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次第二

字数:1387

【题解】

国次,是本篇首句“国失其次”的缩写。指国家的秩序。上篇主要写如何治理自己的国家,而本篇则主要阐述在兼并其他国家之后,君主应该采取的措施。

作者认为,兼并其他国家,首先一定要看准时机,顺应天意。其次,兼并之后,君主不可独占其利,而要施恩惠于他人,只有如此,才能巩固自己的战果。再次,作者具体提出要防止“五逆”——毋阳窃,毋阴窃,毋土敝,毋故执,毋党别。

从本篇可以清晰地看出从早期道家到黄老道家、法家的过渡痕迹。老子坚决反对军事上的主动进攻,而本篇则鼓励兼并战争,并为此出谋划策,这也反映出战国中后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国失其次[74],则社稷大匡[75]。夺而无予,国不遂亡[76];不尽天极,衰者复昌[77]。诛禁不当[78],反受其央[79]。禁伐当罪当亡[80],必虚其国[81]。兼之而勿擅[82],是胃天功[83]。天地无私,四时不息。天地立,圣人故载[84]。过极失[当][85],天将降央。人强朕天,慎辟勿当[86];天反朕人,因与俱行[87]。先屈后信[88],必尽天极,而毋擅天功。

【译文】

一个国家失去了正常秩序,那么这个国家就会严重地衰败。夺取这样的国家而不施恩惠给这个国家的民众,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会很快灭亡;如果不彻底遵循天道,被征伐的这个衰败国家还会重新振兴起来。讨伐的对象和措施不正确,自己反而会为自身招来灾难。讨伐那些理当治罪、理当灭亡的国家,一定要彻底削弱其国力。兼并了其他国家但不独占其利,这才叫作符合天理的功劳。天地是公正无私的,四季是循环不息的。天地万物各居其位,因此圣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做事超越天理,措施也不恰当,上天将会降下灾难。当敌国无比强盛的时候,要谨慎地避开它;当上天要灭亡敌国时,就要顺应天意去消灭它。这就是先屈后伸的道理,一定要完全按照天理行事,而不要独占天的功劳。

兼人之国,修其国郭[89],处其郎庙[90],听其钟鼓,利其齑财[91],妻其子女[92],是胃[重]逆以芒[93],国危破亡。

【译文】

兼并其他国家之后,就去修治这个国家的城墙,住进这个国家的宫殿,享用这个国家的钟鼓音乐,贪取这个国家的财富,霸占这个国家的妇女,这些做法是大逆不道的取败行为,将会导致自己国破家亡。

故唯圣人能尽天极,能用天当[94]。天地之道,不过三功[95]。功成而不止,身危又央[96]。

【译文】

因此只有圣人才能够完全按照天道做事,才能够遵循自然规律。按照天地的运行规律,天地也只能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建立功劳而已。功成名就之后如果继续贪求不已,那么自身就会遇到危险和灾难了。

故圣人之伐殹[97],兼人之国,隋其城郭[98],棼其钟鼓[99],布其齑财[100],散其子女,列其地土[101],以封贤者,是胃天功。功成不废[102],后不奉央[103]。

【译文】

因此圣人讨伐其他国家的做法是,在兼并其他国家以后,要拆掉它的城郭,焚毁它的钟鼓,分散它的资财,释放它的妇女,分割它的土地,以赏赐给贤能之人,这叫作符合天道的功绩。这样才能使建立的功劳不会失去,此后也不会遇到灾难。

毋阳窃[104],毋阴窃[105],毋土敝[106],毋故执[107],毋党别[108]。阳窃者天夺[其光][109],[阴窃]者土地芒[110],土敝者天加之以兵[111],人执者流之四方[112],党别[者外]内相功[113]。阳窃者疾[114],阴窃者几[115],土敝者亡地,人执者失民,党别者乱,此胃五逆[116]。五逆皆成,[乱天之经,逆]地之刚[117],变故乱常[118],擅制更爽[119],心欲是行[120],身危有[殃,是]胃过极失当。

【译文】

君主既不要公开地去非法占有权力财富,也不要暗中去非法占有权力财富,不要过度使用土地而使地力衰退,不要固执己见,不要拉帮结派。公开地去窃取权力财富,上天就会剥夺他的功名;暗中去窃取权力财富,就会导致土地荒芜;国家地力衰退,就会引来敌国军队的入侵;君主太固执,就会被流放到边远地区;拉帮结派,就会导致内外相互攻伐。公开去窃取权力财富就会带来灾难,暗中窃取权力财富就会遇到危险,地力衰退就会失去国土,固执己见就会失去民心,拉帮结派就会导致混乱。这些做法叫作五种倒行逆施的行为,有了这五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就会搞乱天地纲纪,违背自然规律,君主改变旧制而搞乱常规,擅自更改法度就会导致一片混乱,君主为所欲为,自身就会遇到灾难,这些行为就叫作违背天理,举措失当。


道法第一君正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