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意识形态管制
字数:567
萨维茨基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意识形态管制”原则。萨维茨基认为,建立欧亚国家应该从最初的精神冲动出发,自上而下。因此,它的整个结构必须按照先验的理念来创造,而一个特殊的“精神领袖”必须站在这个结构的顶端。这一立场非常接近施密特关于“意志”、“精神”冲动的理论,大空间(Grossraum)就是源自这一理论。
意识形态管制假定对国家结构首先要采取非实用、非物质和非商业的方法。根据萨维茨基的说法,“地理人格”的优势在于能够超越物质需求,将物质世界有机地纳入全球历史创造的单一精神和创造性冲动中。
意识形态管制是一个涵盖所有形式的、基于非物质主义和非功利主义动机的、非民主非自由政府术语。而且,萨维茨基刻意避免澄清这个概念,它可以体现在神权的老生常谈、人民君主制、民族专政和苏维埃式的政党国家中。这一术语的广度对应于欧亚主义的纯粹地缘政治视野,涵盖了巨大的历史和地理卷。这是一次最准确地表达大陆直觉意志的尝试。
显然,意识形态管制与主导麦金德、马汉和斯皮克曼学说的实用商业方法直接相反。因此,俄罗斯欧亚人最终明确了意识形态术语,其中海陆历史冲突已经显现出来了。海洋一方崇尚自由民主、“商贸体制”、实用主义。陆地一方则是(各种)意识形态管制、“等级统治”、宗教理想支配。
萨维茨基关于意识形态管制的观点与德国社会学家与经济学家维尔纳·桑巴特(WernerSombart)的观点产生了共鸣,后者将所有社会模式和类型分为“英雄”和“商人”两大类。在地缘政治层面,“英雄”、“英雄主义”这个词失去其隐喻和可悲的意义,成为了专指意识形态管制的法律和伦理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