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489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²;以夏遇此者为脉痹³;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⁴;以秋遇此者为皮痹⁵。

¹骨痹:病名。表现为骨痛,身重,四肢沉重难举。

²筋痹:病名。表现为筋脉拘急,关节疼痛,难以屈伸。

³脉痹:病名。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肌肤有灼热感,疼痛,皮肤或见红斑。

⁴肌痹:病名。表现为肌肉麻木,或酸痛无力、困倦、汗出等。

⁵皮痹:病名。表现为皮肤枯槁麻木,微觉痛痒。

译文

黄帝道:痹病分为五种,都是什么?

岐伯说:在冬天得病的叫骨痹;在春天得病的叫筋痹;在夏天得病的叫脉痹;在季夏得病的叫肌痹;在秋天得病的叫皮痹。

赏析与点评

本段从三个方面对痹症进行分类。一是从感邪偏盛的不同和病邪性质来分,有行痹(风痹)、痛痹(寒痹)、著痹(湿痹)三种。二是按受邪部位不同而分为皮痹、筋痹、脉痹、肌痹、骨痹。痹症的发生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肾主骨,通于冬气,冬季肾气虚感受邪气,侵犯于骨就会发生骨痹;肝主筋,通于春气,春季肝气不足感受邪气,侵犯于筋就会发生筋痹;心主脉,通于夏气,夏季心气不足感受邪气,侵犯于脉就会发生脉痹;脾主肌肉,通于长夏之气,长夏脾气不足感受邪气,侵犯于肌肉就会发生肌痹;肺主皮毛,通于秋气,秋季肺气不足感受邪气,侵犯于皮毛就会发生皮痹。第三方面还从痹症的发展,讨论了五体痹久而不愈,正气虚损,或重感邪气,会内舍于其所合之脏,从而形成五脏痹。