛林让天后流连忘返,她像月中的嫦娥一样在深蓝色的夜空中飞舞盘旋,把她动人的倩影和明媚的笑容映在“狄安娜的明镜”那片宁静闪亮的湖面上。
注释
[1]欧洲北部的半岛,位于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译注
[2]耶稣升天节:按照《新约全书》所载,耶稣在其复活后的第40天升天,所以升天节被定在复活节后第40日(5月1日和6月4日之间)。——译注
[3]引自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所作的《埃涅阿斯纪》,这是一部史诗,全书共十二卷,这句出自第四卷。——译注
[4]位于英格兰西部。——译注
[5]出自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是强盗进入宝库的开门咒,只要念了这句咒语,宝库的大门就会自动打开。——译注
[6]阿耆尼(Agni),也译作“阿你”“阿尼”“阿似尼”等,火的意思,是婆罗门教的火神。——译注
[7]斯拉夫部落的统称,公元5世纪在现代的德国东部定居,如今是德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