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天下才子必读书 - 金圣叹选批 >
- 卷六 西汉文
难蜀父老
司马相如
其文,汪洋浩荡,不能知其涯涘所在,但觉触手所动,触笔所点,无非朱碧陆离,千态万状,洵文章之极观也。纯是切讽天子,更于言外寻之。
汉兴七十有八载¹,(先数其载。)德茂存乎六世²,(再数其世。此非言汉兴既久,应以全力开边,盖是言外隐然讽言,祖宗曾未尝有事于此。细玩,自知。)威武纷纭³,湛恩汪泼⁴,(此二句,写上。威德如此,却不开边。)群生沾襦⁵,洋溢乎方外⁶。(此二句,写下。不须开边,已自宾服。)于是乃命使西征,随流而攘⁷,风之所被,罔不披靡⁸。(看他写今日开边,一曰“随流”,一曰“风被”,皆是先世威德。)因朝冉(一。)从駹⁹.(二。)定筰(三。)存邛¹⁰.(四。)略斯榆¹¹,(五。)举苞蒲¹².(六。)结轨还辕¹³,东乡将报¹⁴,至于蜀都。(此文,却写开边巳半,讽谏最妙!)
耆老大夫捂绅先生之徒二十有七人¹⁵,俨然造焉¹⁶。辞毕¹⁷,因进曰:“盖闻天子之于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绝而已¹⁸。(言如络马头,引牛鼻,使不得搪抵百姓即已¹⁹,非欲臣属之也。)今罢三郡之士²⁰,通夜郎之途²¹,三年于兹,而功不竟,士卒劳倦,万民不赡²²;(以前。)今又接以西夷,百姓力屈,恐不能卒业²³,(以后,)此亦使者之累也²⁴,窃为左右患之²⁵。(不敢斥言天子,故只坐使者,辞最委婉。)且夫邛、筰、西僰之与中国并也²⁶,历年兹多²⁷,不可记已。仁者不以德来²⁸,强者不以力并,意者殆不可乎²⁹!(犹言如可,则早已开边,不待今日,辞最委婉。)今割齐民以附夷狄³⁰,弊所恃以事无用³¹,(此句,即沓写上句。“所恃”,即齐民。“无用”,即夷狄。特为一沓写,便痛快耳。)鄙人固陋,不识所谓。”(轻轻只是“不识所谓”四字,却说得开边全无道理。)
使者曰:“乌谓此乎³²?(乌,一字句。惊怪之声。“谓此乎”,三字句。犹言大夫俨来,乃为此耶?)必若所云,则是蜀不变服而巴不化俗也,仆尚恶闻若说³³。(先劈,此非逢君之说,文字固须尔耳。)然斯事体大³⁴,固非观者之所觏也³⁵。(犹言本不足与语,然亦须一语。)余之行急,其详不可得闻已。请为大夫粗陈其略:(本不足与语,然亦须一语,又不能详语。百忙中,作此许多曲折。)
“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故曰非常之元³⁶,黎民惧焉;及臻厥成³⁷,天下晏如也³⁸。(先宽说。)
“昔者洪水沸出,泛滥衍溢³⁹,民人升降移徙,崎岖而不安⁴⁰。夏后氏戚之⁴¹,乃埋洪(一。)塞原⁴²,(一。)泱江(一。)疏河,(一。)泗沈(一。)澹灾⁴³,(一。)东归之于海,(一。)而天下永宁。(一。)当斯之勤⁴⁴,岂惟民哉?心烦于虑,而身亲其劳,躬憾骿胝无胈⁴⁵,肤不生毛,故休烈显乎无穷⁴⁶,声称浃乎于兹⁴⁷。(又引证。)
“且夫贤君之践位也,岂特委琐握⁴⁸,拘文牵俗⁴⁹,循诵习传,当世取说云尔哉!必将崇论宏议⁵⁰,创业垂统,为万世规⁵¹。故驰骛乎兼容并包⁵²,而勤思乎参天貳地⁵³。(再宽说。)且《诗》不云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⁵⁴,莫非王臣。是以六合之内⁵⁵,八方之外,浸淫衍溢⁵⁶,怀生之物有不浸润于泽者⁵⁷,贤君耻之。(再引证。以下,方入今上事。)今封疆之内,冠带之伦⁵⁸,咸获嘉祉⁵⁹,摩有阙遗矣。(一顿。)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域⁶⁰,舟车不通,人迹罕至,政教未加,流风犹微,内之则犯义侵礼于边境⁶¹,外之则邪行横作⁶²,放杀其上⁶³,君臣易位,尊卑失序,父兄不辜,幼孤为奴虏,系絫号泣⁶⁴。内乡而怨⁶⁵,曰:“盖闻中国有至仁焉,德洋恩普⁶⁶,物靡不得其所,今独曷为遗己!'举踵思慕,若枯旱之望雨,(看他无中生有,只是《尚书》“徯我后”三字,化成如此段文字。)戾夫为之垂涕⁶⁷,(“戾夫”,言忍人也。)况乎上圣,又乌能已?(曲折顿折,极尽文态。)故北出师以讨强胡,南驰使以诮劲越⁶⁸。四面风德⁶⁹,二方之君鳞集仰流⁷⁰,愿得受号者以亿计。(以上,数已开之边。)故乃关沫、若⁷¹,微牁牂⁷²,镂灵山⁷³,梁孙原⁷⁴,(此数今开之边。)创道德之途,垂仁义之统,将博恩广施,远抚长驾⁷⁵,(细读“将”字。)使疏逖不闭⁷⁶,曶爽阇昧得耀乎光明⁷⁷,(细读“使”字。)以偃甲兵于此⁷⁸,而息讨伐于彼。(细读“以”字、“而”字。)遐迩一体⁷⁹,中外禔福⁸⁰,不亦康乎⁸¹?(曲折顿挫,极尽文态。)夫拯民于沉溺⁸²,奉至尊之休德⁸³,反衰世之陵夷⁸⁴,继周氏之绝业⁸⁵,天子之急务也。百姓虽劳,又乌可以已哉?(一结。下再起。)
“且夫王者固未有不始于忧勤⁸⁶,而终于佚乐者也⁸⁷。(下再结。)然则受命之符合在于此⁸⁸。方将增太山之封⁸⁹,加梁父之事⁹⁰,鸣和、鸾⁹¹,扬乐頌⁹²,上咸五⁹³,下登三⁹⁴。(所谓“非常之事”,“非常之功”也。)观者未睹指,听者未闻音,犹鹪鹏已翔乎寥廓⁹⁵,而罗者犹视乎薮泽⁹⁶,悲夫!"(结毕。)
于是诸大夫茫然丧其所怀来⁹⁷,失厥所以进⁹⁸,喟然并称曰:“允哉汉德⁹⁹,此鄙人之所愿闻也。百姓虽劳,请以身先之。”敞罔靡徙¹⁰⁰,迁延而辞避¹⁰¹。(前写“俨然”,此写“茫然”、“喟然”,分明如画。)
【注释】
¹汉兴七十有八载:指汉自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6年即帝位后至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已有78年。
²德茂:恩德昌盛。存乎六世:继存了六代,即离祖、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武帝六代。
³纷纭:昌盛的样子。
⁴湛恩,深恩。汪涉(wèi喂):深广的样子。此句言恩泽广被。
⁵沾灞(rú如):浸湿。此指恩泽普及。
⁶洋溢:广泛传播。方外:指边远地区。
⁷随流而攘:随着西征的洪流而却選。
⁸罔:无。披靡:草木随风倒伏。此喻敌军惊慌漬败。
⁹朝冉:使冉族来朝。从驰(máng忙):便驰人服从。冉、骁: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
¹⁰筰(zuó昨):筰都夷,我国古代民族名,分布在今四川汉源一带。邛(qióng穷):邛都夷,我国古代民族名,分布在今四川西昌地区。
¹¹略:夺取。斯榆:亦作斯俞、斯臾,汉时西南地区部落名。
¹²举:攻克。苞蒲:一作“苞满”,汉时西南地区民族名。
¹³结轨还辕:指驾车回还。结:回旋。
¹⁴乡:同“向”。报:告知。
¹⁵誉(qí奇)老:六七十岁的老人,特指受人尊敬的老者。播绅:插笏于带间。指播笏面垂带的士大夫。
¹⁶俨然:庄严的样子。造:至。
¹⁷辞毕:谒见之词说完。
¹⁸羁縻:束缚,此指笼络,使不生异心。
¹⁹搪抵:抵挡。
²⁰罢(pí疲):同“疲”。三郡:指巴郡、蜀郡、广汉郡。
²¹夜郎:汉时古国名,在今贵州西北、云南东北及四川南部地区。涂:通“途”,道路。
²²赡(shàn善):充裕。
²³卒业:完成功业。
²⁴累:麻烦。
²⁵患:忧虑。
²⁶西美(bó驳):我国古代西南的少数民族。并:齐等。
²⁷兹多:很久。兹:通“滋”,更加。
²⁸仁者不以德来:意为往昔仁君,不能以仁德招来他们。
²⁹意者:猜想。殆:大概。此句意为邛、筰、西僰等少数民族,因地处险远,不可能用仁德或强力使他们归附。
³⁰割齐民以附夷狄:劳累平民百姓来使夷狄之族归附。齐民:平民百姓。
³¹弊所特以事无用:疲困国家所依赖的人民来做无用的事(指使夷狄归附)。弊:败坏、疲困。
³²乌谓此乎:为何这样说呢?
³³若:如此。
³⁴斯事体大:这个事是件大事。
³⁵覯(gòu构):同“遘”,遇见。
³⁶元:开始。
³⁷及臻(zhēn针)厥成:等到事情成功。
³⁸晏如:安定。
³⁹衍溢:满布。
⁴⁰崎岖:道路险阻不平。此喻处境困难艰险。
⁴¹夏后氏:指夏禹。戚:忧愁。
⁴²堙洪塞原:堵塞洪水水源。
⁴³洒沈:分散洪水。沈:深水,指洪水。澹灭:消除火灾。澹:安定。
⁴⁴当斯之勤:当时那样的辛劳。
⁴⁵躬傶(còu凑)骿胝(piánzhì骈支)无胈(bó拔):意为夏禹辛劳得身体腠理不长细毛,手掌和脚底也生了老茧。傶:腠理。骿胝:同“胼胝”,手掌和足底因长期摩擦面生的老茧。胈:人身上的细毛。
⁴⁶休烈:盛美的事业。无穷:指后世。
⁴⁷声称浃乎于兹:名声响遍这里。浃:彻,遍。
⁴⁸委琐:拘于小节。握踏(chuò踔):同“龌龊”,器量局狭的样子。
⁴⁹拘文牵俗:拘泥于文辞流俗。
⁵⁰崇:高。宏:广,阔。
⁵¹规:典范。
⁵²驰骛:奔走。
⁵³参天贰地:意为与天地比德。古代统治者常把自己的德性与天、地相比。天、地与己为三,这叫“参天”。参:同“三”。与地比德,叫“貳地”。
⁵⁴率土之滨:此句见《诗经·小雅·北山》,意为自周的领土四周海滨以内,即四海之内。率:自。
⁵⁵六合:天、地与四方称为六合,指天地。
⁵⁶浸淫:浸渍。
⁵⁷怀生之物:想要生存的事物。浸润:滋润。泽:水泽。
⁵⁸冠带之伦:指官员之类。
⁵⁹嘉祉:美好的幸福。
⁶⁰辽绝异党之域:辽远的不同种族的区域。绝:极远。党:亲族。这里指种族。
⁶¹内:来近。
⁶²外:疏远。
⁶³放杀其上:驱逐和杀戮他们的国君。
⁶⁴系案:捆绑。
⁶⁵内乡而怨:向中国而怨慕。乡:同“向”。
⁶⁶洋:众多。见《尔雅·释诂》:“洋,多也。”
⁶⁷戾夫:凶暴的人。
⁶⁸诮劲越:责问强劲的越人。越:我国古代南部和东南部各民族的统称。
⁶⁹风德:为其德所感化。
⁷⁰二方之君:指西夷和南夷的国君。鳞集仰流:如鱼群迎向上流。比喻人心归向。
⁷¹关沫、若:以沫水、若水为关。沫水,即今大渡河。若水,即今雅砻江。
⁷²徼牂牁(zhāngkē):以牂牁为边界。微:边界。牂牁:古地名,在今贵州黄平西,时为南夷所居之地。至汉武帝元鼎六年始为郡名。
⁷³镂:凿通。
⁷⁴梁孙原:在孙水的源头架起的桥梁。梁:用作动词,架桥梁。孙,指孙水,即今安宁河。源出台登县,即今四川冕中县。
⁷⁵长驾:远驭。这里意为畅通无阻。7逖:远。闭:闭绝。
⁷⁶留(hū忽)爽:天色未明之时。阉昧:昏暗不明。此句意为在未明昏暗之时能被光明照耀。
⁷⁸偃:停止。
⁷⁹遐迩:远近。
⁸⁰禔(tí提)福:安福。
⁸¹康:乐。
⁸²沉潮:沉浸水中。引申为处于困境。
⁸³休德:美德。
⁸⁴陵夷:衰颓。
⁸⁵周氏:指周文王和周武王。绝业:中断的事业。
⁸⁶始于忧勤:兴起于忧劳勤苦之中。
⁸⁷终于佚乐:结束于安逸享乐之中。
⁸⁸受命之符:受命于天的凭证。合:全。此:指上文的忧勤和佚乐。
⁸⁹封:指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顶上筑坛祭天叫“封”。汉武帝到泰山封禅是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四月。司马相如写此文时,武帝尚未封禅,故言“方将”。
⁹⁰梁父之事:指古代帝王祭天的同时,还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基祭地,叫做“禅”。
⁹¹和、鸾:是一种铃。古代常饰于帝王的车子。设于镳的铃叫“鸾”,设于轼的铃叫“和”。马走鸾鸣,鸾鸣和应,故叫鸣和鸾。
⁹²乐颂:指雅乐颂歌。
⁹³上咸五:指汉德上同五帝。
⁹⁴下登三:指汉德高出三王。登:高。
⁹⁵鹪(jiǎo焦)鹏:亦作焦朋,传说中的西方神鸟,状似凤凰。寥廓:指空阔的天空。
⁹⁶罗者:指捕鸟的人。薮泽:湖泽。
⁹⁷丧其所怀来:丧失了他们所怀有的来意。
⁹⁸厥:他们。此句言失去了他们所要进谏的事。
⁹⁹允哉:确实啊!
¹⁰⁰敞罔:失意的样子。靡徙:抑退的样子。
¹⁰¹迁延: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