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下译丛》[356]

字数:2102

小引[357]

这是一本杂集三四年来所译关于文艺论说的书,有为熟人催促,译以塞责的,有闲坐无事,自己译来消遣的。这回汇印成书,于内容也未加挑选,倘有曾在报章上登载而这里却没有的,那是因为自己失掉了稿子或印本。

书中的各论文,也并非各时代的各名作。想翻译一点外国作品,被限制之处非常多。首先是书,住在虽然大都市,而新书却极难得的地方,见闻决不能广。其次是时间,总因许多杂务,每天只能分割仅少的时光来阅读;加以自己常有避难就易之心,一遇工作繁重,译时费力,或豫料读者也大约要觉得艰深讨厌的,便放下了。

这回编完一看,只有二十五篇,曾在各种期刊上发表过的是三分之二。作者十人,除俄国的开培尔[358]外,都是日本人。这里也不及历举他们的事迹,只想声明一句:其中惟岛崎藤村[359],有岛武郎,武者小路实笃三位,是兼从事于创作的。

就排列而言,上面的三分之二——绍介西洋文艺思潮的文字不在内——凡主张的文章都依照着较旧的论据,连《新时代与文艺》[360]这一个新题目,也还是属于这一流。近一年来中国应着“革命文学”的呼声而起的许多论文,就还未能啄破这一层老壳,甚至于踏了“文学是宣传”[361]的梯子而爬进唯心的城堡里去了。看这些篇,是很可以借镜的。

后面的三分之一总算和新兴文艺有关。片上伸[362]教授虽然死后又很有了非难的人,但我总爱他的主张坚实而热烈。在这里还编进一点和有岛武郎的论争[363],可以看看固守本阶级和相反的两派的主意之所在。末一篇[364]不过是绍介,那时有三四种译本先后发表,所以这就搁下了,现在仍附之卷末。

因为并不是一时翻译的,到现在,原书大半已经都不在手头了,当编印时,就无从一一复勘;但倘有错误,自然还是译者的责任,甘受弹纠,决无异言。又,去年“革命文学家”[365]群起而努力于“宣传”我的个人琐事的时候,曾说我要译一部论文。那倒是真的,就是这一本,不过并非全部新译,仍旧是曾经“横横直直,发表过的”居大多数,连自己看来,也说不出是怎样精采的书。但我是向来不想译世界上已有定评的杰作,附以不朽的,倘读者从这一本杂书中,于绍介文字得一点参考,于主张文字得一点领会,心愿就十分满足了。

书面的图画,也如书中的文章一样,是从日本书《先驱艺术丛书》上贩来的,[366]原也是书面,没有署名,不知谁作,但记以志谢。

一千九百二十九年四月二十日,鲁迅于上海校毕记。

《西班牙剧坛的将星》译者附记[367]

因为记得《小说月报》[368]第十四卷载有培那文德的《热情之花》[369],所以从《走向十字街头》译出这一篇,以供读者的参考。一九二四年十月三十一日,译者识。

《小说的浏览和选择》译者附记[370]

开培尔博士(Dr.Raphael Koeber)是俄籍的日耳曼人,但他在著作中,却还自承是德国。曾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作讲师多年,退职时,学生们为他集印了一本著作以作纪念,名曰《小品》(Kleine Schriften)。其中有一篇《问和答》[371],是对自若干人的各种质问,加以答复的。这又是其中的一节,小题目是《论小说的浏览》,《我以为最好的小说》。虽然他那意见的根柢是古典底,避世底,但也极有确切中肯的处所,比中国的自以为新的学者们要新得多。现在从深田,久保二氏[372]的译本译出,以供青年的参考云。

一九二五年十月十二日,译者附记。

《卢勃克和伊里纳的后来》译者附记[373]

一九二〇年一月《文章世界》[374]所载,后来收入《小小的灯》[375]中。一九二七年即伊孛生[376]生后一百年,死后二十二年,译于上海。

卢勃克和伊里纳是易卜生最后一个剧本《当我们死人再生时》(写于1900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

《北欧文学的原理》译者附记[377]

这是六年以前,片上先生[378]赴俄国游学,路过北京,在北京大学所讲的一场演讲;当时译者也曾往听,但后来可有笔记在刊物上揭载,却记不清楚了。今年三月,作者逝世,有论文一本,作为遗著刊印出来[379],此篇即在内,也许还是作者自记的罢,便译存于《壁下译丛》中以留一种纪念。

演讲中有时说得颇曲折晦涩,几处是不相连贯的,这是因为那时不得不如此的缘故,仔细一看,意义自明。其中所举的几种作品,除《我们》[380]一篇外,现在中国也都有译本,很容易拿来参考了。今写出如下——

《傀儡家庭》,潘家洵[381]译。在《易卜生集》卷一内。《世界丛书》[382]之一。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

《海上夫人》[383](文中改称《海的女人》),杨熙初译。《共学社丛书》[384]之一。发行所同上。

《呆伊凡故事》,耿济之[385]等译。在《托尔斯泰短篇集》内。发行所同上。

《十二个》,胡[386]译。《未名丛刊》[387]之一。北京北新书局发行。

一九二八年十月九日,译者附记。

《北欧文学的原理》译者附记二[388]

片上教授路过北京,在北京大学公开讲演时,我也在旁听,但那讲演的译文,那时曾否登载报章,却已经记不清楚了。今年他去世之后,有一本《露西亚文学研究》[389]出版,内有这一篇,便于三闲[390]时译出,编入《壁下译丛》里。现在《译丛》一时未能印成,而《大江月刊》第一期,陈望道[391]先生恰恰提起这回的讲演,便抽了下来,先行发表,既似应时,又可偷懒,岂非一举而两得也乎哉!

这讲演,虽不怎样精深难解,而在当时,却仿佛也没有什么大效果。因为那时是那样的时候,连“革命文学”的司令官成仿吾还在把守“艺术之宫”[392],郭沫若也未曾翻“一个跟斗”[393],更不必说那些“有闲阶级”[394]了。

其中提起的几种书,除《我们》外,中国现在已经都有译本了——

《傀儡家庭》 潘家洵译,在《易卜生集》卷一内。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

《海上夫人》 (文中改称《海的女人》)杨熙初译。发行所同上。

《呆伊凡故事》 耿济之等译,在《托尔斯泰短篇集》内。发行所同上。

《十二个》 胡译。《未名丛刊》之一。北新书局发行。

要知道得仔细的人是很容易得到的。不过今年是似乎大忌“矛盾”,不骂几句托尔斯泰“矛盾”[395]就不时髦,要一面几里古鲁的讲“普罗列塔里亚特意德沃罗基”[396],一面源源的卖《少年维特的烦恼》和《鲁拜集》[397],将“反映支配阶级底意识为支配阶级作他底统治的工作”[398]的东西,灌进那些吓得忙来革命的“革命底印贴利更追亚”[399]里面去,弄得他们“落伍”[400],于是“打发他们去”[401],这才算是不矛盾,在革命了。“鲁迅不懂唯物史观”[402],但“旁观”[403]起来,好像将毒药给“同志”吃,也是一种“新文艺”家的“战略”似的。

上月刚说过不在《大江月刊》上发牢骚,不料写一点尾巴,旧病便复发了,“来者犹可追”[404],这样就算完结。

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一夜,译者识于上海离租界一百多步之处。[405]


《思想·山水·人物》《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