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的殖民城垒
早商王朝的扩张轨迹,在山西南部表现得最明显。
从偃师商城向西北,逐渐进入丘陵山地,200公里后渡过黄河, 便是山西省垣曲县的古城镇。黄土台地上有一座夯土小城,控扼黄河 渡口,是沟通豫西和晋南的要塞,考古学者称其为“垣曲商城”。
从垣曲古城继续向西北,翻越中条山脉,进入开阔的运城盆地, 又出现了一座夯土小城,这便是夏县东下冯商城。垣曲和东下冯商城 都不大,城墙边长三四百米,城池面积约0.1平方公里,建造时间也 接近,都在商朝开国之后近百年。
晋南中条山区有零星的铜矿,夏朝时,夏县东下冯和绛县西吴 壁都出现了冶铜工场,应当和二里头夏都存在铜料贸易,但还无法 确定是否属于夏朝直接统治。而在商朝初期,关于王朝统治的铁证 出现了。
在早商,东下冯不但建起了夯土城墙,还有密集的大型仓库建筑: 位于城内西南角,每座建筑的夯土地基皆圆形,直径10米左右,中 央有柱洞,十字形夯土墙基把建筑分成四个扇形隔间,圆形地基外缘 还有外墙的一圈柱洞和墙基。总体来看,仓库是圆形的造型。
圆形建筑成排分布,密集而有序。有限的发掘区内已经挖出十几 座,而根据钻探迹象推测,这组建筑至少有七排,每排六七座,总数 近50座。
2019年,东下冯发掘四十年后,在偃师商城也发现了同样的大 型仓储区:地基呈圆形,室内有十字形木骨土墙,和东下冯的建筑完 全一样。由此,证实了东下冯和商朝的直辖关系。
东下冯仓储区F501、F502圆形建筑发掘照片
偃师商城内的这片仓储区,紧邻西城墙,编号为vni基址群, 区域面积达四万平方米,接近三个标准操场,估计有圆形仓储建筑 100—120 座。
偃师和东下冯的圆形仓储区基本同时建成,造型和整体布局完全 一致,说明出自同一群规划者,是商王朝主导之下的产物;尤为重要 的是,它也显示了商王朝的政治控制范围。这是仅靠陶器“文化”难 以确证的命题。而且,东下冯和偃师商城的政治关系一旦确定,处在 它们之间的垣曲商城的归属也就解决了。
以上说明,在商朝早期,王朝的统治已伸入晋南运城盆地。这段 路程不算太遥远,但隔着黄河和中条山脉,地理环境和之前商人习惯 的东部大平原很不一样。可见,商人在努力探索新的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