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天文研究工作概况

字数:1487

在1949年前中国近代天文事业的草创时期,老一辈天文工作者尽管为开创中国近代天文事业尽了极大努力,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能开展的观测和研究项目十分有限,因而做的工作真正属于研究性质的不多。然而另一方面,当时我国有些天文学家在国外留学或访问期间曾参与一些处于当时天文学发展前沿的观测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高水平的、甚至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为世界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一时期我国天文工作者在国内所做的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各天文机构配合自身的观测所开展的研究。如青岛观象台徐汇平发表的论文《近十二年来青岛观象台所见之奇特黑子》,对观测到的太阳黑子的各种现象作了详尽的讨论①。该台和军山台都曾结合观测讨论黑子变化对地球上气候及地磁或地震的影响等等。中山大学天文台曾围绕变星观测发表多篇有关变星测光的论文。1941年日全食观测前后,我国天文工作者曾发表关于日食计算法,日食计算图验法、日冕的亮度与形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二是利用古今中外观测资料开展的研究。例如,张钰哲通过对1937年出版的《Boss星表》中万余颗恒星自行的统计研究确定太阳在空间运动的方向,于1944年发表了《太阳在空中之运动》一文。与此类似的还有1937年李珩的论文《以造父变星之空间速度研究银河系之自转》①,李珩和黄家器的论文《B型星之统计研究》②,以及陈遵妫参阅彗星观测资料,尤其是哈雷彗星史料,借以考察彗星轨道及周期的演变后写成的著作《彗星论》等等。

三是天文学史研究。这一时期有不少天文学家和其他学者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其中最突出的是高平子和朱文鑫(1883—1939)。1922年高平子提出研究中国天文学史的四条原则:(1)以科学方法整理历法系统;(2)以科学方法疏解并证明古法原理;(3)以科学公式推算古法疏密程度;(4)以科学需要应用古测天象。它们对我国天文史研究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遵循这些原则,高平子研究中国古代历法和天文观测方法,发表有“中国诸历岁实朔实考”(1924年)、《史日长编》(1932年)、《圭表测景论》(1939年)等论文著作,朱文鑫的重要著作有《〈史记·天官书〉恒星图考》(1927年)、《天文考古录》(1933年)、《历代日食考》(1934年)和《历法通志》(1934年)等③。此外,高鲁的《星象统笺》(1933年)、竺可桢的《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和地点》(1944年)、董作宾的《殷历谱》(1945年)也均为天文史研究的力作。

这一时期我国天文学家在国外所作的天文研究中最有成就的是紫金山和凤凰山两山天文台的创建者余青松。他在二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利克天文台率先开展了恒星连续光谱的研究,对91颗恒星的连续光谱进行分光光度测量,得出恒星光谱的能量分布曲线,阐明了恒星紫外光谱中巴尔末跃变的性质,证明恒星辐射类似黑体辐射,并通过恒星能量分布曲线与普朗克黑体辐射理

①徐汇平:《近十二年来青岛观象台所见之奇特黑子》,《宇宙》第8卷第7—8期,第101页,1938年。①见《宇宙》第8卷第5—6期,第87页,1937年。②见《宇宙》第8卷第5—6期,第89页,1937年。③马星垣:《高平子》,席泽宗:《朱文鑫》,分别见《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三集)》,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2、247页。

论曲线的拟合,求得不同光谱型恒星的有效温度,从而最有说服力地阐明了恒星光谱哈佛分类的物理意义①。他在恒星连续光谱研究中所作的这些奠基性工作被认为是恒星能量分布工作的重要里程碑②。

张钰哲、张云和李珩等人也是颇有成就的天文学家。张钰哲于1928年11月22日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发现一颗新的小行星——小行星1125号,将其命名为“中华”,为祖国赢得了荣誉。1946年访美期间又在麦克唐纳天文台发现一颗新的食双星BD—6°2376。并对一些食双星作了卓有成效的分光观测和研究③。张云于194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期间,先是协助张钰哲发现了那颗新的食双星,接着在当年12月又发现一颗北冕座R型新变星,被命名为鹿豹座XX星④。李珩于1948—1949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与著名天文学家史瓦西(M.Schwarzshild)合作,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发表《化学组成不均匀的红巨星模型》一文,被认为是恒星内部结构和演化研究领域中一项颇有成就的工作①。此外程茂兰(1905—1978)和戴文赛于三四十年代分别在法国和英国对恒星或其他天体做过一些颇有价值的光谱研究或分光光度研究工作。

①Ching-SungYu,OntheContinelousHydrogenAbsorptioninSpectraofClassAStars,LickObservatoryBulletin,v.12,No.375,p.104(1926).②LutzD.Schmadel,DictionaryofMinorPlanetNames,p.495,Springer-Verleg(1992).③见《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四集》,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6页。④见《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二集》,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94页。①LiHenandM.Schwarzschild,Red-giantmodelswithchemicalinhomo-geneities,M.N.V.109,p.631,(1949).


第四节日食观测第五十七章气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