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发射出去了
列宁在俄国土地上的第一个举动是独具特色的:他不是去看人,而是首先扑到报纸上。他已经有十四年不在俄国了,他没有看到土地、国旗和身穿制服的士兵。但这个有钢铁般意志的思想家不像其他人那样热泪盈眶,不像女人们那样去拥抱惊恐得莫名其妙的士兵。报纸,首先是报纸,《真理报》,去检查它们,看每一页是否坚决地站在共产国际的立场上。他愤怒地揉碎了报纸。不,不够,还一直是些祖国的废话,还一直是些爱国主义的滥调,还一直不完全是他的纯粹的革命思想。他感到,他回来得正是时候,去扭转舵轮,去实现他的生活理想,胜利或者失败。但是他能做到吗?最后的不安,最后的担心。米留可夫不会在彼得堡——那时还叫这个名字,但不会太久了——让人把他逮捕吗?前来车厢迎接他的朋友们,加米涅夫[9]和斯大林,在阴暗的三等车厢里——灯光暗淡,一片朦胧——脸上露出一丝奇怪的、神秘的微笑。他们没有回答,或者他们不想回答。
然而现实作出的回答却是闻所未闻。当列车驶入芬兰火车站时,巨大广场上挤满了数以万计的工人,擎着各式各样武器前来保护他的人群在等候这个流亡归来的人。《国际歌》呼啸而起。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现在走出了车厢,这个前天还住在修鞋匠家中的男人,被上百只手抓住,举到了一辆坦克上面。大楼上、要塞上的探照灯朝他扫了过来,他在坦克上向人民作了他的第一次讲演。大街震颤起来,不久“震撼世界的十天”[10]开始了。炮弹发射出去了,一个帝国、一个世界被摧毁了。
高中甫 译
【注释】
[1] 米留可夫(1859——1943):俄国立宪民主党领袖,俄国二月革命后任临时政府外交部长。
[2] 哈利法克斯:加拿大新苏格兰州首府,海港城市。
[3] 兴登堡(1847——1934):德国元帅,一直在军队中担任要职,1911年因升迁无望,选择退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应召服役,被任命为集团军司令。战后成为魏玛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
[4] 普安卡雷(1860——1934):法国政治家1913至1920年任法国总统。
[5] 卢登道夫(1865——1937):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兴登堡的参谋总长。
[6] 卡尔·拉狄克(1885——1939):共产国际早期领导人。1936年与列宁结识。
[7] 季诺维耶夫(1883——1936):俄共领导人之一,共产国际主席。苏共清党时被捕,1936年被处死。
[8] 罗塞尼亚指加利西亚·布科维纳和喀尔巴阡山地区,它被波兰、俄国等瓜分、统治。罗塞尼亚人今多已与乌克兰人融为一体。
[9] 加米涅夫(1883——1936):俄共领导人之一,十月革命后任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1932年被开除出党,1936年被处决。
[10]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目睹了十月革命,著有《震撼世界的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