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字数:614

研发计划才进行了两年,英国人就后悔了。

1964年,英国工党在大选中胜出,新上任的英国首相哈罗德·威尔逊面对财政赤字,提出想退出超声速客机的研发计划。但法国警告说:一旦退出就要付巨额罚款。犹豫再三的英国最终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开发。

1967年12月11日,经过两国不懈的努力,第一架超声速客机终于出厂。然而,在飞机的命名问题上,两国又产生了分歧。

早在四年前,戴高乐就将这架飞机命名为“Concorde”——这个单词在法语中代表“合作”“和谐”。但是,一开始表示同意的英国,在之后认为这个名字忽视了英国的作用,所以决定将“Concorde”改为“Concord”——意思是一样的,但是是英语单词。

到了飞机出厂的时候,英国科技部部长宾特表示英国愿意使用最初的法语单词。这个行为引起英国国内很多人的不满,认为研制超声速飞机的计划是英国先提的,应该用英文单词。

为此,宾特部长绞尽脑汁做出了解释:多出来的那个字母“e”可以代表“卓越”(excellence)、“英格兰”(England)、“欧洲”(Europe)和“挚诚协定”(entente cordiale)。

好不容易搞定了英格兰人,宾特部长又收到了一个苏格兰人寄来的信:“你说‘e’代表英格兰,但这架飞机的一部分是在苏格兰组装生产的!”宾特只能再回信:“‘e’也可以代表‘Ecosse’(法语中苏格兰的名称)。”

经历了各种波折,这架飞机终于在1969年进行了成功试飞。再经历测试、检验、办牌照等诸多流程和手续,1976年,该飞机终于进行了首次商业飞行。

人类乘坐超声速客机进行飞行的梦想终于实现。

而这个型号的飞机,最终被定名为“协和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英法两国还在纠缠的时候,闷头研发的苏联其实已经走在了前面:他们研发的图–144超声速客机在1968年首飞成功,1975年12月26日正式服役。但因为这架飞机的故障率实在太高,经常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连图–144的主任设计师都在事故中遇难),所以在1978年就停止了客用飞行。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